别名 |
|
处方来源 |
中医杂志1987,(3):194
|
剂型 |
汤剂
|
药物组成 |
芒硝30g,枳实12g,鲜茅根120g,生三棱12g,桃仁泥12g,鲜生地120g,丹参30g,麦冬30g,车前子3g,通草9g,丹皮18g,滑石30g(包),生大黄30g(后下)。
|
加减 |
|
功效 |
|
主治 |
重症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
|
制备方法 |
|
用法用量 |
取液1500ml,贮于灌肠器的瓷筒中,隔水加温至18-20℃,嘱患者取俯卧或右侧卧位,肛管涂滑油后插入肛门,深达20厘米以上,将肛管另一端与灌肠器输出管套接,将瓷筒署于患者位1米以上高度,在20分钟内徐徐将药液灌入结肠,边灌边行腹部按摩,药液灌完后用大块棉絮按压肛门,保留灌肠30-60分钟,之后令患者排便(重症应插入便盆排便)。每隔4-6小时再重得灌肠1次,每日4-6次,连续4-5日,根据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疗程2日。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 |
|
临床应用 |
治疗重症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42例中,21例在给予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结肠透析疗法(称中药组)余21例仅采用西药平衡盐液加抗感染、止血、降压、利尿、支持治疗等综合疗法(称对照组)。诊断标准根据我省统一的分型分度诊断标准(江苏医药编辑室,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1977年10月出版)。结果:中药组痊愈20例,死亡1例;对照组痊愈18例,死亡3例。
|
药理作用 |
|
毒性试验 |
|
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生产厂家 |
|
各家论述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