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还魂草、对叉草、蝴蝶菊、鱼灯苏、臭芹菜、山芹菜
|
汉语拼音 |
huan liang cao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毛茛科植物还亮草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还亮草,一年生草本。茎高12-78cm,无毛或上部被反曲短柔毛,有分枝。近基部在开花时常枯萎,叶柄长2.5-6cm,无毛或近无毛;叶片菱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11cm,宽4.5-8cm,二至三回状全裂,一回裂片斜卵形,长渐尖,二回裂片或羽状浅裂,或不分裂而呈狭醒被反曲短柔毛;基部苞片叶状;花梗长0.4-1.2cm;小苞片生花梗中部;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1mm,堇色或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距长5-15mm,稍向上弯曲;花瓣2,紫色,无毛,上部变宽;退化雄蕊2;堇色或紫色,无毛,瓣片斧形,2深裂近基部;雄蕊多数,无毛;心皮3,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蓇葖果,长1.1-1.6cm。种子扁球形,直径2-2.5mm,有横膜翅。花期3-5月,果期4-7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山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00-1200m的丘陵、低山坡草地或溪边草地。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秋季收,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首席鉴别,根长圆锥形,长2-9cm,直径1-7mm;表面棕黄色至黑褐色,具细密纵纹,支根较多;根头密集叶柄残基;断面黄色。茎断面中空,纤维性。叶灰绿色,展平后,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叶片菱状卵形或三角状卵表,长2.3-9cm,宽3.5-8cm,两面疏被短柔毛;叶柄长2.5-6cm。总状花序;小苞片披针状碎落;萼片5,紫色,被短柔秘;花瓣2不等3裂,紫色;退化雄蕊2,花瓣状,斧形,2深裂。蓇葖果长1.1-1.6cm。种子扁球形,有横膜翅。气微,味辛、苦。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呸辛;苦;性温;有毒
|
归经 |
|
功效 |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化食
|
功效分类 |
祛风除湿药;通络止痛药;化食药
|
主治 |
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食积腹胀;荨麻疹;痈疮癣癞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Herba Delphinii Anthriscifolii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Delphinium anthriscifolium Hance[D.cavaleriense Levl.et Vant.;D.anthriscifolium Hance f.latilobulatum W.T.Wang ]
|
科属分类 |
毛茛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