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叶上果根、滚筒树根、家鹤儿。
|
汉语拼音 |
duan shu gen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椴树科植物椴树的根。
|
动植物形态 |
椴树 乔木,高20cm。树皮灰色,直裂,小枝近秃净,顶芽无毛或有微毛。叶互生;叶柄长3-5cm,近秃净;叶片卵圆形,长7-14cm,宽5.5-9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单侧心形或斜截形,上面无毛,下面初时有星状茸毛,以后变秃净,在脉腋有毛丛,干后灰色或褐绿色,边缘上半部有疏而小的齿突;侧脉6-7对。聚伞花序长8-13cm,无毛;花柄长7-9mm;苞片狭窄倒披针形,长10-16cm,宽1.5-2.5cm,无柄,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通常无毛,下面有星状柔毛,下半部5-7cm与花序柄合生;萼片长圆状披针形,长5mm,被茸毛,内面有长茸毛;花瓣7-8mm;退化雄蕊长6-7mm;雄蕊长5mm;子房有毛,花柱长4-5mm。果实球形,宽8-10mm,无棱,有小突起,被星状茸毛。花期7月,果期10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山谷或山坡上阔叶杂木林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秋季挖根,洗净泥土,切片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苦;温
|
归经 |
|
功效 |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止咳
|
功效分类 |
祛风除湿药;活血止痛药;止咳药
|
主治 |
风湿痹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久咳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浸酒搽。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与本品功用相近者尚有:毛芽椴 Tilia tuan Szyszyl.var. chinensis Rehd. et Wils.分布于江苏、浙江、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Tilia tuan Szysz
|
科属分类 |
椴树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