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土癞蜘蛛香、毛细辛、石南七细辛、南坪细辛、苕叶细宰。 |
汉语拼音 | shui xi xin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马兜铃科植物单叶细辛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单叶细辛 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节间长2-3cm。叶互生,疏离;叶柄长10-25cm,有毛;叶片心形或圆心形,长4-8cm,宽6.5-11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面散生柔毛,下面和叶缘的毛较长。花被在子房以上有短管,裂片长圆卵形,上部外折,外折部分三角形,深紫色;雄蕊与花柱等长或稍长,花丝比花药长约2倍,药隔伸出,短锥形;子房半下位,花柱先端辐射状6裂,柱头顶生。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2cm。花期4-6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1300-3100m的溪边林下阴湿地。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秋季连根采挖,洗净,阴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 根茎黄棕色,直径1.5-3mm,节间长2-7cm,节上有多数细长根。叶片心形或圆形,两面散生柔毛;叶柄长10-25cm,有毛。气芳香,味辛辣,略有麻舌感。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皮层细胞6-10列,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细根中初生木质部二原型,粗根为三原型。油细胞少。 根茎横切面:皮层外侧厚角组织2-3列。维管束4-12个。髓部油细胞较多,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皮层偶见草酸钙小方晶。 |
中药化学成分 | 单叶细辛全草(干品)含挥发油0.4%,挥发油中的成分有: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芳樟醇氧化物(linalooloxide),芳樟醇(linalool),龙脑(borneol),萘(naphthalene),2-异丙基-5-甲基茴香醚(2-isopropyl-5-methylanisole),反式-香苇醇(trans-carveol),乙酸龙脑酯(bernyl acetate),(王古) (王巴)烯(copaene),3,5-二甲氧基甲苯(3,5-dimethoxytoluene),黄樟醚(safrole),乙酸松油醇酯(terpinyl acetate),β-古芸烯(β-gurjunene),α-衣兰油烯(α-muurolene),甲基丁香油酚(methyl eugenol),菖蒲烯(calamenene),榄香脂素(elemicin),异榄香脂素(isoelemicin)等。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辛;温 |
归经 | 肺;心;小肠;肾;胃经 |
功效 | 发散风寒;温肺化饮;理气止痛 |
功效分类 | 发散风寒药;温肺化饮药;理气止痛药 |
主治 | 风寒头痛;齿痛;风湿痹痛;痰饮喘咳;脘腹气滞胀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3g;或研末。 |
用药禁忌 | 气虚多汗,阴虚头痛患者及孕妇禁服。《西藏常用中草药》:"急性热症、炎症,心力衰弱,血压亢进者慎用。本品反藜芦。"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Asaurm himalaicum Hook.f.et Thoms.ex klotzsch. |
科属分类 | 马兜铃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