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朱砂莲、一点血、躲蛇生、毒蛇药、避蛇生。 |
汉语拼音 | bai zhu sha lian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马兜铃科植物背蛇生的块根。 |
动植物形态 | 背蛇生 多年生具块状宿根的草质缠绕藤本,全株无毛。叶互生;叶柄长7-14cm;叶片三角状心脏形,生于茎下部的老叶长约12cm,宽约11cm,先端钝,基部心形,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都不见有露出的油点,基出脉5-7条,网脉不显著,花单生或2-3朵成总状花序着生于叶腋或小枝基部;花梗长约1.5cm,基部有1片卵形小苞片;花被紫蓝色,全长约3.5cm,下部管状,长约1.5cm,基部膨大呈球形,直径约5mm,上部唇形,上唇向一侧压扁,长圆形,长约2cm,宽约4mm,有平行脉5条,先端钝圆而具小尖头,下唇极短;花药卵形,长约1.5mm;蕊柱体先端6裂。蒴果倒卵形,基部下延,连柄长约7cm,有斑点和纵棱6条。花期11月至次年2月,果熟期6-10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石灰岩隙地或山谷灌丛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春初新芽发出前或秋后茎叶枯萎后,采挖块根,除去残茎及细根,洗净,蒸透心,晒干或烘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 根呈纺锤形多结节状,长约10cm,直径4-6cm。表面浅褐色,具多数疣状突起和不规则的皱纹,并有残留的须根。质重而硬,不易折断,断面暗红色或淡 黄棕色。气特异,味极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3-5列细胞,外侧有的已不规则脱落。皮层外侧有2-4列石细胞连成环状。外韧型维管束破射线分成若干束,射线较宽。中央为较大的薄壁细胞。本品皮层、中柱薄壁细胞中,有的含橙红色分泌物;淀粉粒多见,多 为单粒,脐点点状或裂隙状,复粒少见。 粉末特征:棕黄色。①石细胞类方形或椭圆形,壁厚,孔纹明显。②含棕色团块细胞完整或肢碎。③网纹导管多见。④木纤维成束,多完整。⑤木栓细胞黄棕色。蒸制加工后的药材粉末中,淀粉多已糊化。 |
中药化学成分 | 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C,朱砂莲素(tuberosinone),朱砂莲甙(tuberosinone-N-β-glucoside),3,4-亚甲二氧基-10-羟基马兜铃内酰胺-N-β-D葡萄糖甙(3,4-methylene- dioxy-l0-hydroxy-aristololactam-N-β-D-glucoside),3,4-亚甲二氧基-10-羟基马兜铃内酰胺(3,4-methylenedioxy-10-hydroxy-aris-tololactam)和3,4-亚甲二氧基-12-甲氧基马兜铃内酰胺-N-β-D- 葡萄糖甙(3,4-methylenedioxy-12-methoxy-aristololactam-N-β-D-glucoside)。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苦;辛;寒 |
归经 | 心;肺;肝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理气止痛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理气止痛药 |
主治 | 湿热痢疾;泄泻;脘腹疼痛;咽喉肿痛;肺结核;毒蛇咬伤;痈肿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g,鲜品量酌加;或研末,每次0.5-1g,每日2次。外用:适量,磨粉,酒或醋调涂。 |
用药禁忌 | 孕妇禁服,脾胃虚寒者慎服。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Aristolochia tuberosa C.F.Liang et S.M.Hwang |
科属分类 | 马兜铃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