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睡莲菜、瑞莲、子午莲、茈碧花。 |
汉语拼音 | shui lian |
英文名 | Flower of Pygmy Waterlily,Pygmy Water lily |
药材基原 | 为睡莲科植物睡莲的花。 |
动植物形态 | 睡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具线状黑毛。叶丛生,浮于水面;纸质,心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5-12cm,宽3.5-9cm,先端圆钝,基部深弯呈耳状裂片,争尖或钝圆,稍展开或几重合,全缘,上面绿色,光亮,下面带红色或暗紫色,两面皆无毛,具小点;叶柄细长,约60cm。花梗细长,共浮出水落石出面,直径3-5cm;花萼基部四棱形,萼片4,革质,宽披针形,长2-305cm,宿存;花瓣8-17,白色宽披针形或倒卵形,长2-2.5cm,排成多层;雄蕊多数,短于花瓣,花药条形,黄色;柱应具5-8条辐射线,广卵形,呈匙状。浆果球形,直径2-2.5cm,包藏于宿存花萼中,松软;种子椭圆形,长2-3cm,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
资源分布 | 全国广布。 |
生态环境 | 生长于池沼湖泊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季采收,洗净,去杂质,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 花较大,直径4-5cm,白色。萼片4片,基部呈四方形;花瓣8-17;雄蕊多数,花药黄色;花柱4-8裂,柱头广孵形,呈茶匙状,作放射状排列。 |
中药化学成分 | 根和叶含氨基酸及生物碱。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降压作用: 同属植物白睡莲 Nymphaea alba全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高血压的犬和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毒性则颇低。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甘;苦;平 |
归经 | 肝;脾经 |
功效 | 消暑;解酒;定惊 |
功效分类 | 平肝熄风药 |
主治 | 中暑;醉酒烦渴;小儿惊风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9g。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1.《岭南杂记》:消暑解醒。 2.《纲目拾遗》:治小儿急慢惊风,用七朵或十四朵,煎汤服。 |
考证 |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广志》:睡莲,布叶数重,叶中如荇而大,花有五色,当夏昼开,夜缩入水底,昼复出,与梦草昼入地,夜即复出相反,广州有之。 2.《岭南杂记》:睡莲菜,花瓣外紫内白,干如钗股;心似鸡头,以水浅深为短长,日沉夜浮,必鸡鸣采之始可得,清香爽脆,消暑解醒。出高外。 3.《纲目拾遗》:子午莲,《纲目》水草部入苹,以为此即大叶之苹也。古人以为食品,祭用苹。今浙人呼为子午莲。生水泽腋荡中,叶较荷而小,缺口不圆,八夏开白花,午开子敛,子开午敛,故名。采花入药。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
科属分类 | 睡莲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