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豆瓣鹿衔、鸡嘴鹿衔、金碎叶、石串莲、底绿通经、棚梗
|
汉语拼音 |
jin yu teng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水龙骨科植物肉质伏石蕨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植株比伏石蕨体形较大,高2-6cm。根茎细长,横生,淡绿色,疏被淡褐色、粗筛孔的钻形鳞片,基部近圆形并有分叉,全缘。叶远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极短,叶片长圆形或倒卵形,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孢子叶的叶柄较长,叶片线形,干后边缘反卷;叶脉不明显,小脉网状,内藏小脉单一,棒状。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脉与叶脉之间,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
生态环境 |
附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微苦;辛;凉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止咳;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
功效分类 |
清热止咳药;活血散瘀药;解毒消肿药
|
主治 |
小儿发热;肺热咳嗽;淋巴结核;风湿痹痛;骨折;中耳炎;毒蛇咬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滴耳。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Lemmaphyllum carnosum(Wall.)Presl
|
科属分类 |
水龙骨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