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竹节七、马力跨、过山龙、铁杆七、黑龙七、大叶狗牙七
|
汉语拼音 |
hei hu qi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裸子蕨科植物普通凤丫蕨的根茎。
|
动植物形态 |
植株高60-100cm。根茎长而横生,连同叶柄基部疏被浅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30-40cm,禾秆色间有棕色斑点,向上光滑;叶片草质,长圆三角形,长25-35cm,宽20-25cm,两面光滑或略被短毛,基部二回羽状,向上一回羽状;羽片4-6对,近对生,上部各对羽片单一,阔披针形,长达14cm,宽3-4cm,尾状渐尖头,基部近圆形,先端叶片较大,长达15cm,宽约3cm,边缘有向前弯的细锯齿,下部的1-3对,卵状三角形,长20-25cm,宽10-15cm,羽状三出,有柄;叶脉羽状,侧脉二回分叉,先端有线形水囊体,长而稍加厚,伸入齿内,不达叶边。孢子囊群线形,沿侧脉分布到离叶边约3cm处。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中南(河南除外)、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350-2500m的林下溪边湿润处。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秋季采挖根茎,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甘;淡;平
|
归经 |
膀胱;大肠经
|
功效 |
清利湿热;祛风活血
|
功效分类 |
清利湿热药;祛风活血药
|
主治 |
小便淋涩;痢疾;泄泻;带下;风湿痹痛;疮毒;跌打损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
|
用药禁忌 |
《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孕妇慎服。”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Coniogramme intermedia Hieron.
|
科属分类 |
裸子蕨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