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牡荆沥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荆沥、牡荆汁、黄荆茎沥
汉语拼音 mu jing li
英文名 juice of Hempleaf Negundo Chastetree
药材基原 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茎用火烧灼而流出的液汁。
动植物形态 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1-5m。多分枝,具香味。小枝四棱形,绿色,被粗毛,老枝褐色,圆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稀为3,中间1枚最大;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果实球形,黑色。花、果期7-10月。
资源分布 分布于华东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生态环境 生于低山向阳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夏、秋采新鲜牡荆粗茎0.3m左右,两端架于砖上,其下以火烧之,则茎汁从两端沥出,以器取之。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甘;性凉
归经 心;肝经
功效 除风热;化痰涎;通经洛;行气血
功效分类 祛风药;祛痰药
主治 中风口噤;痰热惊痫;头晕目眩;喉痹;热痢;火眼
用法用量 内服:沸水冲,30-60ml。外用:适量,涂敷;或点眼。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丹溪心法》: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气实而能食用荆沥,气虚少食用竹沥,必用汁助之。
2.《本草纲目》:荆沥,化痰祛风为妙药。故孙思邈《千金翼》云,凡患风人多热,常宜以竹沥、荆沥、姜汁合五合和匀热服,以瘥为度。陶弘景亦云,牡荆汁治心风为第一。《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
3.《本草述》:按《延年秘录》云,热多用竹沥,寒多用荆沥,似以荆沥为温也。夫荆叶方谓其苦寒,而沥乃茎叶之所出,谓其为温可乎?如牡荆汁冷而甜,在陶隐居言之;而丹溪又云气虚不能食者用竹沥,气实能食者用荆沥,则兹味之气,非温而凉明矣。且参之荆叶治九窍出血者,似能于阳中守阴,如血固所主,此隐居所以谓之治心风也。更参之心虚惊悸一方,是又非泛然以寒胜热也,即方书治肝中风,心神烦热,言语蹇涩,不得眠卧者,似有以合于离中之坎,而守其清明之神者也。然则先哲谓为治心风第一者,岂无所见哉,然与竹沥各有攸宜之用,不可不察,非徒以气实气虚分也。
4.《登真隐诀》:治心风。
5.《本草拾遗》:饮之去心闷,烦热,头风旋,目眩,心头漾漾欲吐,卒失音,小儿心热惊痫;止消渴,除痰唾,令人不睡。
6.《丹溪心法》:开经络,行气血。
7.《本草纲目》:除风热,开经络,导痰涎,行血气,解热痢。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Sucus Viticis Cannabifoli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Vitex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 Mazz.
科属分类 马鞭草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紫花牡荆素
异牡荆苷
2-O-没食子酰异牡荆苷
2-O-没食子酰牡荆碱
牡荆子黄酮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