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香豆蔻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嘎哥拉、尼泊尔豆蔻
汉语拼音 xiang dou kou
英文名 fruit of Fragrant Amomum
药材基原 为盖子科植物香豆蔻的种子。
动植物形态 香豆蔻,多年生粗壮草本,高1-2m。植株下部叶无柄或近无柄,上部叶酚长1-3cm;叶舌膜质,长3-4mm,微凹,无毛,先端浑圆;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27-60cm,宽3.5-11cm,先端具长尾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两面均无毛。穗状花序近陀螺形,从根茎抽出,直径约5cm;总花梗长0.5-4.5cm,鳞片褐色,苞片卵形,长约3cm,淡红色,先端钻状;小苞片管状,长约5cm,裂至中部,裂片钻状;花冠管与萼管等长,裂片黄色,近等长,后方的一部,裂片先端钻状;唇瓣长圆形,长约3cm,先端向内转折,有明显的脉纹,中脉黄色,被白色柔毛;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约2mm,红色;花丝长约5mm,宽约3mm,花药长约10mm;药隔附属体椭圆形,全缘,长约4mm。蒴果球形,直径2.5cm,紫色或红褐色,不开裂,具10余条波状狭翅,顶具宿萼,无醒或近无醒,花期5-6月,果期6-9月。
资源分布 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300-1300m的阴湿林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林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剪下果序,除去杂质,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果实呈长卵形,稍弯财,一侧平坦,长1.5-2.5cm,直径0.8-1.5cm。表面灰棕色,有明显纵棱和不规则突起,先端有长形管状花萼。果实3室,每室有种子6-12粒,灰棕色,呈不规则多面体。果皮厚,不易撕裂。气微,味微辛。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种皮表皮细胞1列,呈长圆形或类圆形,壁稍厚。下皮细胞1列,长方形,切向排列,充满红棕色色素。油细胞类长方形,色素层细胞数列,内含淡黄色色素。内种皮细胞1列,长方形,壁厚,含硅质块。外胚乳为薄壁细胞,含众多草酸钙结晶。
中药化学成分 种子含香豆蔻素(subulin),小豆蔻查耳酮(cardamonin),山素(alpinetin),矮牵牛素-3,5-二葡萄糖甙(petunidin-3,5-diglucoside),无色矢车菊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leucocyanidin-3-O-β-D-glucopyranoside)。果实含α和β-蒎烯(pinene),月桂烯(myrc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对-聚伞花素(p-cymene),松油烯-4-醇(4-terpineol),δ-松油醇(δ-terpineol),橙花叔醇(nerolidol),柠檬烯(limonene),香桧烯(sabinene),桉叶素(1,8-cineole),γ-松油烯(γ-terpin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α-甜没药烯(α-bisabolene),β-松油醇(β-terpineol),乙酸-α-松油醇酯(α-terpinyl acetate)。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辛;性温
归经 肺;肝;胃;大肠经
功效 散寒行气,健胃消食
功效分类 祛痰药
主治 脘腹胀痛;食积不化;肺寒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驱风、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胃肠气胀、食滞、咽喉肿痛、咳嗽、肺结核等症。
考证 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Fructus et Simen Amomi Subulat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momum subulatum Roxb.
科属分类 姜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2-乙酰基-3-(对-香豆酰基)-内消旋酒石酸
补骨脂呋喃香豆精
栓翅芹香豆素
7-O(6-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半乳糖芹菜
芹黄素-7-O-(3,6-反式-对-二香豆酰基)-β-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