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螳螂跌打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子、硬骨散、硬骨头
汉语拼音 tang lang die da
英文名 Stem of Climbing Pothos
药材基原 南星科植物螳螂跌打的茎、叶。
动植物形态 螳螂跌打,附生藤本,长4-6m以上。茎圆柱形,直径1.5-2mm,具细条纹,节间长2-2.5cm。老枝节上常有气生根,花枝多披散。叶柄楔形,先端截平或微下凹,长4-9cm,宽1-2.3cm,多少具耳,脉多,平行;叶片纸纸质,表面绿色,北面淡绿色,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钝圆,长4-8cm,宽1-3cm,有时在小枝下部退化为一长仅1-2mm的小尖头;基出脉3对,纤细,国脉倾斜,网结。花序小,单生叶腑;花序柄长5-8mm;基部苞片6-8枚,绿色,覆瓦状排列,卵形,锐尖,上部的长约4mm;佛焰苞极小,紫色,舟状;肉穗花序淡绿色,淡黄色至黄色,近圆球形或椭圆形,长5-6mm,4-5mm,蕾时直立,花时下垂或扭向一侧。浆果绿,成熟时红色或黄色,长圆状卵形,长不及1cm,粗5-6mm。花、果期全年。
资源分布 分布于云南南部至东南部。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00-1000m的山坡、平坝或河漫滩雨林及季雨林中多附生于树干或石崖上。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叶含蛋白质(proteins),脂类(lipids),淀粉(starch),鞣质(tannin),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及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等。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切碎晒干。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苦;辛;性温
归经 肝经
功效 散瘀止痛;接骨;祛风湿
功效分类 活血药;止痛药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腿痛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15-30g。外用:适量,捣敷。
用药禁忌 孕妇慎服。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Caulis Pothi Scandentis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Pothos scandens L.
科属分类 天南星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一种螳螂跌打外用药
一种豆瓣绿跌打药酒
一种豆瓣绿跌打药酒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