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蝮蛇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虺、土虺蛇、土锦、灰地匾、地扁蛇、土球子
汉语拼音 fu she
英文名 Pallsas Pit Viper
药材基原 为蝰科动物蝮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动植物形态 蝮蛇,全长60cm左右。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正脊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彼此交错排列略并列,背鳞外侧及腹鳞间有1行黑褐色不规则粗点,略呈星状;腹面灰白,密布棕褐色或黑褐色细点。鼻间鳞宽短,排成“∧”形;眶前鳞2,眶后鳞2(3),眶璨来新月形,颞鳞2+4(3);上唇鳞2-1-4(2-1-3、3-1-4)式。背鳞21(23)-21-17(15)行,中段最外行平滑或均具棱;腹鳞137-173,肛鳞完整;尾下鳞29-54对,少数为单行。
资源分布 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
生态环境 生活于平原、丘陵及山地,活动于稻田、耕作区、草地以及住宅附近。以鱼、、鸟、鼠等为食。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春夏间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盘形,烘干。亦可鲜用。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状,盘径6-8cm,头居中体背黑灰色,有的个体有圆形黑斑,背鳞起棱,多脱落。腹面可见剖除内及的沟槽,脱落的腹鳞长条形,半透明。尾部较短,长6-8cm。质坚韧,不易折断。气腥。骨骼特征:鼻骨前端较突出,躯干椎的棘突较低矮,基本不后倾,椎体不突尖端较平截,多数成长短不等的竖刀状,尾椎脉突侧面观亦成短竖刀状。
显微鉴别(1)鳞片;呈长椭圆形,长径3.2-3.5mm,短很能够1.2-1.3mm,有背棱,端突2个,长径178-196μm,短径107-221μm。乳突长三角形、长条形或多角形。
(2)扫描电镜观察:背鳞表面无突起,却有纵向树枝交错排列的纹理,其表面具网格状纹饰,端窝2个,其表面有网状纹饰,有背棱。
中药化学成分 蝮蛇全体含胆甾醇(cholesterol),牛磺酸(taurine),脂肪,脂质,挥发油等。其中脂肪酸类分以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等不饱和脂肪酸含一多,另见微量的奇数(碳)脂肪酸。脂质类成分以磷脂(phospholipid)和胆甾醇居多,内脏中以三酰甘油(triglyceride)和胆固醇居多。同时在蛇体及内脏中也发现有磷酸乙醇胺(phosphorylethanolamine),磷酸胆碱(choline phosphate),磷酸丝氨酸(phosphoserine),磷酸肌醇(phosphoinositide),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等种种磷脂。
蝮蛇肛门腺分泌物有胆甾醇,癸酸(decanoic acid),二十一(烷)酸(heneicosanoic acid),二十(烷)酸(eicosanoic acid),十八(烷)酸(octadecanoic acid),顺-9-十八烯酸(cis-9-octadecenoic acid),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十八(烷)酸(hexadecanoic acid)等。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蝮蛇霜:取蝮蛇煅烧存性,研成粉末。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毒性:
粗制蛇毒成分复杂,作用亦很复杂。一般认为,蝮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被咬伤的病人除局部出现肿胀、疼痛外;由于神经毒,常发生畏寒、目糊、眼睑下垂、颈项牵引感,当然更重要的是引起呼吸困难如双吸气、屏气、点头状或鱼口样呼吸等。呼吸麻痹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动物试验也证明蝮蛇毒具有明显的神经毒的作用。另一方面,蝮蛇毒具有显著的血循毒,单纯的人工呼吸并不能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临床病人也常出现面色苍白、多汗、心率加速、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严重中毒性休克症状。虽然有人认为江苏蝮蛇毒主要也是神经毒(据他们观察呼吸麻痹是主要症状及致死原因),但一般仍认为血循毒是主要的。它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织胺、5-羟色胺及缓动素(Bradykinin)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更加严重的是对心脏的直接损害,被咬伤的病人心电图有窦性心律不整、异位节律、P波变尖、R彼低电压、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扁平或倒置等变化,联系到实验动物中毒死亡后的尸解情况--心肌出血、心肌纤维浊肿断裂,可以认为蝮蛇毒对心脏的毒性是循环衰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休克、溶血及对各脏器的直接损害(如肾等),可发生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咬伤病人常出现油色尿以及尿中蛋白、管型、隐血均呈阳性等。防治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竹叶青、花蛇毒亦为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一般局部症状较重,而全身症状较轻,如能及时正确抢救,死亡率较低。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甘;性温;有毒
归经 脾;肝经
功效 祛风;通络;止痛;解毒
功效分类 祛风药
主治 风湿痹痛;麻风瘰疬;疮;疥癣;疾;肿瘤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每条蝮蛇用60度白酒1000ml浸3个月,每次饮5-10ml,日饮1-2次;或烧存性研成细粉,每次0.5-1.5g,日服2次。外用:适量,油浸、酒渍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用药禁忌 阴虚血亏都慎服,孕妇禁服。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①治大风及诸恶风,恶疮瘰疬,皮肤顽痹,半身柏死,皮肤手足脏腑间重痰并主之:蝮蛇一枚。活着器中,以醇酒一斗投之,埋于马溺处,周年以后开取,酒昧犹存,蛇已消化。不过服一升已来,当觉举身习习,服讫,服他药不复得力。亦有小毒,不可顿服。(《本草拾遗》)②治白癞:大蝮蛇一枚。切勿令伤,以酒渍之,大者一斗,小者五升,以糖火温,令下,寻取蛇一寸许,以腊月猪膏和,敷疮。( 《肘后方》)③治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歪斜,肢体弛缓士虺蛇一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地龙五条(醋炙),南星一枚(重三分者,炮)。上为末,醋煮面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至五丸,生酒下,稀葱粥投,汗出瘥。(《普济方》天南星丸)④治一般肿毒,创伤溃烂久远等症:蝮蛇,去其首尾,刳腹除肠,锉,浸油中,五十日后,微蒸取用,外涂。(《外科调宝记》蝮蛇油)⑤治瘰疬搭背:蝮蛇一条,香油一斤。先将香油放入瓷罐内,而后把蝮蛇放入浸泡,封口,埋地下,百日后取出,晒半干,捣成膏状物,敷患处。(《吉林中草药》)⑥治胃痉挛:蝮蛇,酒浸一年以上,每食前钦一杯,一日三次,连续二十日有效。(《动植物民间药》)⑦治遗溺:蝮蛇一钱,鸡舌香二分。上二味细末,临卧白汤送下。七岁至十五岁,每服五分;十五岁以上每服一钱。(《新本草纲目》)
临床运用 治疗麻风及麻风反应;
试用螟蛇酒治疗各型麻风均有一定效果,尤以合并矾类药治疗者疗效更佳。据47例治疗6个月的观察,用药后一般情况如精神、体重及食欲都有改善,皮肤反应消退或有进步,知觉恢复或好转,溃疡缩小,性功能改进;在病理改变上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细菌检查消失或减少。另有10例晚期瘤型麻风患者单用螟蛇酒治疗,结果显效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病例在用药后l一2周开始皮肤结节斑纹软化吸收消退,恢复知觉,细胞浸润及检菌亦见减少。蝮蛇酒的制备无统一规格,曾试用下列制法:一、取大的(约6-7年)活螟蛇一尾,放人60高梁烧酒1000ml中醉死,并加人人参5钱,密盖后置于阴冷处,浸泡3个月后取酒内服,每日1-2次,每次5-10ml。二、用玻璃皿引取活蝮蛇之毒液,加入60'高梁酒100ml中,1月后取酒服用,每日1-2次,每次2-3ml。三、自取鲜活蝮蛇一尾,人参5钱,泡于12'黄酒2000ml中,3个月后取酒服用,每曰入睡前服1次,每次5ml,发汗就寝。四、取活握蛇一尾,杀死后置于干燥箱中,干燥12小时后研粉,浸泡于60'高梁烧酒500ml中,1-3个月后取酒服,每日2次,每次5一10ml;或取粉末5g,用黄酒100ml1次送下。此外,临床曾以螟蛇粉5—10g,于入睡前用黄酒适量送服(服药期间补充液体解毒),连服3一4日,治疗麻风结节性反应15例,结果反应症状消失者12例,进步2例,无效1例。
各家论述 1.《别录》:酿作酒疗癞疾,诸瘘,心腹痛,下结气。
2.《药性论》:治五痔,肠风泻血。
3.《纲目抬遗》:治风痹。
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 1.陶弘景:蝮蛇,黄黑色,黄颔尖口,毒最烈:虺形短而扁,毒不异于蚖,中人不即疗,多死。蛇类甚众,惟此二种及青蝰为猛,疗之并别有方。 2.《唐本草》:蝮蛇作地色,鼻反,口又长,身短,头属相似,大毒。一名蚖蛇,无二种也。山南汉、沔间有之。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Agkistrodo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Agkistrodon halys (Pallas)
科属分类 蝰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蝮蛇抗栓酶
安克洛酶
去纤酶
蝮蛇抗栓酶
精制抗蛇毒血清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