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脆蛇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金蛇、地鲜、蜴蛇、银蛇、金星地鳝、金星鳝、片蛇、蛇蜥、无脚蜥、碎蛇
汉语拼音 cui she
英文名 Glass lizard
药材基原 为蛇蜥科动物脆蛇蜥的全体。
动植物形态 脆蛇蜥,全长50cm左右,尾长约占3/5以上。背面催色,两侧略偏紫,雄性还有长短不一的翡翠色横斑,腹面黄白色。头被以单枚的前额鳞,额鳞及间顶鳞较大。吻鳞与前额鳞间相隔23枚小鳞 ,眼小,眼径约为吻长的1/3;耳孔小,几乎与鼻孔等大,躯干两侧有纵乐观,纵沟上方的背鳞14-16行,中央8-10行具棱,纵沟以下的腹鳞10行,尾腹面鳞片具鳞,受惊扰时,尾易自截为数段,自断处再生一部分。
资源分布 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生态环境 生活于草丛中或大石块下,营穴居生活。以蜗牛蚯蚓等为食。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春、秋季捕捉,捕后放入瓦缸中用酒碎死;或放在锅内用微火烘死,以头为中心,盘成圆盘形,用竹签固定,烘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盘形,头居中尾在外,盘径6-10cm。背面棕黄色或绿褐色,有光泽,腹面呈黄白色,带有竹签痕迹。腹侧各有1条凹沟。头三角形,尾细长,体轻,质脆。气微腥。
中药化学成分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去头,切段,焙干用。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辛;咸;性平;小毒
归经 肝;脾;肾经
功效 活血祛风;解毒消肿
功效分类 祛风药;通络药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大麻风;风湿痛;久痢;疳积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研末,3-9g;或浸酒。外用:适量,膏涂或研末撒。
用药禁忌 孕妇禁服。无风湿瘀血带滞及孕妇忌用。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①治跌伤、骨折:脆蛇、乳香没药自然铜。研末服。(这四川中药志》)②治大麻风;脆蛇、干蟾蜍、全蝎苦参、苍耳草、萆xIE。泡酒服。(《四川中药志》)③治久痢:金星鳝(醋炙)、白矾丹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米饮调下,食前。(《圣济总录》金星鳝散)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解生金毒。人中金药毒者,取金蛇四寸,炙令黄,煮汁饮,频服之,以瘥为度。银蛇解银药毒。
2.《本草图经》:能解众毒,止泻泄及邪热。
3.《纲目》:疗久痢。
4.《滇略》:治恶疽,腰以上用首,腰以下用尾;又治大麻风及痢。
5.《滇黔记游》:接断骨。
6.《纲目拾遗》:肉熬膏,箍痈疽,去风疬。其骨醋磨,围肿毒。
7.《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关节痛,神经痛,恶疮肿疡。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1.《开宝本草》:金蛇,大如中指,长尺许,常登木饮露,身作金黄色,照日有光。生宾、澄州。 2.陈鼎《蛇谱》:脆蛇,产贵州,长尺有二寸,围如钱,嘴尖尾秃,背黑腹自,暗鳞点点可玩。出入往来恒有度。捕之者置竹筒于其径侧,则不知而入其中,急持之方可完,稍缓则碎矣,故名曰脆。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Ophisaurus Hart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Ophisaurus harti Boulenger
科属分类 蛇蜥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脆蛇山药散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