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带鱼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鞭鱼、带柳、裙带鱼、海刀鱼、鳞刀鱼、白带鱼
汉语拼音 dai yu
英文名 Cultlassfish
药材基原 为带鱼科动物带鱼的肉、鳞、油。
动植物形态 带鱼,体带状,很侧扁。前部背腹缘几平行,体长一般50-70cm,大者长达120cm。头狭长,尖突吻尖长。眼中大,位高,眼间隔平坦,中央微凸。口大;平直,口裂后缘达眼下方。下颌长于上颌,突出。牙强大,侧扁而尖,两颌前端各有2对倒钩状大犬牙,上颌具侧牙10-13;下颌具侧牙12-14。鳃孔宽大,鳃耙(8-14)+(15-24),细短。体光滑,鳞退化为银膜。侧线于胸鳍上方显著下弯,沿腹缘伸达尾端。背鳍1285-145,起点在头后部,延达尾端。臀鳍88-13-13,完全由分离小棘组成,仅棘尖外露,第1鳍棘甚小。胸鳍11-12,短尖而低。无腹鳍。尾鞭状,尾鳍消失。体银白色,背鳍上关部及胸鳍浅灰色,具细小黑点。尾暗黑色。
资源分布 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生态环境 为暖水性中下层回游鱼类,栖息于水深60-100m泥质海底。主食毛虾、乌贼及各种鱼类,白天沉至深处,夜间上浮表层。5-7月于河口外咸淡水区产卵,怀卵量3.5万-19.6万粒,浮性卵。秋末冬初,鱼群由背微南沿30-60m等深线进行越冬回游。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洗净,鲜用。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 带鱼食部含水分,蛋白质,脂及,灰分,钙,磷,铁,硫胺素(thiamine),核黄素(riboflavine),烟酸(nicotinic acid),碘等。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味甘;性平
归经 胃经
功效 补虚;解毒;止血
功效分类 和胃药
主治 病后体虚;产后乳汁不足;疮肿;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鱼肉煎汤或炖服,150-250g;或蒸食其油;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鱼鳞适量,敷患处。
用药禁忌 不宜多食。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本草从新》:补五脏,去风杀虫。
2.《食物宜忌》:和中开胃。
3.《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虚,泽肤。
考证 出自《本草从新》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Trichiurus haumel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Trichiurus haumela (Forskal)
科属分类 带鱼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带鱼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