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稗子 |
汉语拼音 | bAI mI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禾本科植物稗的种子。 |
动植物形态 | 稗 一年生草本,秆基产倾斜或膝曲,高50-130cm。光滑无毛。叶鞘疏松裹茎,平滑无毛;无叶舌;叶片扁平,线形,长10-35cm,宽5-20mm,光滑无毛。圆锥花序长9-18cm,主轴较粗壮,有角棱而粗糙;小穗长约3mm(芒除外),与分枝及小枝均有硬刺疣毛;第1颖三角形,长为小穗的1/3-1/2,常有5脉,有短硬毛或疣毛,第2颖无端渐尖成小尖头,有5脉,脉上有刺疣毛,脉间被短硬毛;第1外稃革质,有7脉,脉上有硬刺疣毛,脉间被短硬毛,先端延伸成1粗壮的芒,芒长5-10mm,粗糙,第1内稃与外稃等长,薄膜质,有2脊,脊上糙涩,第2外稃顶端成粗糙的小尖头,尖头上有1圈细毛。花、果期夏、秋季。 |
资源分布 | 分布几遍全国。 |
生态环境 | 生于沼泽地、沟边及水稻田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舂去壳,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辛;甘;苦;微寒;无毒 |
归经 | |
功效 | |
功效分类 | |
主治 | 益气宜脾 |
用法用量 |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Radix Echinochloae Crusgalli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 |
科属分类 | 禾本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