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岩当归、差风、光头差风 |
汉语拼音 | wu dang gui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伞形科植物金山当归的根。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圆椎形,长8-15cm,径0.8-2cm,黑褐以至黄棕色,外皮易剥脱。茎单生,稍带紫色,有细沟纹,光滑无毛,仅上部被细短毛。基生叶三出甙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达20cm。茎生叶一至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叶片轮廓为宽卵形,长10-20cm,宽11-17cm;叶柄长5-8cm,基部膨大成管状叶鞘,半抱茎,鞘部开口,背面密生柔毛,茎顶部叶简化成鞘状,顶端有3深裂的小叶片;末回裂片长圆形,近革质,有光泽,先端渐尖至长尖,基部钝圆,通常1-2深裂,边缘有圆钝浅齿,两面沿叶脉密被刚毛。复伞形花序直径达15cm;花序梗长2-6cm;总苞片1-3,早落;伞辐25-55;小总苞片8-10,钻形,有缘毛;小伞形花序有花30-40;花白色,无萼齿;花瓣倒心形,基部渐狭,先端内凹。果实椭圆形,长4-5mm,宽2-3mm,侧棱狭翅状,背棱线形,隆起,分生果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4。花期7-8月,果期8-9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南部地区。 |
生态环境 | 生于阴湿山坡草丛及石缝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春、秋季未开花前采挖,洗净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微甘;辛;性温 |
归经 | |
功效 | 补血;活血;调经 |
功效分类 | 补血药;活血药;调经药 |
主治 | 血虚体弱;月经不调;痛经;崩漏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Angelica ualida Diels |
科属分类 | 伞形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