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大叶半边莲。 |
汉语拼音 | pu tao ye qiu hai tang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秋海棠科植物葡萄叶秋海棠带根茎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可达40cm。具块茎,有纤维状根,茎高达12cm,分枝和总花梗有纵沟,多疣点。叶对生;叶柄长15-20cm;叶片近圆形,长、宽12-15cm,先端钝圆,5-9浅裂至深达叶片的三分之一,裂片宽三角形,渐尖头,基部呈心形,近对称,上面暗绿以,下面绿色,两面无毛,边缘有细齿。2歧聚伞花序,总花梗从下部对生叶腋生出,有时也从上部第2对生的叶腋生出(这时其中1叶变成花序),花4朵,炝红色。蒴果近球形,有3翅,其中1翅较大,长约1cm,为宽的2倍,有明显的纵脉,先端钝圆。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广东、广西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浓阴湿地或密林下水边。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酸;涩;性寒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凉血止血药;散瘀消肿药 |
主治 | 疮疖肿毒;痢疾;肺热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伤肿;蛇咬伤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Begonia edulis Levl.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Begonia edulis Levl. |
科属分类 | 秋海棠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