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ji zhao qin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伞形科植物红花变豆菜的根。
|
动植物形态 |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短,有许多细长须根。茎直立,单一,花葶状,下部不分枝。基生叶多数;叶柄长13-55cm;叶片圆心形或肾圆形,长2.5-10cm,宽6.5-20cm,掌状3全裂,侧裂片宽倒卵形,2深裂片顶端常具不等的2-3浅裂,边缘有尖齿或芒状齿。总苞片2,叶状,无柄,每片3深裂,裂片倒卵形至倒披计形,长3.5-9cm,宽1.5-4.5cm,边缘有锯齿。伞形花序3出,小总苞片3-7,倒披针形或宽线形,长0.7-3.5cm,宽3-6mm;小伞形花序多花,雄花15-20,萼齿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中间有1脉;花瓣淡红色至紫红郄,先端内凹;两性花3-5,萼齿,花瓣与雄花同色;花柱长于萼齿2倍,向外反曲。果实卵形或卵圆形,长约4.5mm,宽4mm,基部有瘤状突起,上部有淡黄色或金黄色的钩状皮刺,分生果横剖面卵形,有油管5。花、果期6-9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200-470m的山地、林缘、山坡、草地、山涧溪流旁及阔叶林、杂木林林下。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淡;性平
|
归经 |
|
功效 |
利尿
|
功效分类 |
利尿药
|
主治 |
小便不利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Sanicula rubriflora Fr, Schmidt
|
科属分类 |
伞形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