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qie ye yi zhi hao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的全草。 |
动植物形态 | 岗斑鸠菊 多年生草本,高50-90cm。茎直立,不分枝或稀分枝,具棱和条纹,被短柔毛,上部毛较密。叶互生;具短柄,长3-5mm,被短柔毛;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2cm,宽1.5-5c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部边缘具疏锯齿,下部近全缘,侧脉7-8对,弧状伸向边缘,细脉网状,叶脉在下面凸起,沿脉被短柔毛和树脂状腺体。头状花序少数,径6-8mm,花15-20个,通常在侧生短枝上排列成疏圆锥状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8-12mm,具2个线形小苞片,被密短柔毛和腺;总苞半球形,长6-7mm,宽6-8mm;总苞片约5层,线形,绿色或上端紫红色,先端尖,背面被蛛丝状柔毛和腺,外层短,钻形,内层长6mm,宽约1mm,具狭干膜质边缘;花托平,具疏苏状窝孔;花紫色,花冠管状,长6-8mm,无毛,具疏腺体。瘦果长圆状圆柱形,长3-3.5mm,具10条肋,被短硬毛及褐色腺点;冠毛白色,2层,外层短,内层糙毛状,长6mm。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广东、云南。 |
生态环境 | 生于山谷荒野或湖边灌丛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春、夏季采收,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淡;微苦;性凉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止痛 |
功效分类 | 清热解毒药;止痛药 |
主治 | 腮腺炎;风火牙痛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Vernonia cliouorum Hance. |
科属分类 | 菊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