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耳草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剪草鲫鱼胆草、山过路蜈蚣蜈蚣草、行路蜈蚣、节节花、鲫鱼草龙胆草、苦胆草、节节白花、细叶假红兰、散血草黑头草、荞糕草、野甘草
汉语拼音 er cao
英文名
药材基原 茜草科植物耳草的全草。
动植物形态 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近直立或平卧,小枝密被短粗毛,幼时近四棱柱形,老时圆往形,节上常生根,叶对生;叶柄长2.7mm,托叶膜质,被毛,合生成一短鞘,先端5-7裂成刚毛状;叶片近革质,披针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1-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微下延,上面平滑或粗糙,下面常被粉末状短毛,侧脉4-6对。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腋生;无总花梗;苞片披针形,微小;花4数,近无梗;萼筒长1mm,被毛,裂片披针形,长1-1.2mm;花冠白色,长2.5-3mm,裂片长1.5-1.8mm,广展;雄蕊生于花冠筒喉部,花药伸出;柱头2裂。蒴果球形,直径1.2-1.5mm,熟时不裂。种子每室2-6颗,种皮有小窝孔。花期春未夏初。
资源分布 分布于华南和西南。
生态环境 生于草地、林缘和灌丛中。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全草长25-50(-100)cm。根粗壮坚硬。茎圆柱形,直径约3mm,小枝稍具四棱,密被短毛,节稍膨大,有须根。叶对生,黄绿色,薄革质,微向内卷,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6cm,宽约1.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稍粗糙,下面被柔毛,脉凸出,侧脉3-6条;托叶2片,合成一短鞘状,先端裂成5-7条刚毛状刺,膜质,被柔毛。叶腋间常有残留聚伞花序或小果。气微,味极苦。 以叶多、色黄绿、具花果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 全草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1),烃(hydrocar-bon),耳草碱(auricularine)。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苦;凉
归经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功效分类 清热解毒药;凉血消肿药
主治 感冒发热;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疮出血;崩漏毒蛇咬伤;乳腺炎;肿毒;湿疹;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考证 《生草药性备要》始载有较剪草。后《岭南采药录》之鲫鱼胆草条下有别名较剪草,该条云:"草本,叶对生,形尖长,全边,细碎之花,自叶腋生出。"据此描述,与当今茜草科植物耳草相符。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Herba Hedyotidis Anriculari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Hedyotis auricularia L. [Oldenlandia auricularia]
科属分类 茜草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蓝耳草甾酮
耳草碱
耳草酸4”,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
金毛耳草苷
异虎耳草素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