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黑丝草、人头七、黑丝带 |
汉语拼音 | tou fa qi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松萝科植物亚洲树发、双色树发、树发、沟树发的地衣体。 |
动植物形态 | 1.地衣体悬挂下垂或近下垂,淡绿褐色、橄榄褐色,枝多回分枝,除长枝外,枝表并有刺状短分枝,全株长10-20cm。具粉芽,子囊盘侧生于分枝上,圆盘形。 2.地衣体悬垂型,多次分枝近等粗,体5-10cm。全体具两种色泽,灰绿色为初期嫩枝色泽,老后则呈赭褐色,枝尖呈灰绿色。枝上端具芽堆,呈颗泣状。 3.地衣体悬垂型,细丝状,多次分枝,体长15-30cm,主枝粗0.5mm,小枝粗0.1mm,圆柱状,基部黄褐色、赭褐色,枝部的中上部呈灰绿色、石青色,枝顶端逐渐窄细,呈头状,有时扭曲;无假杯点,有时有白色粉芽;髓部白色,疏松,遇5%-10%氢氧化钾溶液微呈红色。 4.地衣体灌丛状,近直立,高5-10cm。枝体基部明显扁平,而顶端则为圆柱形,有显著纵条沟;枝表灰白色、灰褐色,顶端黑褐色或暗褐色,平滑,无粉芽和假杯点。子囊盘顶部侧生,圆盘状,直径3-8mm。盘面淡褐色,有灰白色粉霜,缘部有缘毛。 |
资源分布 | 1.分布于东北及陕西、甘肃、台湾、湖北、四川等地。 2.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台湾、云南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陕西、甘肃、台湾、云南等地。 4.分布于陕西、安微、台湾、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
生态环境 | 1.生于多种阔叶树或云杉的枝干上。 2.生于多种树的枝干上。 3.生于针叶树的树干或树枝上。 4.生于树枝干。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全年可采,去净杂质,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亚洲树发的地衣丝状体含松萝酸(usnic acid).沟树发的地衣丝状体含绿树发酸(virensic acid),赤星衣酸乙酯(ethyl haematommate),瑞藏酸(rhizoniacid),赤星衣酸(haematommic acid).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淡;性平 |
归经 | 肝;肾;膀胱经 |
功效 | 滋肾养肝;涩精止汗;利水消肿;收湿敛疮。 |
功效分类 | 滋肾养肝药;涩精止汗药;利水消肿药;收湿敛疮药 |
主治 | 肾虚体弱;头目眩晕;心悸;遗精;盗汗;淋症;水肿;黄水疮 |
用法用量 | 内服:水煎,9-15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撒布。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1.Alectoria asatica Du Rietz [Bryo-ria asiatica(Du Rietz)Brodo er Hawksw.] 2.Alecto-ria bicolor(Ehrh.)Nyl.[Bryoria bicolor (Ehrh.)Brodo et Hawksw.] 3.Alectoria jubata(L.)Ach. 4.Alectoria sulcata Nyl.[Sulcaria sulcata(Levl.)Bystr.ex Brodo er Hawksw.] |
科属分类 | 松萝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