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把守天门、天下无敌手、不可摸、艾麻草、圆齿艾麻
|
汉语拼音 |
laohuli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荨麻科植物全缘火麻树的茎叶。
|
动植物形态 |
灌木或小乔木,高3-6m。小枝肥大,上部稍肉质,灰绿色,疏生刺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10cm,疏生刺毛和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长约1cm,早落;叶片形状多样,椭圆形、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有时倒卵状披针形,长10-35cm,宽5-16c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楔形、钝圆形或心形,全缘或在中、下部以上有浅齿或牙齿,两面在脉上疏生小刺毛或近于无毛;叶脉羽状,除最下1对伸达叶缘外,其余各对在近缘处彼此连结。雌雄异株;花序呈圆锥状或总状分枝,序轴有长刺毛和柔毛;雄花序长5-10cm,雄花具短梗,花被片与雄蕊4;雌花序长10-20cm,雌花具短梗,果时增长,单生或数朵呈簇生与花枝上,花被片4,不等大,柱头线形。瘦果梨形,长4-6mm,外面有疣点。花期春季,果期秋季。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海南、广西、云南、西藏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700-800m的河谷两岸混交林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性状鉴别 叶片椭圆形、椭圆状或矩圆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羽状脉侧脉近缘处彼此连结,表面绿色或深绿色,上表面较粗糙(密布点状钟乳体),下表面叶片处有刺毛。质地稍厚。气微,味苦、涩。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味辛;性温;有毒
|
归经 |
|
功效 |
散瘀消肿
|
功效分类 |
接骨药
|
主治 |
跌打伤肿;骨折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嫩茎叶捣敷。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新华本草纲要》:全株:有毒。用于跌打损伤,骨折。
|
考证 |
始载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Foium Dendrocnidis Sinuatae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Dendrocnide sinuata(Bl.)Chew[Urtica sinuata Bl.;Laportea Crenulata(Roxb.);Laportea sinu-ata(Bl.)Miq.]
|
科属分类 |
荨麻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