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rong shu gou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果实。 |
动植物形态 | 常绿大乔木,高15-25m,胸径50-70cm。全株有乳汁。老枝上有气牛根(榕须),下垂,深褐色。单叶互生;叶柄长7-12mm;托 叶披针形,长约8mm;叶片草质而稍带肉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 或倒卵形,长3.5一8scm,宽3-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上面 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全线或浅波状;基出脉3 条,侧脉纤细,3-10对。隐头花序(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 生于已落枝叶腋,扁球形,直径5-10mm,成熟时黄色或微红 色,基部苞片阔卵形,宿存,无总花梗;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 一花序托内,花间有少数刚毛,雄花散生内壁,花被片3,近匙 形,雄蕊1,花药与花丝等长;瘦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广匙 形,花柱侧生,短;雌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与瘿花相似,但较 小,花柱侧生,短于子房,柱头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4-11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400-800m林缘或旷野,野生或植为行道树。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微甘;性平 |
归经 | |
功效 | 清热解毒 |
功效分类 | 清热药 |
主治 | 疮疖;臁疮 |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煎水薰洗。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榕树果实自坠入水中者,取捣烂敷患处。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出自《泉州本草》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Ficus microcarpa L.[F.retusa auct.non L.] |
科属分类 | 桑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