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火麻叶、火麻头 |
汉语拼音 | ma ye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叶。 |
动植物形态 | 一年生草本,高l-3m。茎直立,表面有纵沟,密被短柔毛,皮层富纤维,基部木质化。掌状叶互生或下部对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两端渐尖,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毡毛;叶柄长4-15cm,被短绵毛;托叶小,离生,披针形。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疏散的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丝细长,花药大;雌花簇生于叶腋,绿黄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质,雌蕊1;于房圆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圆形,长4-5mm,质硬,灰褐色,有细网状纹,为宿存的黄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 5- 6月,果期 7一 8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
生态环境 | 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夏、秋季枝叶茂盛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含大麻酚(cannabinol),大麻二酚(cannabidiol),△9-反四氢大麻酚(△9-trans-terahydrocannabi-nol),△8-反-四氢大麻酚(△8-trans-tetrahydrocannabinol)[1],二羟基大麻酚(cannabitrol)[2],大麻环醚萜酚(cannabiglendol)[3],大麻联苯二酚(cannabiodiol)[4],四氢次大麻酚酸(tetrahydro-cannabivarinic acid),次大麻二酚酸(cannabidivarinic acid),次大麻色酚酸( cannabichromevarinic acid),次大麻萜二酚酸(cannabidigerovarinic acid)[5];黄酮类成分,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大波斯菊甙(cosmosiin),牡荆素(vitexin)[6],异牡荆素(isovitexin),荭草素(orientin)[7],2″-O-葡萄牡荆素(2″-O-glucopyranosylvitexin),2″-O-葡萄糖荭草素(2″-O-glucopyra-nosylorientin)[8];生物碱类成分,大麻碱(cannabisativine)[9],脱水大麻碱(anhydrocannabisativine)[10],大麦芽碱(hordenine)[11],螺环化合物大麻螺酮(cannabispirone),大麻螺烯酮(cannabispire-none)[12],β-大麻螺醇(β-cannabispirol),大麻螺醇乙酸酯(acetylcannabispirol)[13];芪类成分,大麻异戊烯(cannabiprene),3,4′-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4′-dihydroxy-5-methoxybi benayl)[14];甾醇类化合物成分,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tiosterol),5α-豆甾-7,24(28)-二烯-3β-醇[5α-stigmasta-7,24()]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洗净、晒干备用。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辛;有毒 |
归经 | 肺;膀胱;大肠经 |
功效 | 平喘截疟;解毒杀虫 |
功效分类 | 平喘药 |
主治 | 疟疾;气喘;蛔虫病 |
用法用量 | 内服:捣汁,入丸、散。外用:捣敷。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治疟疾:大麻叶,不问荣枯,入锅内,文武火慢慢炒香,连锅取下,以纸盖其上,令汗出尽,然后碾为细末,临发时以前两时辰,用茶汤或温酒浓调下;移患人原睡处,其状如醉,醒即愈矣。或依前法为末,加入缩砂、丁香、木香、陈皮为末,比麻叶分两减半,酒糊为丸,蜜丸亦可,梧子大。常以茶、酒送下五、七丸。(《普济方》)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1.《纲目》:按郭文《疮科心要》乌金散治痈疽疗肿、时毒恶疮,方中用火麻头同麻黄诸药发汗,则叶之有毒攻毒可知矣。《普济方》用之截疟尤可推焉。 2.《唐本草》:捣叶水绞取汁服五合,主蛔虫;捣敷蝎母。 3.《东北药植志》:有解痛、麻醉、利尿作用。 4.《中国药植图鉴》:夹入烟草中吸之,治喘息。 |
考证 | 出自《药性论》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Folium Cannabis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Cannabis sativa L. |
科属分类 | 桑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