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ci ye su tie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苏铁科植物华南苏铁的根或种子。 |
动植物形态 | 树干圆柱形,高4-8m,稀达15m。上部有残存的叶柄。羽状叶长1-2m,近直展,上部拱弯,叶轴下部通常有短柄;羽状裂片50-80对,对排成2列,长披针状条形或条形,稍弯曲或直,长15-30cm,宽1-1.5cm,革质,绿色,有光泽,两面中脉微凹,或微反曲。雄球花有短梗,椭圆状长圆形,长12-25cm;小孢子叶楔形,长2.5-5cm,密被红色或褐红色绒毛;大孢子叶长20-30cm,羽状分裂,初被绒毛,后渐脱落,柄长,胚珠1-3(稀4-6)。种子扁球形或卵圆形,先端有时微凹,中央微有凸尖,径3-4.5cm。花期5-6月,种于10月成熟。 |
资源分布 | 原产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北部、越南、缅甸、印度及非洲马达加斯加等地。 |
生态环境 | 我国华南各地广为栽培,长江流域有盆栽。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含一系列挥发的醇类、酮类与酯类。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甘;淡;性平 |
归经 | |
功效 | 平肝祛风;消肿敛疮 |
功效分类 | 平肝祛风药;消肿敛疮药 |
主治 | 高血压病;风湿痹痛;无名肿毒;皮肤湿疹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根10-15g;种子6-9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Cycas rumphii Miq. |
科属分类 | 苏铁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