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
|
汉语拼音 |
shan he tao ren
|
英文名 |
|
药材基原 |
为胡桃科植物山核桃的种仁。
|
动植物形态 |
落叶乔木,高10-20m。树皮平滑,灰白色;髓部实心;冬芽裸露,不具芽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16-30cm,小叶5-7枚,顶生小叶和上端的侧生小叶同形同大或稍大;叶片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稍成镰状弯曲,长10-18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略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有橙黄色腺鳞。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葇荑花序3条成1束,腋生,长10-15cm,花具短柄,无花被,有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雄蕊2-7;雌花序穗状,顶生,直立,花序轴密生腺体,有花1-3朵,无花被,苞片1枚,位于前方,小苞片3枚,位于两侧及后方,与苞片愈合形成一个4浅裂的壶状总苞,贴生于子房,子房下位,无花柱,柱头盘状。果实倒卵形,核果状,具4条狭翅状纵棱,成熟时4瓣开裂,内果皮坚硬骨质,淡灰黄色,厚1mm,先端急尖;隔膜内及壁内无空隙,子叶2深裂。花期4-5月,果期9月。
|
资源分布 |
分布于安徽南部、浙江等地。
|
生态环境 |
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麓林中或腐殖质丰富的山谷中。
|
药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储藏 |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在临用时再敲击果皮,剥取种仁。
|
药用部位 |
|
生药材鉴定 |
|
中药化学成分 |
种仁含脂肪油及挥发油,外果皮含鞣质。
|
理化性质 |
|
中药化学鉴定 |
|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
|
炮制方法 |
|
剂型 |
|
中药制药工艺 |
|
药理作用 |
|
药理学 |
|
药代动力学 |
|
毒理学 |
|
药物配伍 |
|
药性 |
甘;性平
|
归经 |
肺;肾经
|
功效 |
补益肝肾;纳气平喘
|
功效分类 |
补益肝肾药;纳气平喘药
|
主治 |
腰膝酸软、隐痛;虚喘久咳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3-5g。
|
用药禁忌 |
|
不良反应及治疗 |
|
选方 |
|
临床运用 |
|
各家论述 |
|
考证 |
|
药物应用鉴别 |
|
药典收录 |
|
药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Carya cathayensis Sarg.[Hicoriacathayensis(Sarg.)Chum]
|
科属分类 |
胡桃科
|
出处 |
《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