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药学理论
西药数据库
OCT说明书 不良反应 进口药品
化学成分 药品专利 更多
中药数据库
中药大全 中国中药 更多
名族医药
藏族医学 蒙古族医学 傣族医学
瑶族医学 维吾尔族医学 苗族医学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
羊肚菌
医药数据查询入口汇总 字体:
  
别名 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
汉语拼音 yang du jun
英文名 Morel
药材基原 羊肚菌科真菌羊肚菌、小顶羊肚菌、尖顶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小羊肚菌等的子实体。
动植物形态 1.羊肚菌 菌盖近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4-10cm,宽3-6cm,顶端钝圆,表面有似羊肚状 的凹坑。凹坑不定形至近圆 形,宽4-12mm,蛋壳色至淡黄褐色,棱纹色较浅,不规则地交叉。柄近圆柱形,近白色,中空,上部平滑,基部膨大并有不规则的浅凹槽,长5-7cm,粗约为菌盖的2/3。子囊圆筒形,(280-320)μm×μm。孢子长椭圆 形,无色,每个子囊内含8个,呈单行排列。侧丝顶端膨大,粗达12μm。
2.小顶羊肚菌 菌盖狭圆锥形,顶端尖,高2-5cm。基部宽1.7-3.3cm,凹坑多长方形,蛋壳色。棱纹黑色,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柄乳白色,近圆 柱形,长3-5cm,粗11-20mm,上部平,基部稍有凹槽。子囊(210-250)μm×(15-20)μm。孢子单行排列,(22-26)μm×(12-14)μm,侧丝顶端膨大,直径达11μm。
3.尖顶羊肚菌 菌盖长,近圆 锥形,顶端尖或稍尖,长达5cm,直径达2.5cm。凹坑多长方形,浅褐色,棱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横脉 相连。柄白色,长达6cm,直径约等于菌盖基部的2/3,上部平,下部有不规则凹槽。子囊(250-300)μm×(17-20)μm,孢子单行排列,(20-24)μm×(12-15)μm。侧丝顶部膨大,直径达9-12μm。
4.粗柄羊肚菌 菌盖近圆 锥形,高约7cm,宽5cm。凹坑近圆 形,大而浅,浅黄色,棱纹薄,不规则地相互交织。柄粗壮,淡黄色,长约10cm,基部粗5cm,稍有凹槽,向上渐细。子囊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150×18μm。孢子8个,单行排列,椭圆 形,无色,(22-25)μm×(15-17)μm。侧丝无色,顶部膨大。
5.小羊肚菌 菌盖圆锥形至近圆 锥形,高17-33mm,宽8-15mm。凹坑往往长形,浅褐色。棱纹常纵向排列,不规则相互交织,颜色较凹坑浅。柄长15-25mm,粗5-8mm,近白色或浅黄色,基部往往膨大,并有凹槽。子囊近圆 柱形,有孢子部分约100×16μm,孢子单行排列,椭圆 形,(18-20)μm×(10-11)μm。侧丝顶部膨大。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吉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内蒙古、山西、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3.分布于河北、山西、甘肃、新疆、江苏、湖南、云南等地。 4.分布于黑龙江、山西、新疆等地。 5.分布于山西、陕西、宁夏、新疆、四川等地。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800-1000m的阔叶林中地上及林缘空旷处。 2.生于云杉林中地上。 3.生于阔叶林及混交林地上、林缘空旷处以及防护林内草丛中。 4.生于混交林的林缘地上。 5.生于稀疏林中的地上。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羊肚菌丝体在多种真菌培养基上都能生长。菌丝生长期间,4月及5月上旬平均温度分别为10-11℃及13-14℃,而子实体发生盛期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平均温度12℃。子实体生长时,森林内空气相对湿度约80%,土壤含水量一般为40-50%。羊肚菌生长的适宜Ph略高于一般真菌。土壤的酸碱度(pH)7-7.9。
培育技术 人工栽培一般采取菌土接种和子实体接种两种方式。菌土接种: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羊肚菌生长良好的地块上,挖取10cm见方、厚约7cm的土块,移植到与取土不幸相似地方的穴中,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进入梅雨季节去掉覆盖物。子实体接种:取子实体切成4片,埋入理想的地段。移植时子囊盘向下,四周培土,留一小部露出地面。上盖少许叶,然后用30cm见方的塑料薄膜覆盖。子实体接种以秋季易成活。
采收和储藏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1)羊肚菌 菌盖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钝圆,长4-8cm,直径3-6cm,表面有多数小凹坑,外观似羊肚。小凹坑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棕褐色,直径4-12mm,棱纹黄棕色。菌柄近圆柱形,长5.5-8cm,直径2-4cm,类白色,基部略膨大,有的具不规则沟槽,中空。体轻,质酥脆。气弱,味淡、微酸涩。
(2)小顶羊肚菌 菌盖狭圆锥形,顶端稍尖,长1-4cm,直径约2.5cm;小凹坑多呈类长方形,长5-10mm,直径2-5mm,淡棕色,棱纹色较深。菌柄近圆柱形,中空。体轻,质酥脆。气微,味淡。
(3)尖顶羊肚菌 菌盖类圆锥形,顶端尖或较尖,长约4cm,直径约2cm;小凹坑多为类长方形,淡褐色,棱纹色较浅。菌柄黄白色,下部有的具不规则沟槽,中空。体轻,易碎。气微,味淡。
(4)粗柄羊肚菌 菌盖类圆锥形,长约6cm,直径约4cm;小凹坑类圆形,大而较浅,淡黄色,棱纹较薄。菌柄粗壮,长约10cm,上部渐狭细,基部膨大,直径约5cm。近白色,表面纵向皱缩,呈扭曲纵条纹,中空。体轻,质脆。气微,味淡。
(5)小羊肚菌 菌盖类圆锥形,长1.7-3.3cm,直径1-1.5cm;小凹坑多为类长方形,淡褐色,棱纹色较浅。菌柄长1.5-2.5cm,直径5-8mm,基部膨大,微有沟槽,中空。类白色或淡黄色。体轻,质酥脆。气微,味淡。
中药化学成分 1.羊肚菌 含蛋白质,多糖,甲壳质,脂,磷酸盐。Γ-L-谷氨酰-顺-3-氨基-L-脯氨酸(γ-L-glutamyl-cis-3-amino-L-proline),γ-谷氨酰转肽酶类(γ-glutamyltranspeptidase),顺-3-氨基-L-脯氨酸(cis-3-amino-L-proline),又含氨基酸,基中含量较高的为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及脯氨酸(proline),其他含量较低,特别低的是色氨酸(tryptophane)、氨酸(tyrosine)、半胱氨酸(cysteine)和胱氨酸(cystine),还含有β-丙氨酸(β-alanine)。还含3种萝卜素类(carotene)和4种叶黄素类(xanthophyll),包括虾黄质(astaxanthin)和玉蜀黍黄质(zeaxanthin)。麦角甾醇(ergosterol),麦角甾-5,7-二烯醇(ergosta-5,7-dienol)。
2.尖顶羊肚菌 含3种胡萝卜素类,包括δ-胡萝卜素(δ-carotene)及5种叶黄素类。
3.粗柄羊肚菌 含蛋白质,多糖,甲壳质,脂,磷酸盐。
4.小羊肚菌 含蛋白质,多糖,甲壳质,脂,磷酸盐,饮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从羊肚菌中分离出一种血小板取集抑制物,它的IC50为22.9μg/ml。研究表明:这种血小板取集抑制的效力比阿司匹林强2.57倍。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药性 甘;平
归经 脾;胃经
功效 和胃消食;理气化痰
功效分类 消食药
主治 消化不良;痰多咳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和胃消食,化痰理气的功能。用于消化不良、痰多气短。
考证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药物应用鉴别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Fructificatio Morchellae Esculentae;Fructificatio Mochellae Angusticepsis;Fructificatio Mochellae Conicae;Fructificatio Mochellae Crassipis;Fructificatio Mochellae Delicios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Morchella esculenta(L.)Pers.;Morchella angusticeps Peck.;Morchella conica Pers.;Morchella crassipes(Vent.)Pers.;Morchella deliciosa Fr.
科属分类 羊肚菌科
出处 《中华本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