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专科用药物\皮肤科用药\抗感染药
|
英文名 |
Boric Acid*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本品为无色微带珍珠光泽的结晶或白色疏松的粉末,有滑腻感;无臭;水溶液显弱酸性反应。本品在沸水、沸乙醇或甘油中易溶,在水或乙醇中溶解。
|
功效 |
|
主治 |
作为皮肤和粘膜的清洁消毒药,可用于急性湿疹、皮炎、口腔炎和咽喉炎、脓疱疮、小腿慢性溃疡、褥疮等疾病。
|
用途 |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本品能与菌体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对细菌和真菌有弱的抑制作用。常用于皮肤、鼻腔、口腔、膀胱、阴道冲洗以及治疗细菌和真菌感染。
|
体内过程 |
本品不易穿透完整皮肤,但可从损伤皮肤、伤口和粘膜等处吸收。约有50%吸收量在12小时内从尿中排出,其余于3-7天内排出。
|
剂型 |
软膏剂
|
规格 |
软膏剂:5%,10%。溶液剂:2%-4%。
|
用法用量 |
2%-4%溶液用于皮肤、鼻腔、口腔、阴道、膀胱以及角膜伤口的冲洗清洁,口腔炎和咽喉炎含漱,急性湿疹、皮炎大量渗液时湿敷。5%-10%软膏用于治疗小腿慢性溃疡和褥疮,每日外涂1-2次。0.5%-10%散剂,每日撒布数次,用于红斑丘疹期的间擦疹。
|
不良反应 |
1.外用一般毒性不大。如用于大面积损害,吸收后可发生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早期症状为呕吐、腹泻、皮疹、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可有脑膜刺激症状和肾损伤。
2.由于本品排泄缓慢,反复应用可产生蓄积,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厌食、乏力、精神错乱、皮炎、秃发和月经紊乱等。
|
注意事项 |
1.本品与聚乙烯醇和鞣酸呈配伍禁忌。
2.大面积皮肤损害禁用本品。
3.本品口服可引起中毒,幼儿尤应注意。
4.切勿将硼酸粉撒布在小儿破损的皮肤上。
5.婴儿禁用超过5%硼酸的制剂。
|
贮藏 |
密闭保存。
|
备注 |
*号为英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简称INN)或无国际专利药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