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专科用药物\皮肤科用药\抗感染药
|
英文名 |
Podophyllotoxin*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足叶草酯毒素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在氯仿中略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81.5-182.2℃。
|
功效 |
|
主治 |
主要用于治疗尖锐湿疣,也可用于其他病毒疣。
|
用途 |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本品是一种容易穿过细胞膜的脂溶性化合物,为强细胞毒剂,能抑制细胞核内的去氧核糖核酸(DNA)合成,从而阻止细胞核分裂和影响其他细胞活动过程,使细胞坏死。于体外培养,本品抑制正常角朊细胞和宫颈癌细胞的最低药物浓度分别为0.05μg/ml与0.005μg/ml;二者相差10倍。
|
体内过程 |
外涂本品可被吸收;倘涂在松脆、出血和新近活组织检查过的病损处,可增加其吸收。
|
剂型 |
酊剂
|
规格 |
酊剂:0.5%,(5mg/ml)。
|
用法用量 |
洗净患处后涂药于局部,尽量避免接触周围正常皮肤和粘膜,每次涂药后暴露局部2-3分钟使药液挥发干燥,每日1-2次(包皮过长者每日1次),每晚睡前清洗局部。如此连用3天后停4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可用3个疗程。
|
不良反应 |
误服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小鼠口服本品的LD50为51.868mg/kg。大面积外涂,过量涂搽,较长时间涂用,或将本品涂在松脆、出血或新近活检部位,可增加系统性中毒的危险性。严重系统中毒包括肾功能衰竭、肝功障碍(血清乳酸脱氢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增高)、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从轻度神经错乱至昏迷,持续7-10天,脑电图显示慢波)等。系统性中毒的初起症状有腹部或胃部疼痛、手脚不灵活或步态不稳、神经错乱、反射减低或消失、激动、兴奋、幻觉、恶心、呕吐、腹泻等。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系统性中毒的延缓症状有植物神经紊乱,如排尿困难、头晕、心跳加快,以及呼吸困难、倦睡、麻痹性肠梗阻、周围神经病变(麻木、刺痛、疼痛或手足软弱)、抽搐、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临床上如正确使用本品,其安全性远大于鬼臼树脂(Podophyllin),一般无系统性中毒反应;但疼痛、糜烂、水肿等局部反应可见于1/3-2/3的病例,严重者可发生溃疡。
|
注意事项 |
1.外涂本品可系统吸收,能穿过胎盘,故孕妇禁用。
2.勿接触眼睛;偶或误入眼内,应立即以水冲洗15分钟。
3.松脆、出血、炎症或新近作活检处禁用。
4.抢救系统中毒反应主要为支持疗法,倘误服本品需立即催吐或洗胃,亦可给活性炭,注意血中电解质、钙或血色素改变,在危及生命或情况恶化时可进行活性炭血液透析。
5.尚无儿童用药的资料,故儿童不宜使用本品。
|
贮藏 |
密闭保存。
|
备注 |
*号为英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简称INN)或无国际专利药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