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消毒防腐药物
|
英文名 |
Iodine Tincture*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本品为红棕色澄清液体;有碘与乙醇特臭。
|
功效 |
|
主治 |
|
用途 |
一般多用于皮肤和粘膜以及较小物品的消毒。例如,手术野、注射部位或其他处皮肤与粘膜的消毒,以及手的卫生消毒或医疗器械与小型物品浸泡或涂抹消毒等,但不宜用于灭菌处理。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碘可作用于氨基酸上的氨基、巯基、酚基,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干扰氨基酸合成,降低脂质膜流动性等等,从而使微生物死亡。
碘酊的杀菌效果较乙醇略强,可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各种肠道杆菌等细菌繁殖体,亦可杀灭结核杆菌,呼吸道与肠道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以及皮肤癣菌、曲霉、和酵母类病原真菌等。但对其可否杀灭细菌芽胞仍有争议,故现多不用于灭菌处理。
|
体内过程 |
|
剂型 |
|
规格 |
配方如下:碘2.0g,碘化钾(钠)1.5g,蒸馏水48ml,95%乙醇(或异丙醇)加至100ml。配制时,先将碘化盐溶于少量水或乙醇中,然后加碘使溶解,再加其余溶剂至足量。我国以用乙醇配制者为多,国外多用异丙醇。
|
用法用量 |
1.配制时,勿加入过量碘化钾,以免减弱其杀菌作用。
2.为防止使用严重污染的消毒液,应定时更换。更换时,对容器亦需清洗并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
3.手术野或注射部位消毒时,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浸以碘酊,在手术野或注射部位,先中心后外围进行涂抹消毒。而后用乙醇消毒液在上述部位作同样涂抹消毒,并将残留的碘擦净。
4.其他部位皮肤与粘膜消毒时,用棉签沾以碘酊涂于拟消毒部位,作用数分钟即可。
5.手卫生消毒时,用浸有碘酊棉球搓拭双手,作用1-2分钟。而后再用浸有乙醇消毒液擦去手上残留的碘。
6.医疗器械与小型物品消毒时,将拟消毒物品浸于碘酊中,或用碘酊擦拭,作用30分钟。为增强效果,消毒前尽量将附着的有机物如脓液、血液、唾液、或粘液等擦去。上述处理只能达到消毒要求,不能达到灭菌。
|
不良反应 |
1.涂抹于皮肤或粘膜,有烧灼感。对伤口或破损皮肤和粘膜有强烈刺激,引起疼痛。涂于皮肤或粘膜,所染黄色较久不退。时间长久,可引起“碘烧伤”,导致脱皮。
2.误服0.1g碘(或相应量的溶液),可产生不适;2-3g可引起严重中毒,恶心、呕吐、虚脱、痉挛,有的甚至死亡。
|
注意事项 |
1.乙醇可使蛋白质凝固形成保护层,影响杀菌作用,故不宜用于消毒被大量血、脓、粪便污染的表面。
2.用碘酊消毒伤口时,应先向病人说明可引起疼痛,以使思想上有所准备。
3.碘酊可将棉织品或其他含淀粉物品染成蓝色,应注意避免。
4.碘酊中含乙醇,乙醇为有机溶剂,涂抹时勿使接触可被其溶解的物质,如某些醇溶性涂料等。碘酊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消毒后应用乙醇脱碘,以免长期接触,损坏物品。
5.碘在室温下可逐渐升华,其中的乙醇又易挥发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故配好的消毒液应放于有盖容器中,用后即盖严,以防浓度下降。
|
贮藏 |
本消毒剂易挥发,临床科室多现配现用。碘酊本身,或碘酊棉球应装于密闭棕色玻璃瓶中,避高温和日光直晒。用后将玻璃瓶盖盖严。
|
备注 |
*号为英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简称INN)或无国际专利药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