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血液系统药物\抗血小板药
|
英文名 |
Ticlopidine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粉末,溶于水(溶解度61mg/ml),溶液pH5.8。易溶于酒精、甲醇、氯仿、亚甲蓝、二甲基亚砜和聚乙二醇。
|
功效 |
|
主治 |
1.噻氯匹定主要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过敏或无效者。
2.对慢性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及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纤维蛋白沉着而提高透析效果,适用于尿毒症需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本品抑制细胞间相互反应,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近年来不少报道本品可减少静脉血栓复发,对维持移植物及支架组织的通畅亦有效。
|
用途 |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噻氯匹定是噻吩并匹啶(thienopyridine)类衍生物,是血小板膜纤维蛋白原受体阻滞剂,能抑制血小板膜上糖蛋白(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也可抑制血小板膜与纤维蛋白原间钙桥的形成,故在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道上粘抗多种促凝剂的作用。噻氯匹定的主要药理作用是抑制腺苷二磷酸(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药物需在体内转化成活性代谢产物而起效。因此,噻氯匹定的血药峰值浓度与其最大效应间有24-48小时的延迟。噻氯匹定的药效需随着血小板的新生才能消除。与阿司匹林相比,本品的抗栓作用有以下特点:
1.噻氯匹定阻断纤维蛋白原与其血小板膜受体的结合,并能阻断ADP与血小板膜受体聚集素(aggregin)的结合(后者具有类似GPⅢa的结构),因此不仅抗血小板聚集范围广,而且在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方面也较其它拮抗剂更有效。噻氯匹定对ADP诱发的Ⅰ期、Ⅱ期聚集均有抑制作用,而阿司匹林仅对Ⅱ期聚集有抑制,因此,抗血小板活化(即抑制GPⅡb/Ⅲa的暴露)及抗栓作用较阿司匹林为强。本品对胶原、凝血酶、花生四烯酸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强弱不一。
2.噻氯匹定不抑制血小板环氧酶,故对内皮细胞生成的前列环素(PGI2)无抑制作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则明显抑制PGI2,生成而不利于抗栓治疗。
3.由于噻氯匹定抑制血小板聚集,因而可致出血时间延长,但出血并发症并不多见。
4.本品经肝脏代谢并抑制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故服药后血液粘滞度降低。但是其降低纤维蛋白原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
5.噻氯匹定具有与剂量相关的抑制白细胞活化的功能,并能抑制活化的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粘附,从而减少血液透析及体外循环患者的白细胞丢失,减少纤维蛋白沉着而提高透析效果。本品由于抑制细胞间相互反应,已被广泛应用于周围动脉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在缓解局部症状同时可减少血管事件发生率。本品还可用于移植物再通畅的维持。
|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良好,1-3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单剂量口服250mg后体内药物的平均峰浓度为0.3μg/ml,4小时的浓度平均为0.087μg/ml,12小时的浓度为0.022μg/ml。噻氯匹定的生物t1/2为12-22小时。在体内大部分被代谢,其2-酮代谢产物的抗血小板作用比母体强5-10倍。近年来国内临床应用噻氯匹定的资料显示,中国人的有效剂量较西方人群为低,250mg,2次/日,口服后24小时显效,1周后药物生物效应最大并达稳定。250mg,3次/日,服药,生物效应3天达稳态,250mg,1次/日,服药2周后,抑制ADP聚集反应的作用可达稳态。停药后4-8天药物作用才消失。
|
剂型 |
片剂,胶囊
|
规格 |
片剂及胶囊:250mg。
|
用法用量 |
本品250mg,2次/日,服用3天,之后1次/日维持。一般3天内即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达正常值的50%以下。250mg,1次/日,服用3周后,血小板ADP聚集率抑制<50%。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不明显者,宜根据血小板(ADP)聚集抑制率调整剂量。
|
不良反应 |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痛、腹泻及皮疹,停药可恢复。偶有白细胞减少,皮肤瘀点或瘀斑,停药1-2周可恢复。本品为酶诱导剂,少数后者服药后ALT和胆固醇轻度升高,停药可恢复。
|
注意事项 |
服药患者需急诊手术时应检查出血时间及血小板功能,必要时替代性输注血小板。择期手术应在停药7-10天后进行。
|
贮藏 |
室温避光贮存。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