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抗感染药物\抗微生物药\磺胺类
|
英文名 |
Sulfadiazine Zinc*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遇光或遇热易变质。在水、乙醇、氯仿或乙醚中不溶,在稀盐酸中溶解,在稀硫酸中微溶。
|
功效 |
|
主治 |
本品局部用于预防及治疗Ⅱ、Ⅲ度烧伤继发创面感染,包括枸橼酸杆菌、阴沟杆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假单胞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所致感染。
|
用途 |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本品为磺胺类抗菌药,抗菌谱较广,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多数革兰阴性菌敏感,对酵母菌和其他真菌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且不为对氨基苯甲酸所拮抗。在革兰阳性菌中,本品对链球菌、肺炎球菌高度敏感,对葡萄球菌中度敏感,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及部分李斯特菌对本品较敏感。在革兰阴性菌中,本品对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杆菌、鼠疫杆菌高度敏感,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布鲁杆菌、霍乱弧菌、奇异变形杆菌等中度敏感。磺胺嘧啶的作用机制为其在结构上类似于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与PABA竞争性地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抑制了以PABA为原料合成四氢叶酸,进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到抗菌的作用。本品所含锌盐具收敛作用,使创面干燥、结痂和早期愈合,因此本品具有磺胺嘧啶和锌盐双重作用。本品可产生耐药。
|
体内过程 |
本品为外用制剂,部分药物可从局部吸收入血,一般吸收量低于给药量的1/10,血中磺胺嘧啶的浓度约为10-20μg/ml,当创面广泛,用药量大时,吸收量增加,血药浓度可更高。当本品与创面渗出液接触时缓慢代谢。本品对坏死组织的穿透性较差。
|
剂型 |
散剂,软膏剂
|
规格 |
散剂:20g。软膏剂:5%。
|
用法用量 |
直接涂布于创面,或制成油纱布敷用。1-2天换药1次。
|
不良反应 |
本品局部应用有轻微刺激性,偶可发生短暂性疼痛。本品自局部吸收后可发生如下不良反应:
1.肾损害 磺胺嘧啶和其乙酰化物的溶解度小,故在尿液偏酸时更易析出结晶,损伤肾小管及尿路上皮细胞而引起结晶尿、血尿、腰痛,严重时可引起少尿、尿痛甚至尿毒症。
2.变态反应 较为常见,可表现为皮疹、皮炎、药物热、肌肉疼痛、血清样变等。
3.血液系统反应 可发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肝损害 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等。
5.胃肠反应 较轻微,可见恶心、呕吐、腹泻等。
|
注意事项 |
由于本品可从局部部分吸收,其注意事项同磺胺嘧啶全身应用。
|
贮藏 |
避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
备注 |
*号为英文名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简称INN)或无国际专利药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