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西药
|
作用分类 |
抗变态反应药物\抗组胺药
|
英文名 |
Decloxizine
|
汉语拼音 |
|
别名 |
克敏嗪,Dechlorohydroxizine
|
药物组成 |
|
性状 |
本品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无臭,味苦,具有引湿性。本品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中易溶,在氯仿中略溶,在丙酮中极微溶解,在乙醚中不溶。熔点:201-207℃,同时分解。
|
功效 |
|
主治 |
本药可广泛用于急性及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光敏性皮炎、冷性荨麻疹、皮肤划纹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季节性花粉症、胃肠道变态反应、过敏性喉水肿等。本药亦可用作支气管哮喘的辅助药物,有一定的支气管平滑肌解痉作用。
|
用途 |
|
方解 |
|
药理作用 |
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羟嗪的衍生药物。有较强的H1受体选择性阻断作用。而且作用时间较长,属于中长效的抗组胺药物,每日用药2-3次即可。此药除有拮抗H1受体作用外,对于白细胞三烯等过敏活性介质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亦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及抗胆碱作用。
|
体内过程 |
去氯羟嗪经口服后由胃肠道粘膜吸收、进入血流,约30分钟至1小时起效,2小时后达到血浆最高浓度,可维持药效6-12小时,药物经肝脏首过代谢降解,由尿、大便及汗液排出,用药时乳液及唾液中亦含有此药,故授乳妇在用药期间宜暂停授乳。
|
剂型 |
片剂
|
规格 |
片剂:25mg,50mg。
|
用法用量 |
目前国内本药仅有片剂,故主要用于口服。成人:每次25-50mg,每日用药不超过3次。儿童:每日每kg体重用药不超过2mg。对于3岁以下婴儿,最好用氯苯那敏替代去氯羟嗪。
对于呕吐恶心严重不能经口服药的病人,可将本药一个单位剂量,研细溶于50-100ml温开水中,经直肠保留灌注。
|
不良反应 |
本药的不良反应与其他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相似,主要表现在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服药后的困倦感较明显,并出现一定的抗胆碱作用,用药后有口干,痰液变稠,大便秘结等反应。亦有少数病人于用药期间可出现兴奋、易激动、失眠等反常现象。
|
注意事项 |
1.长期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应适当更换品种,因长期持续用药常可产生耐药性使药效下降。
2.在更换抗组胺药品种时,不宜选择与去氯羟嗪同类的药物,如羟嗪(安他乐),应选用与本药在化学结构上不同的药类。
3.本药在治疗皮肤及呼吸道变态反应时,宜在症状出现之早期即开始用药,不宜在发作后期用药。因本药为组胺H1受体竞争剂,一旦组胺已经释放,则本药并无直接拮抗组胺的作用。
4.为防止过量用药及产生耐药性,本药亦可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以代替常规定时服药。一般变态反应的皮肤或呼吸道症状均在晚间发作较重,故可采用临睡前服药一次的方法,既可有效控制症状,还可加强病人安眠作用,并可防止白天用药后的困倦感。
5.曾有报告孕妇于妊娠早期服用本药后出现胎儿畸形者,故妊娠妇女一般在怀孕期最好停用本药,对于早期妊娠妇女尤应注意。
6.对于长期服用本药的病人,一旦停药,少数病人可出现撤药症候群,如烦躁,失眠,出汗,心悸等,应向病人作解释,必要时可给予安慰剂。
|
贮藏 |
片剂应干燥,避光,避热,密闭保存,放置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灌肠用药液,应随用随配,药液配好后不宜久置。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