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分类 |
中药
|
作用分类 |
补益剂\补气
|
英文名 |
|
汉语拼音 |
Bupi Yichang Wan
|
别名 |
|
药物组成 |
黄芪、党参(米炒)、砂仁、白芍、当归(土炒)、白术(土炒)、肉桂、延胡索(制)、荔枝核、干姜(炮)、甘草(炙)、防风、木香、补骨脂(盐制)、赤石脂(煅)。
|
性状 |
|
功效 |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
|
主治 |
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粘液血便或阳虚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见有上述证候者。
|
用途 |
|
方解 |
本丸由15味药组成。用于脾胃气虚,清阳不升,中气虚陷之腹泻腹痛、腹胀、肠鸣;气血不和之粘液血便;或脾阳不足,冷积便秘等。主证为脾胃气虚;兼证为脾阳不足;次要症为气血不和。故本方以黄芪、党参健脾胃为君药;白术、砂仁化湿和胃为臣药;肉桂、干姜、补骨脂温补脾肾;白芍、当归、延胡索调和气血;其中党参、当归、白术米炒、土炒旨在入脾胃经;荔枝核、木香行气散结,散寒止痛;赤石脂固涩下焦,煅用更增其止泻、止血之功;防风辛能治风,为“风中润剂”,善治肠风下血、肝强脾弱之腹痛腹泻;以上均为佐药。甘草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成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止痛止血,生肌消肿之功。
|
药理作用 |
|
体内过程 |
|
剂型 |
丸剂
|
规格 |
72g/瓶;90g/瓶;130g/瓶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6g,日3次;儿童酌减;重症加量或遵医嘱。30天为1疗程,一般连服2-3个疗程。
|
不良反应 |
|
注意事项 |
胃肠实热、感冒发热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
|
贮藏 |
密闭,防潮。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