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桑(《唐本》)、桑蛾(《宋本》)、桑鸡(《纲目》)、桑黄(《药性》)、桑臣(《药性》)、桑上寄生。 |
释名 | 弘景曰:断谷方:桑又呼为桑上寄生。名同物异也。 时珍曰:桑以下皆软耳之名,桑黄以下皆硬菰之名,其功性则一也。 |
产地 | |
生境 | |
性味 | 甘,平,有毒。 诜曰:寒,无毒。 大明曰:温,微毒。 权曰:桑、槐耳:甘、辛,平,无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黑者,主女人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本经》)。 疗月水不调。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治癖饮积聚,腹痛金疮(《别录》)。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甄权)。止血衄,肠风泻血,妇人心腹痛(大明)。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压丹石人发热,和葱、豉作羹食(孟诜)。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桑耳 【释名】桑(《唐本》)、桑蛾(《宋本》)、桑鸡(《纲目》)、桑黄(《药性》)、桑臣(《药性》)、桑上寄生。 弘景曰:断谷方:桑又呼为桑上寄生。名同物异也。 时珍曰:桑以下皆软耳之名,桑黄以下皆硬菰之名,其功性则一也。 【气味】甘,平,有毒。 诜曰:寒,无毒。 大明曰:温,微毒。 权曰:桑、槐耳:甘、辛,平,无毒。 【主治】黑者,主女人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本经》)。 疗月水不调。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治癖饮积聚,腹痛金疮(《别录》)。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甄权)。止血衄,肠风泻血,妇人心腹痛(大明)。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压丹石人发热,和葱、豉作羹食(孟诜)。 【附方】旧三,新十一。 少小鼻衄,小劳辄出:桑耳熬焦捣末,每发时,以杏仁大塞鼻中,数度即可断。(《肘后方》)。 五痔下血:桑耳作羹,空心饱食,三日一作。待孔卒痛如鸟啄状,取大、小豆各一升合捣,作两囊蒸之,及热,更互坐之,即瘥。(《外台》)。 脱肛泻血不止:用桑黄一两,熟附子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圣惠》)。 血淋疼痛:桑黄、槲白皮各二钱,水煎服,日一次。(《圣惠方》)。 月水不断,肉色黄瘦,血竭暂止,数日复发,小劳辄剧,久疾失治者,皆可服之:桑黄焙研,每服二钱,食前热酒下,日二服。(《普济方》)。 崩中漏下:桑耳炒黑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取效。(《千金方》)。 赤白带下:桑耳切碎,酒煎服。(苏颂《图经》)。 遗尿且涩:桑耳为末,每酒下方寸匕,日三服。(《圣济总录》)。 留饮宿食:桑耳二两,巴豆一两(去皮),五升米下蒸过,和枣膏捣丸麻子大。每服一、二丸,取利止。(《范汪方》)。 心下急痛:桑耳烧存性,热酒服二钱。(《集简方》)。 瘰疬溃烂:桑黄菰五钱,水红豆一两,百草霜三钱,青苔二钱,片脑一分,为末,鸡子白调敷,以车前、艾叶、桑皮煎汤洗之。(《纂要奇方》)。 咽喉痹痛:五月五日,收桑上木耳,白如鱼鳞者,临时捣碎,绵包弹子大,蜜汤浸,含之立效。(《便民方》)。 面上黑斑:桑耳焙研,每食后热汤服一钱,一月愈。(《摘玄方》)。 足趾肉刺:先以汤浸,刮去一层,用黑木耳贴之,自消烂不痛。(《近效方》)。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