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观音莲(《纲目》)、羞天草(《玉册》)、天荷(《纲目》)、隔河仙(见下)。 |
释名 | |
产地 | 时珍曰:海芋生蜀中,今亦处处有之。生江广深谷涧边。 |
生境 | |
性味 | 辛,有大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春生苗,高四、五尺。大叶如芋叶而有干。夏秋间,抽茎开花,如一瓣莲花,碧色。花中有蕊,长作穗,如观音像在圆光之状,故俗呼为观音莲。方士号为隔河仙,云可变金。其根似芋魁,大者如升碗,长六、七寸,盖野芋之类也。其叶极大,可以御雨,叶背紫色。花如莲花。 |
品种考证 |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
加工 |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疟瘴毒肿风癞。 |
功用 |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根叶皆有大毒,可煅粉霜、朱砂。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海芋 (《纲目》) 【释名】观音莲(《纲目》)、羞天草(《玉册》)、天荷(《纲目》)、隔河仙(见下)。 【集解】时珍曰:海芋生蜀中,今亦处处有之。春生苗,高四、五尺。 大叶如芋叶而有干。夏秋间,抽茎开花,如一瓣莲花,碧色。花中有蕊,长作穗,如观音像在圆光之状,故俗呼为观音莲。方士号为隔河仙,云可变金。其根似芋魁,大者如升碗,长六、七寸,盖野芋之类也。《庚辛玉册》云:羞天草,阴草也。生江广深谷涧边。其叶极大,可以御雨,叶背紫色。花如莲花。根叶皆有大毒,可煅粉霜、朱砂。小者名野芋。宋祁《海芋赞》云:木干芋叶,拥肿盘戾。《农经》弗载,可以治疠。 【气味】辛,有大毒。 【主治】疟瘴毒肿风癞。伏硇砂(时珍)。 【附录】透山根 时珍曰:按《嵝神书》云:透山根,生蜀中山谷。草类蘼芜,可以点铁成金。昔有人采药,误斫此草,刀忽黄软成金也。又《庚辛玉册》云:透山根出武都。取汁点铁,立成黄金。有大毒,人误食之,化为紫水。又有金英草,亦生蜀中。状如马齿苋而色红,模铁成金。亦有大毒,入口杀人,须臾为紫水也。又何远《春渚纪闻》云:刘均父吏部罢官归成都。有水银一箧,过峡箧漏,急取渡旁丛草塞之,久而开视,尽成黄金矣。宋初有军士在泽州泽中割马草归,镰皆成金。以草燃釜,亦成黄金。又临安僧法坚言:有客过于潜山中,见一蛇腹胀,啮一草以腹磨之而消。念此草必能消胀,取置箧中。夜宿旅馆,闻邻房有人病腹胀呻吟,以釜煎药一杯与服。顷之不复闻声,念已安矣。至旦视之,其人血肉俱化为水,独骸骨在床尔。视其釜,则通体成金矣。观何氏所载,即是透山根及金英草之类。如此毒草,不可不知,故备载之耳。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