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名 | 蛇衔(《本经》)、威蛇(大明)、小龙牙(《纲目》)、紫背龙牙。 |
释名 | 时珍曰:按刘敬叔《异苑》云:有田父见一蛇被伤,一蛇衔一草着疮上,经日伤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蛇疮皆验,遂名曰蛇衔草也。其叶似龙牙而小,背紫色,故俗名小龙牙,又名紫背龙牙。 |
产地 | 《别录》曰:蛇含出益州山谷,弘景曰:蛇衔处处有之。颂曰:出益州,今近处亦有。 |
生境 | 生土石上,或下湿地。蜀中人家亦种之, |
性味 | 苦,微寒,无毒。权曰:有毒。颂曰:紫背龙牙:辛,寒,无毒。 |
归经 | |
药物形态 | 一茎五叶或七叶。 |
品种考证 | 有两种,并生石上,亦生黄土地。当用细叶有黄花者。时珍曰:此二种:细叶者名蛇衔;大叶者名龙衔。龙衔亦入疮膏用。 |
养殖栽培 | |
采收 | 八月采,阴干。 八月采根阴干。《日华子》云:茎叶俱用。五月采之。又曰:紫背龙牙,采无时。 |
加工 | 斅曰:蛇衔只用叶晒干,勿犯火。根茎不用。 |
鉴别 | |
贮藏 | |
炮制 | |
质量鉴定 | |
主治 | 惊痫。寒热邪气,除热,金疮疽痔,鼠瘘恶疮头疡(《本经》)。疗心腹邪气,腹痛湿痹,养胎,利小儿(《别录》)。治小儿寒热丹疹(甄权)。止血协风毒,痈肿赤眼。汁敷蛇虺蜂毒(大明)。 紫背龙牙:解一切蛇毒。治咽喉中痛,含咽之便效(苏颂)。 |
功用 | 辟蛇。藏器曰:蛇含治蛇咬。 |
用法 |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临证应用 | 今以草纳蛇口中,纵伤人亦不能有毒也。种之,亦令无蛇。颂曰:古今治丹毒疮肿方通用之。《古今录验》治赤疹,用蛇衔草,捣极烂敷之即瘥。产后泻痢:小龙牙根一握,浓煎服之甚效,即蛇含是也。(《斗门方》)金疮出血:蛇含草捣敷之。(《肘后方》)身面恶癣:紫背草,入生矾研。敷二、三次断根。(《直指方》)蜈蚣蝎伤:蛇衔,挼敷之。(《古今录验》) |
配伍应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勿误用有蘖尖叶者,号竟命草,其味酸涩。误服令人吐血不止,速服知时子解。 |
附方 | |
医案 | |
药用机理 | |
全文 | 蛇含 (《本经》下品) 【校正】并入《图经》紫背龙牙。 【释名】蛇衔(《本经》)、威蛇(大明)、小龙牙(《纲目》)、紫背龙牙。 恭曰:陶氏本草作蛇合,合乃含字之误也。含衔义同。见古本草。 时珍曰:按刘敬叔《异苑》云:有田父见一蛇被伤,一蛇衔一草着疮上,经日伤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蛇疮皆验,遂名曰蛇衔草也。其叶似龙牙而小,背紫色,故俗名小龙牙,又名紫背龙牙。苏颂《图经》重出紫背龙牙,今并为一。 【集解】《别录》曰:蛇含出益州山谷,八月采,阴干。 弘景曰:蛇衔处处有之。有两种,并生石上,亦生黄土地。当用细叶有黄花者。 颂曰:出益州,今近处亦有。生土石上,或下湿地。蜀中人家亦种之,辟蛇。一茎五叶或七叶。有两种。八月采根阴干。 《日华子》云:茎叶俱用。五月采之。又曰:紫背龙牙,生蜀中,春夏生叶,采无时。 时珍曰:此二种:细叶者名蛇衔;大叶者名龙衔。龙衔亦入疮膏用。 斅曰:蛇衔只用叶晒干,勿犯火。根茎不用。勿误用有蘖尖叶者,号竟命草,其味酸涩。误服令人吐血不止,速服知时子解。 【气味】苦,微寒,无毒。权曰:有毒。颂曰:紫背龙牙:辛,寒,无毒。 【主治】惊痫。寒热邪气,除热,金疮疽痔,鼠瘘恶疮头疡(《本经》)。疗心腹邪气,腹痛湿痹,养胎,利小儿(《别录》)。治小儿寒热丹疹(甄权)。止血协风毒,痈肿赤眼。汁敷蛇虺蜂毒(大明)。 紫背龙牙:解一切蛇毒。治咽喉中痛,含咽之便效(苏颂)。 【发明】藏器曰:蛇含治蛇咬。今以草纳蛇口中,纵伤人亦不能有毒也。种之,亦令无蛇。颂曰:古今治丹毒疮肿方通用之。《古今录验》治赤疹,用蛇衔草,捣极烂敷之即瘥。赤疹由冷湿搏于肌中,甚即为热,乃成赤疹。天热则剧,冷则减是也。 时珍曰:按:葛洪《抱朴子》云:蛇衔膏连已断之指。今考葛洪《肘后方》载蛇衔膏云:治痈肿瘀血,产后积血,耳目诸病,牛领马鞍疮。用蛇衔、大黄、附子、芍药、大戟、细辛、独活、黄芩、当归、莽草、蜀椒各一两,薤白十四枚。上为末,以苦酒淹一宿,以猪膏二斤,七星火上煎沸,成膏收之。每温酒服一弹丸,日再服。病在外,摩之敷之;在耳,绵裹塞之;在目,点之。若入龙衔藤一两,则名龙衔膏也。所谓连断指者,不知即此膏否? 【附方】旧三,新一。 产后泻痢:小龙牙根一握,浓煎服之甚效,即蛇含是也。(《斗门方》) 金疮出血:蛇含草捣敷之。(《肘后方》) 身面恶癣:紫背草,入生矾研。敷二、三次断根。(《直指方》) 蜈蚣蝎伤:蛇衔,挼敷之。(《古今录验》) |
语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