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 | |
药物名称 | |
异名(中) | |
异名(英) | |
分子量 | |
理化性质 | |
构效关系 | |
药化作用 | 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对行为的影响 人肌注或静滴洋金花总碱后,感头昏、眼皮重,不想说话,肢体无力,站立不稳、嗜睡,然后出现一系列的兴奋现象,如睁眼、抬头、谵语等,然后进入麻醉状态。 (2)对脑电的影响 洋金花总碱合并肌松剂氨甲酰胆碱的静脉麻醉下,发现人的脑电图在给药后α节律即刻抑制,出现低幅β波,1~2min后可见θ波, 15min左右可逐步形成以慢波为主的复合图形,其中θ波占优势。这种不规则的由低幅至中幅的θ波,成为复合图形的主体贯穿于麻醉全过程。这种中麻脑电的特点是受手术操作刺激的影响,是特异性的。 (3)对痛觉的影响 小鼠腹腔注射洋金花总碱每只0.2mg,15min后,对辐射热的痛阈可提高54.7%。 2.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1)对心脏的影响 静注洋金花总碱后,临床患者心电图上除窦性心动过速外,部分病例可见β-T段压低,T波平坦,个别可见T波倒置,这可能与较长时间的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大有关,但均能先后恢复正常。 (2)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出血性休克犬静注洋金花总碱,心排血量未见增加,但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后,洋金花总碱能使心排血量增加。 (3)对体温的影响 洋金花总碱在中麻时,病人周围血管扩张,体表温度比麻醉前提高,而体温绝大多数下降1~3℃,少数甚至可降4~5℃,无1例升高,这是由于周围血管扩散热量增加所致。但是在术后2~6h,体温出现回升,回升体温大都在37.8℃~38.5℃之间,甚至个别高达39℃和39.1℃,因此在中麻后要警惕高热的发生;但亦有报道认为中麻对体温影响不大,即使在海南岛盛夏高温季节,甚至在原有发热病人也可顺利开展中麻。 5.对胆碱醋酶活力的影响 精神病患者肌注洋金花总碱10mg麻醉后3h,发现毒扁豆碱3mg或4mg的催醒效果最佳,这时血胆碱酯酶活力下降也最明显,但是麻醉过程中,患者的血电介质(Na、k;Cl、Ca)均无明显变化。 6.体内过程 洋金花总碱口服,较易吸收,分布于全身,可通过胎盘至胎儿循环。 |
毒性 | |
临床 | 用于麻醉;用于精神病;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用于银屑病。
|
不良反应 | |
成分分类 | |
用途分类 | |
来源 | |
化学号 | |
参考文献 | 1.《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
|
分子式 | |
熔点 | |
旋光度 | |
沸点 | |
来源拉丁学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