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胆道镜窥视 将装置好的纤维胆道镜,自胆总管切口插入,先导向左、右肝管窥视,观察肝管壁粘膜有无充血、肿胀、狭窄或脓栓附着,管腔内有无结石、脓絮;尽量将其夹出。如失败,也可经胆道镜将结石用套石篮套出。然后将窥镜转向胆总管下段,窥视至壶腹部,观察括约肌开合情况及开口大小,有无狭窄及结石存留,并作相应处理。
⑾缝合胆总管切口 | ⑿缝合肝十二指肠韧带 |
图1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
9.引流胆总管 胆总管切开探查后,应自剖口置入引流管,不然,极易发生胆漏等并发症。用质软、弹性强、粗细适宜的T形胶管引流。T形管短臂向肝门段不宜超过1cm,向下不宜超过3cm,以免管端顶在左、右肝管分叉处及下段胆总管壁,引起疼痛、压迫性溃疡、出血或引流不畅等。将短臂两端修剪成斜面,在与长臂相对的短臂管臂上剪一小孔,或将管壁剪除一条,形成沟形,以便日后拔出。有时,可将其底部侧壁剪除一半,开放管腔。修剪妥善的T形管,将短臂折迭,用一长弯止血钳或大摄子夹住,送入胆总管切口内[图1 ⑽]。再向上下稍加松动,证实T形管短臂在胆总管内确已舒展开来,没有折迭或扭曲后,用细丝线全层间断缝合胆总管切口,在距切口边缘1mm进针,每针间距2~3mm[图1 ⑾]。然后,用生理盐水自T形管稍稍加压灌注胆总管,检查缝合口有无渗漏。渗漏处应补针,直至不漏为止。用细丝线间断缝合肝十二指肠韧带切口[图1 ⑿]。
10.引流腹腔、缝合腹壁 把香烟引流置于网膜孔,沿肝下与T形管一同自右侧腹壁另作小切口引出,切口不宜太小,以免在拔香烟引流时把T形管带出。将T形管固定缝合于皮肤,香烟引流用安全针固定。将大网膜包绕于肝下、胆囊、胆总管和T形引流管周围,以免T形管压迫十二指肠,形成十二指肠瘘;避免十二指肠与肝、胆囊粘连,将来可能再手术时,易致分破肝脏或十二指肠,造成困难。
最后,逐层缝合腹壁各层。
[术中注意事项]
1.二次手术,显露胆总管区可能遇到右上腹广泛粘连,如粘连不易分离时,手术最好避开原切口,先进入没有粘连的腹腔部分,然后严格沿着肝下缘脏面进行分离,将粘连团分向下方,分出网膜孔;再在网膜孔前方,十二指肠上缘处,用细穿刺针试验穿刺,如未抽得胆汁,决不要轻易切开。任何操作都必须在直视下进行,以免损伤其他脏器。
寻找胆总管困难常见的原因有:①胆道再次手术,粘连重,解剖标志不清;②肝十二指肠韧带炎性增生;③解剖变异;④硬化性胆管炎。
寻找胆总管的方法:①首先采用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寻找法,如胆囊未切除,可沿胆囊管或经胆囊管放入探子到胆总管,借以扪及胆总管。对胆囊已经切除,无法找到胆总管时,可作横行分离和深部穿刺寻找法。②肝门处肝管寻找法,十二指肠上段寻找失败后,可在肝门处剖露(或穿刺)胆总管或左、右肝管。如解剖过程中流出胆汁,可从损伤处探入,找到肝、胆总管。③不得已时,也可采用十二指肠后段寻找法;若胰后段寻找法;或经十二指肠切开寻找肠壁段法;或肝内肝管插管寻找法。
2.胆总管内已有引流管存在,二次手术时,进入腹腔后可循引流管找到胆总管。在未找到胆总管前,不可轻易拔掉引流管。
3.胆总管切开引流同时需要切除胆囊者,应先做胆总管切开引流,然后切除胆囊,这是因为:有时术中病情急转直下,做完胆总管切开引流后,胆道已通畅,胆囊可暂不切除,待病情好转再做胆囊切除,也可得到满意效果,有时术中发现胆总管解剖变异或其他病理改变,不能引流,需要做胆囊和肠道的结合。
4.胆总管切开探查的切口,取靠近十二指肠上缘1cm处,因此处解剖变异较少。
5.因血管变异,或局部炎症粘连严重,显露胆总管时,可引起大出血或渗出不止。
胆总管表面炎性浸润,偶有曲张静脉,甚至呈静脉瘤状,应紧靠胆总管表面,将其缝扎或分离后结扎、切断,以免显露胆总管时损伤出血。
少数病人的门静脉在胆总管前方走行,故切开胆总管前,必须先做穿刺,以免误将门静脉切开,引起大出血。
由胆管狭窄或肝内结石引起的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常已行多次手术,以至局部粘连致密,侧支循环丰富,肝门部的曲张静脉和脂肪沉着也多,手术极易引起广泛渗血。对这类病人一般应分期手术,先行脾切除及分流术,以后再行胆管手术。如胆管梗阻、感染严重者,可先行胆管引流减压,待感染控制后行脾切除及分流术,以后再行胆管手术。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6.术中用胆石钳或匙取出结石后,应用手指探查或胆道镜检查,以免结石遗留或狭窄。
7.用胆道扩张器时,动作必须轻柔,以免损伤括约肌,引起出血,日后形成瘢痕狭窄,甚至穿破胆总管,形成假道。
8.肝内胆管有蛔虫时,特别是多条蛔虫时,可用手轻柔按摩肿大的肝膈面,驱使蛔虫下行,以便取出。
9.有多发性肝内结石者,应仔细探查肝表面;如有局限结节、硬变萎缩、脓肿等应作进一步处理。
10.必须在直视下向外引出T形管,避免扭曲、成角,也不可牵拉太紧,将胆总管牵拉成角,影响胆汁引流。
[术后处理]
1.同胆囊切除术。
2.香烟引流一般于术后2~3日拔除;如引流物多,可适当延缓。拔除时,应轻柔旋转,逐渐外拔,以免不慎连同造瘘等一起拔脱,造成胆漏和胆汁性腹膜炎。
3.将T形管连接于消毒引流瓶或引流袋。术后每日观察引流胆汁的颜色、容量、臭味、脓絮等,必要时可作胆汁镜检和培养。术后5日起,可用生理盐水灌洗引流管。术后10日,可经T形管作胆道逆行造影检查。如无特殊,夹管1~2日,无特殊反应时即可拔管。
拔T形管的指征是:①无腹痛发作,体温、脉搏、白细胞均正常;②黄疸消退;③大便颜色正常;④引流量逐渐减少,胆汁澄清、无脓球、虫卵等;⑤试夹T形管1~2日,无腹痛、腹胀,或发热等反应;⑥胆道造影正常,胆道下端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