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扩大髓腔时应将股骨上端充分显露,仔细观察与测量所选用人工股骨头的颈柄角及弯度、长度。并与X线片对照剪影研究髓腔扩大要求。首先扩大入口,外侧须靠近大转子[图4]。入口尚需足够容纳假体柄,过少易发生股骨上端披裂。用与假体柄形态一致的髓腔锉逐渐扩大,锉的尖端指向股骨内髁,以保证外翻位和15°左右的前倾角;扩大时避免皮质穿孔,尤其对二次手术或骨质疏松的病人更需注意。同时应将髓腔内侧的松质骨全部刮除,使假体或骨水泥直接与皮质骨接触,可以增加牢固性。
图4 靠近大转子扩大入口,使人工股骨头处于轻度外翻位,并可避免大转子骨折 |
5.正确应用骨水泥对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骨水泥(骨粘固剂)由单体和聚合体合成。单体主要成份是甲基丙稀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简称MMA),为无色液体。聚合体成份主要为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是粉末状。两者分别包装,应用时将两者混合搅拌而成。骨水泥聚合过程要经过半流期、粘糊期、面团期、固化期。固化期骨水泥已硬固,无法充填。应掌握在面团期(即分开面团,可拔出许多丝)时,迅速充填使用。故在制备骨水泥前应将术野一切准备妥当,包括止血,以免骨水泥聚合超越面团期而失效。室温高时各期历时短,更需妥当配合。再者,骨水泥的单体有一定的毒性,如大量迅速进入血循环可致血压下降,严重者会导致休克、呼吸抑制、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使用骨水泥前必须做好抗休克的急救准备;术中要保持足够的血容量;应用前也可静脉输入也塞米松10~20mg以减少反应;对有心脏病或老年病人应用时更应慎重。在植入骨水泥前于假体柄端处的股骨干上应钻一小孔,经孔置入一根细塑胶管,这样可使髓腔内的液体和气体随时排出,以减少毒性反应。单体和聚合体混合后可产生高温,可烧伤骨与邻近组织,甚至在术后导致假体周边骨质坏死、大块溶骨而导致骨折。故应用时应予预防,局部可用冰水降温。为了使骨髓腔内全部充填。最好先在柄的远端髓腔内填入一小团骨水泥栓,然后清除骨屑与止血,再用骨水泥枪自基底部一面注入一面拔出,务必整块均匀充填。若在股骨距处或假体柄远端充填不够或有缺损,术后假体更易发生松动及柄的折断[图5 ⑴ ⑵]。还应注意使髓腔内保持干燥,切忌与血块混合,会降低骨水泥的强度。为了预防感染可在骨水泥内混合抗生素将有一定作用。为在术后能观察骨水泥的充填情况,可用混合钡剂的骨水泥。
⑴骨水泥充填不足,可致假体折断 | ⑵髓腔内上方松质骨需刮除,否则骨水泥易发生断裂,假体易松动 |
图5 骨水泥充填不当,容易发生并发症 |
6.用生物学固定时的注意事项 由于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差、放热、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可有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后期的假体松动,影响疗效,近年来研究不用骨水泥固定人工假体的生物学固定方法较为理想,具有良好前途。不用骨水泥与用骨水泥的假体区别在于假体柄的表面设计和材料上的不同。目前在表面设计上有巨孔型和微孔型两种,欧洲多用巨孔型;国内多用的是微孔型,其孔隙的直径在40~400μm之间,骨组织可以长入微孔内起牢固的固定作用。有时可在髓腔内,假体远端嵌入一块骨栓,愈合后可防假体下沉。生物学固定的假体在设计上应尽量减少非生理性应力,手术时假体的多孔表面必须与骨组织紧密接合,应避免二者之间的微细活动,故术后6周内不能负重。要使假体与骨间密切相接,就要求有合格的假体、器械和严格的技术操作。目前在尚未达到要求时,如能正确使用骨水泥,仍不失是一种好的办法。近有设计采用有机骨粒骨水泥,可兼有骨水泥固定和生物学固定二者的优点。
图6 术后周围软组织张力与关节稳定的关系 |
7.安放股骨头应注意 必须保持人工股骨头于130°~140°的轻度外翻和前倾15°位,假体颈基座要与股骨颈切面平行而紧贴;击进股骨头时不可用力过猛。如遇有阻力应注意检查方向是否有误,以免穿出皮质骨。有一点必须指出,人工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要松紧适宜(具正常张力),过紧易磨损髋臼,过松则不稳,也易损毁髋臼[图6 ⑴ ⑵]。这也与假体颈长度的选择、安放的位置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