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断肌甲、毛巾蛇、百节蛇、寸白蛇。
来源 为
眼镜蛇科动物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1yth的干燥体。
动物形态 见“性状”项。栖于平原、山地、水边等草丛中,多夜间活动,以鱼、
蛙、蛇、鼠等动物为食。唾液具强烈的神经毒性。
采制 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
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盘状,用竹签固定,干燥。
产地 药材产于安徽、广东、海南、广西、江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状 药材呈圆盘状,盘径3~15cm,蛇体直径0.3~2cm。头盘在中间,尾细,常纳口内。背部黑色或灰黑色,有多数白色环纹,并有1条显著突起的脊棱,鳞片细密,有光泽。腹部黄白色,鳞片稍大。气微腥,味微咸。
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鸟嘌呤核苷(guanoside)等。
药理 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炎症及大小鼠蛋清性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延长痛反应潜伏期,且不易产生耐受性和习惯性;蛇毒制剂具有抗血栓形成,降低纤维蛋白、血液黏度、血小板数量、黏附率和聚集的功能。
性味 性温,味甘、咸;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喁,半身不遂,
抽搐惊挛,
破伤风,
麻风疥癣,
瘰疬恶疮。用量3~4.5g。研粉吞服1~1.5g。
配伍应用 ②麻痹症恢复期:单味研末,黄酒送服。②风湿顽痹,麻木拘挛:配
天麻、
五加皮、
狗脊,酒浸服。
med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