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流淌的是时光,记载的是历史。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沿着时光流逝的方向追溯而上,我们尚能看到桐乡大地上血吸虫病、麻风病肆虐的情景,听到白衣战士肩背药箱奔走在田间地头匆匆的脚步声,回忆起那一间间简陋的诊室……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历史的对比,我们感受到了桐乡卫生事业的巨变与辉煌,感受到了一代代卫生工作者的艰辛与崇高。
三年,融进历史的长河,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在刚刚流逝的三年间,我市卫生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在前进中发展,卫生改革不断深化,公共卫生体系日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大力发展,医疗技术水平逐年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改善。
三年来,卫生强市建设、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霍乱防控战役、城乡合作医疗推进、农民健康工程……这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例,影响和推动了桐乡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影响和推动了桐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年来,两千多名卫生工作者把平凡的岗位作为创业的平台,在创造中展现人生的价值,在奋斗中成就事业的辉煌。他们,是他们用坚毅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探索、创业之路,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曲成功、缤纷乐章。
“影响桐乡卫生”十大事例、“感动桐乡卫生”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在一件件事例的对比、一个个人物的遴选中,确定十五件事例、十五个人物为“影响桐乡卫生”十大事例和“感动桐乡卫生”十大人物的候选事例(人物)。今天,我们将这些事迹材料编印成册,以此为缩影,记载三年来桐乡卫生事业的辉煌,唱响白衣战士崇高奉献之歌。
“感动桐乡卫生”十大人物(候选)
(以姓氏笔划为序)
1、马卫琴——用智慧点燃生命之光
2、石剑飞——化“腐烂”为神奇
3、刘德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人
4、朱晓宝——守护在生命摇篮旁的天使
5、朱新芬——农民的健康卫士
6、许金良——农民的“贴心医生”
7、吴崇学——敢与“死神”搏斗的人
8、沈利华——守护生命的哨兵
9、金铁臣——消化内镜的能手
10、姚惠亚——妙手仁心 仁心仁术
11、封剑楠——非法行医者的“克星”
12、胡建锦——挺立在疾控事业的浪尖风口上
13、唐建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人
14、唐袁虹——平凡,但不甘平庸
15、程良忠——医患真情 医者真魂
马卫琴——用智慧点燃生命之光
[基本情况]马卫琴,女,1965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主任中医师职称,九三学社会员,现任中医医院内二科主任,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脑病专科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医临床技术骨干,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评为嘉兴市第四批新世纪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及嘉兴市名中医。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桐乡市卫生系统第五、六批优秀专业人才、嘉兴卫生系统第三批后备学科带头人,桐乡市卫生系统第二批学科带头人。
[感动事迹]从古都西安来到桐乡这个江南小城,近10年的努力和拼搏,使她成为桐乡市范围有名的神经内科专家。她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勤奋务实,雷厉风行。在从医的二十多年间,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救治了无数中风病人,给予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事迹材料]
热爱本职工作 诠释医者仁术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富贵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明显。马卫琴凭着精湛过硬的技术吸引了大量的患者前来就诊。但马主任坚持每周出专家门诊,认真耐心地接诊每一位患者,有时候忙起来马主任都忘记了吃午饭。为了让更多的患者病有所医,早日康复,她只能再增加门诊时间满足患者的需求。有的患者甚至追到家里请马主任看病,马主任毫无怨言。
马主任认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工作态度,还应善于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方法应对,以取得病人的配合。神经科病人普遍存在着焦虑情绪,在诊病过程中,经常有病人问马主任:“你有没有看过我这样的病?”这话听起来很不舒服,好像病人不信任自己似的。但她总是笑着说:“看过,看过很多,不少人都治好了。”这无疑是给病人很好的安慰。有的病人生怕自己得的是“很难治的病”,是癌症,是脑瘤,马主任就通过仔细问诊、体格检查和各种仪器检查提供的数据来打消病人的疑虑。
马主任心系患者,平易近人,视病人如亲人,深受患者欢迎。她在诊治过程中经常与患者拉家常,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情绪心理、工作压力等等。脑血管病复发率高,而且血压、血黏度的变化随时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方便患者及时咨询就医,马主任总是把手机号码告知每一位患者,并且24小时开机,随时与患者保持联系,从此她的手机变成了“脑血管病热线”,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她都随叫随到,即使是出差在外,她也要通过电话帮助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指导用药,把病人的各项指标控制在理想范围才放心。每当病人转危为安、病情稳定之时,她那因过度劳累而略显疲惫的脸上总浮现出幸福的微笑。在她诊治过的病人的心目中,她对每一位患者都是那样和蔼可亲,她不仅具有令人信服的高超的医技,更有一颗让患者为之感动的爱心。马卫琴主任的医术和医德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一种境界。她淡泊名利,在金钱名利面前始终保持平常心,她无数次拒收红包、礼品,谢绝吃请,始终保持“白衣天使”纯洁形象。
刻苦钻研技术 勇攀医学高峰
医生是个神圣而又令世人仰慕的职业,然而,当一名合格的医生并非易事,能成为一位名医更是难上加难。她正是凭借勤奋刻苦与高超的医术,饮誉杏林。经过多年的努力,马主任的诊断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仅是桐乡市内的病人,就连外市的病人都想方设法来请她去会诊,有些病人甚至指名要她看过才能放心治疗。当有人问马主任诊断准确率为何会那么高,她总是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比别人认真罢了。”她说:“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厚的理论修养,是一名医生必备的素质。”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严谨的态度和勤奋的钻研成就了她神奇的医术。神经类疾病发病机理复杂,病情千变万化,且多疑难病症,有些病似是而非,很难诊断。若盲目投药,不但不能见效,还会贻误病情,痛失治疗良机,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万万马虎不得的。所以,她面对每位患者,都以极大的耐心,认真询问,细致检查,了解既往病史,家族遗传状况,从问诊检查中去发现患者的多种体征。
人勤春早,天道酬勤。十几年来,马主任辛勤的耕耘获得了丰硕的回报,无数垂危病人被她救治成功,一个个疑难杂症被她攻破。经她治愈的患者不计其数,她本人也获得了无数荣誉。2003年7月,她负责的中风专科被浙江省卫生厅列为浙江省中医重点专科,2004年列为嘉兴市第三批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在桐乡率先开展了中央神经监护技术,早期中风康复治疗技术。她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中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抗氧化酶关系讨论》一文获得浙江省中医药学会“青春宝杯”2000年中青年优秀论文大奖赛三等奖,第十一届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她还承担市科技局课题8项,嘉兴市科技局课题1项。她心系患者,获得了病人和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她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及康复事业,为广大脑血管病患者奉献自己的心血、汗水,谱写白衣天使新篇章!
石剑飞——化“腐烂”为神奇
[基本情况]石剑飞,男,1952年5月出生,1979年12月参加工作,中医主治医师职称,现任羔羊卫生院院长。多次评为优秀院长,2000年获得桐乡市卫生系统第四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7年获得桐乡市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并被评为第三批嘉兴市名中医。
[感动事迹]石剑飞出生于中医外科世家,他的曾祖父在100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研制出一中医外科秘方,传到他的手上已是第四代。利用这一祖传秘方炼制的“水底莲花升”和“无比散”具有拔毒生肌、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独特功效,具有药到病除的神奇效果。如果祖传秘方是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那么石剑飞就是将宝剑挥舞得出神入化的“侠客”。凭借高超的剑法,他为病人剔除的是腐烂的病肌,重生的是阳光灿烂的生活。他医德崇高、技术精良,二十多年来为数以万计的痈、肿、疮、疡病人解除了病痛,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
[事迹材料]
看到那些痈肿、疮疡病人痛楚的表情和求医心切的神态,石剑飞总能感受到一名医护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望着一个个病人经过自己的治疗,原本溃烂的伤口得以痊愈,这是石剑飞最开心的时候。
想到祖传的中医秘方能在自己的手里发扬光大,给更多的老百姓解除病痛,这让石剑飞感到无比的欣慰。
秘方•绝技
石剑飞出生于中医外科世家,他的曾祖父在100多年前的清道光年间研制出一中医外科秘方,传到他的手上已是第四代。利用这一祖传秘方炼制的“水底莲花升”和“无比散”具有拔毒生肌、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的独特功效,对于痈、肿、疮、疡、附骨疽炎,具有药到病除的神奇效果。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石剑飞对医生有着特殊的感情。16岁,他就跟着父亲开始学习中医。在外人看来,守着祖传的这一秘方,石剑飞不用多学什么就是一个医生。可是,在他从医的很久时间里,父亲根本没有对他提起祖传秘方,而是要他从中医最基本的“望、问、闻、切”和各种疾病的征状、机理、用药等最基础学起。
“再好的秘方也是死的,什么病症才能用秘方配制的药、什么时候用最合适、用法和用量如何掌握,这才是石家真正的‘秘方’。”石剑飞永远记得父亲留给自己的这番话。有了较为扎实的中医功底后,石剑飞开始接触并尝试诊疗各种痈、肿、疮、疡等病人,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痈、肿、疮、疡、附骨疽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成为中医外科治疗的一名行家里手。
芝村五丰村有一位小姑娘因超敏性血管炎引起血循环障碍,双脚溃烂。后引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杭州大医院抢救,命是保住了,但双脚趾溃烂只剩下骨头,医院认为必须进行截肢。失去双脚,对一个17岁的女孩将意味着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经过打听,女孩的家人最终决定将她送到羔羊卫生院,把希望寄托在石剑飞身上。经过石剑飞的精心治疗,女孩最终截去了脚趾,保住了双脚。看到女儿不但命保住了,还能独立行走,她的父母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一位4个月大的新生儿在打防疫针后伤口感染溃烂,医生要给婴儿施行全身麻醉以清除疮口溃烂,家人坚决不同意。不久,婴儿被送来了,石剑飞对症治疗,通过敷贴膏药一次性解决了伤口感染。一场随时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消融了。
从医20多年来,石剑飞自己也记不得究竟治愈了多少痈、肿、疮、疡、附骨疽炎病人。本市的石门、洲泉、崇福,甚至周边余杭、嘉兴等地许多病人,在其他医疗单位使用西医外科手段久治不愈或者只能截肢的,都慕名前来,通过石剑飞的精心治疗,最终得以痊愈。
病人•亲人
“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来对待,治疗效果啦、看病费用呀,他处处为病人的实际着想,甚至有些家属没有想到的他也替我们想到了。”这是原同福乡一位曾经接受过石剑飞治疗病人的父亲的肺腑之言。
这位父亲有二个儿子,大儿子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不能走路。哪知祸不单行,小儿子17岁时,突然出现腿关节疼痛,并且病情越来越严重。无奈之下,家人把小伙子送到杭州大医院,诊断的结果是骨癌,必须尽快进行截肢手术。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下击打在这个原本不幸的家庭。不能截肢!也没有钱做截肢手术!家人带着小伙子从杭州医院“逃”回了家中。
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他们找到了石剑飞,恳求给小伙子看看。小伙子的病症与自己擅长的治疗范围不完全一致,石剑飞也完全可以推辞,不必去冒这个风险。可面对这个不幸的家庭,看着那一双双无助的目光,石剑飞最终还是决定留下病人,对病情进行仔细地检查分析。中药外敷10天后,小伙子大腿的浮肿现象明显减轻,股骨也没有再膨胀。经过反复按压细致检查,石剑飞大胆判断:小伙子得的是骨髓炎,而不是骨髓癌。在石剑飞的精心治疗下,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后又转送杭州进行刮骨治疗,彻底保住了一条原本要被截脚的大腿。
第二次从杭州回来后,考虑到病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石剑飞没有让病人再来住院,而是主动上门为其进行清创、换药等积极治疗。二个月后,小伙子奇迹般康复了。这个不幸的家庭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一家人逢人便夸:“是石医生救了我们一家人!”
“医者德为首,没有一颗为病人着想的心,再好的本领也没有用。”这是石剑飞对医生这一职业的朴实看法,也是他家传的行医准则。由于他的医术名声越来越大,前来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还有不少病人是从上百里外的地方赶来治病的。凡是病人有需要,无论是双休日、星期天,还是三更半夜,石剑飞总是随叫随到。痈、肿、疮、疡等疾病的病人,往往伤口溃烂,伴有脓水、恶臭等难闻的气味,到了夏天这股气味更加刺鼻,但石剑飞从来不怕脏、不怕臭,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病人进行清创、敷药。
院长•医生
由于医术精湛,1986年,石剑飞开始走上领导岗位,担任医院的副院长;1991,升任为院长,全面负责羔羊卫生院的管理工作。岗位变了,责任重了,但石剑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没有变,处处为病人、为医院着想的责任心没有变。
20年来,他总是提前到医院上班、最后一位下班,处处以身作则。作为院长,石剑飞不仅心系医院的发展,甚至连晚上一只电灯是不是关上、一个水笼头是不是拧紧都亲自去检查。作为一名院长,他完全有理由减少门诊数量,投身到行政管理工作中。但是,石剑飞每年的门诊量保持在8000例以上。
在羔羊卫生院,有什么事情需要找石院长,不是去院长办公室而是直接到门诊室,这已经成了医护人员的习惯。很久以前,石剑飞也曾尝试过,处理院务时坐在三楼的院长办公室里,然后再到门诊室接诊。可是,刚在三楼办公室坐下没多久,就有病人找上来要他看病。处理完一个再上来,又有病人找上门来……他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处理院务工作。为了方便病人,他干脆把院长办公室“搬”到了楼下的门诊室,利用病人少的间隙处理行政工作,更多的时候把医院管理事项悄悄地带回家,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战。
“我只‘扶伤’不‘救死’,所以,我这个医生只做好了一半。”石剑飞开玩笑地调侃自己的职业说。的确,痈、肿、疮、疡等病人初期不存在生命的危险,但其给病人带来的苦痛和伤害,丝毫不低于其他疾病。正是石剑飞的高超医术,让一个个病人的腐烂创口迅速痊愈,还一位位病人健全的肢体和劳动能力。
刘德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人
[基本情况]刘德强,男,1963年5月出生,1983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副主任医师职称。现任第二人民医院外二科主任。近年来,先后获得嘉兴市卫生系统先进个人、桐乡市科技先进工作者、桐乡市卫生系统优秀专业人才、桐乡市后备学科带头人、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等荣誉。
[感动事迹]“看一个病人交一位朋友,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脑外科是集急、危、重为一体的高风险学科,作为耕耘在生命中枢的刘德强,他把医学事业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尽心尽力,成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人。为了病人,他没有上下班之分,没有休息日。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不少危重患者的生命;他普通而平凡,在自己钟爱的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无私奉献、默默耕耘,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当初的誓言:“恪守医德,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竭尽全力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
[事迹材料]
“看一个病人交一位朋友,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当问及刘德强行医的格言时,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刘德强在他二十五年的行医过程中,恪守职业道德,精心钻研业务,实现他的自我价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医生的职责,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尽心尽职,默默奉献。
刘德强,凭着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对医生救死扶伤含义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丝毫不懈的工作作风。经过多年辛勤、踏实的工作,逐渐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同仁的赞誉。
把病人当成朋友
医乃仁术,医者父母心,要想赢得病人的信任,必须具有高超的医术、优良的服务,让病人真正满意。脑外科病人急诊多见,无论何时何地,接到电话拔腿就跑,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已成他的生活常态。为此他可以丢下远道而来的客人于不顾,生病的家人不管;而对于病人,他是一个很细致很认真的人,不管亲疏、贫富,他都会用“心”去做好每一台手术。有一位车祸女患者,30来岁,家中有两个上小学的孩子,出事后甚是凄惨。脑外科术后恢复期需高压氧治疗,刘医生亲自护送到上级医院,并安排妥当,经常电话联系,关注病情,家属十分感激。像这种病情需要护送或联系上级医院的事情,刘医生已把它当做份内之事。在崇福地区甚至周边海宁,脑外科的刘德强医生名气不小,都说他不仅医术高,医风好,而且心地善良,是个值得信赖的好医生,更是病人的知心朋友。
哪怕付出再多也是快乐的
脑外科进修后,他更加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稳扎稳打、认真细致地医治每一位患者。随着车辆增多和交通的发达,车祸明显增多,医院脑外伤病人接连不断,有时手术一台接一台,他是每台必定亲自把关。有一年春节期间,是最繁忙的日子,他连续四天未回家,在病房、手术室、ICU、急诊室之间来回奔跑,辛苦终于没白费,十几天的超负荷劳动,换来了一批又一批患者的康复。家中儿子见爸爸经常吃不了按时饭,睡不了安稳觉,连洗个澡也经常被中途叫走,心痛地说“可怜的爸爸”。可刘医生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常说“患者的需要就是我的工作,能把病人从死亡边缘救回来,哪怕付出再多也是快乐的”。
刻苦钻研技术
脑外科是集急、危、重为一身的高风险学科。作为耕耘在生命中枢的刘德强,他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
刘德强凡事追求完美,对待工作极端负责,经常阅读医学杂志,吸取国、内外脑外科的先进经验,遇到问题虚心请教上级医院老师。努力扩充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既有与病魔抗衡的欲望又有战胜病魔的信心。他力求每一台手术都是一个精品。
记得有一天晚上,他下班刚跨进家门,家人就告诉他急诊室来电话急会诊,他二话没说扭头就跑。到医院时见十岁小患者病情十分危急,已脑疝形成,需立即进行开颅清除血肿手术。经长达6个多小时的手术,终于把小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此时急诊又有脑外科病人需要手术,他二话没说吩咐接台,手术快结束时,他却因长时间的饥饿和紧张虚脱了,手术台上他喝了500ML葡萄糖,继续处理病人。与他同台手术的医护人员都敬佩不已,也被他这种执着的工作态度所感动。在当时,医院的ICU室管理还不够完善,加上该病人术后可能的并发症,稍有异常,护士和家属非找他不可。他是随叫随到,碰到问题动脑筋、查资料、请老师,一一解决。两位患者终于痊愈出院了,家属感激万分,送来锦旗、镜框和情真意切的手机短信表示感谢。
有一位病人这样评价他“刘医生是一个很细致、很认真的人,对病人的那份细致那份投入,为病人赢得了一次次生命”。他把病人的这句话永远记在心里并身体力行。
不断总结经验
随着临床工作的深入,刘德强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几年来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科技创新,共申报桐乡市卫生局高新项目9项,通过评审4项。其中“颞肌下带蒂颞肌筋膜硬脑膜缝合减压术”被评为2003年桐乡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另外,在桐乡市首家开展“脑内AVM手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数字化颅骨修补术等,为医院赢得了声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开展大量脑外科新技术的同时,他还不断积累总结经验,适时撰写医学论文,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5篇,其中一篇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朱小宝——守护在生命摇篮旁的天使
[基本情况]朱晓宝,女,1954年10月出生,1974年7月参加工作,副主任医师职称,中共党员,现任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桐乡市“十佳妇女”、桐乡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桐乡市“十佳医生”、卫生系统第四批优秀专业人才、桐乡市劳动模范和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等荣誉。
[感动事迹]35年来,她从一个普通的中专生成长为全市妇产科的带头人,她有高超的技术,平均每月要做267个手术,接生过无数个婴儿,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她曾创造连续工作36小时的紧急抢救纪录。在她从医35年的工作词典里,始终没有“休息”两字,用她的话来说,工作就应该“忘我”。她没有激动人心的演讲和高昂的口号,唯有踏踏实实的工作和一步一个脚印的人生步履。面对她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众多的荣誉和成就,她始终是淡淡地一笑说:“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工作就应该这样……”。
[事迹材料]
朱小宝的名字,桐乡大街小巷的人几乎都知道,留意她的或经她就诊过的病人,差不多都会说同一句话:“朱医师人品好,技术好”。
医生是份“良心职业”
有人曾给朱小宝计算过,她平均每月要做267个手术,这主要是她始终用自己的一句座右铭鞭策自己,那就是:医生是份“良心职业”,干了就要好好干。
虽然她只在省妇保院进修一年,但是凭着极高的悟性,35年中,她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每当她看到年轻夫妇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怀孕,她总是以母亲般的情怀予以关注和想方设法为其诊疗。记得有一次一名三次宫外孕、第二次手术时面临切除输卵管的患者,她果断地为其进行了输卵管吻合术,并获得怀孕成功,当患者抱着儿子来向她道谢时,她也为自己的成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直至今,这名当年面临不能生育的母亲,每年都要带着儿子来医院看看朱医师。
朱小宝凭着她娴熟的技术,率先开展了新式剖腹产术,剖腹产切口皮内缝合术,缝合技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很多人都知道,朱医师做手术心特别细。有人称她的手术像是绣花,像在做艺术,手术精巧细腻,美观,疤痕小,愈合快。有的患者连小孩皮外伤也要找她缝合。而她的专科门诊“不孕不育”更是名庭若市。每逢星期二,都有来自全市各地甚至有江苏等地的人慕名前来就诊。经过她的治疗,许多患者有了怀孕的希望。有一位患者曾到杭州、上海等地治疗过,化费了上万元不见成效。经过朱医师三个多月的细心诊治,化了不到千元,就怀孕了,她差点要跪下来感谢朱医师。而朱医师总是这样安慰:是你自己本身有生育能力,我只是疏导一下。虽然有如此多的成功病例,但朱医师从不满足,常常说:我的知识水平有限,不能使每个患者都能摆脱不孕的痛苦,我还做得远远不够。
工作词典没有“休息”两字
从当医生的第一天起,朱小宝就把当一名让病人信赖的好医生,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因此,在她从医35年的工作词典里,始终没有“休息”两字,用她的话来说,工作就应该“忘我”,工作和休息不能混为一谈。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神圣职责。
她35年如一日,每天的出门,查房,上手术台,出门诊,进产房。这单一枯燥而又刻板的三点一线岗位,带给她的是生活的贫乏,以及更多的是身心疲惫。但是,只要是病人和病情需要,随叫随到是雷打不动,加班加点更是成为习惯。每逢有危急诊病人抢救她都到现场。无论是风雪交加还是凌晨两三点,无论是何种身份的工人、农民、城里、农村患者,只要是抢救生命的事,她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全身心地扑了进去,一天工作十几小时已是常事,曾创造连续工作36小时的纪录。她还担负了其他医院的产科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抢救了许多外院无法救治的危重病人。去年,外院有一产后大出血病人生命垂危,眼看一袋袋血输进去又流掉,他们想到了朱医师,半夜里她二话没说,风风火火赶到,了解病情后,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经过一天一夜努力,病人苏醒了。难怪有人说:“虽然朱医师不是神,但只要看到她来了,我们的心就踏实了”。
每个人都有家庭,但是对朱小宝来说,她亏欠家庭和家人的实在是太多,有一次朱医师的父亲得了大叶性肺炎,需输液一周,由于她白天没空陪,老父亲只能每天晚上输液至半夜。她母亲子宫脱垂已有十几年了,一直想手术,可她总说等空一点,就这样一直等到前几天,老太太自行来住院,检查后才发觉病情已拖到最严重的程度。难怪她的家人说:“家,对她来说像是‘旅馆’或者是路边饭铺”。但是她从来没有形露于色,也没有一声怨言,更不向领导要求过一分加班费。因此,有人说她工作一年相当于别人工作二年。
这份职业的根本是技术
朱小宝虽然只有中专文凭,但她的业务知识及技术水平,在本院乃至全市同行中都处于领先水平。而这主要取决于她那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买书是她和她丈夫出差必做之事,每次回来她都会带回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妇产科专业书籍。虽然她不熟悉影视明星或者流行时装,但是,说起技术书籍来,她都会说一大堆,让科室的年轻医师都刮目相看,敬佩不已。她常常说的话是,现代医学更新变化太快,一天不学习就跟不上,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适应整个医学发展,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好。在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同时,她及时总结临床经验,撰写医学论文近十篇。
大胆,心细,勇于创新是她的工作作风。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经验的她,凭着过硬的医疗技术,率先在全市独立开展了子宫广泛性根治术盆腔淋巴清扫术,肿瘤切除术,恶性肿瘤的腹腔、静脉联合化疗、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缝合术、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全切术等高难度手术,并取得较好的疗效,病人都慕名而来,争着要她亲自做手术。
作为产科主任,肩负着产科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这些年下来,她成功地抢救了重度妊高症、子痫、产后大出血、阴道撕裂伤修补、羊水栓塞等许多危重病人。
由于长期的工作特性,几年前外科医生就建议她的大隐静脉曲张需尽早手术,但她总说科室人员紧,再等等,谁知一直等到今天还没做,每当她站在手术台上时,只能靠弹力袜来改善症状。
朱新芬——农民的健康卫士
[基本情况]朱新芬,女,1961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乡村医师职称,现任种瓜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2007年被评为桐乡市优秀社区医生。
[感动事迹]朱新芬,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在平凡的工作中,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将责任和爱心深深地扎根于养育她的那片土地。病人说,她是个好人;同事说,她是个忙人,每天为三个家操劳,第一个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第二个是病人组成的“大家”,最后一个是自己的小家。她相信缘,认为病人找他看病也是一种缘分;她珍惜缘分,为此她不怕麻烦,只要病人的病能好。她认为“要做一名好医生,不能总想着自己”,所以她心里只有病人。朱新芬,一名社区医生,29年如一日,以站为家,甘当农民的健康卫士。
[事迹材料]
朱新芬是一名社区医生,也是种瓜桥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说起朱新芬,在当地小有名气。
今年47岁的朱新芬,脸色红润,目光有神,给人以一种自信、充满活力的感觉,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
当有人赞她年轻并讨教“秘方”时,她笑笑说:“我看起来年轻吗?那可能是心态好的缘故吧。”
凡是了解朱新芬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大忙人,每天为三个家操劳,一个家是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家是病人组成的“大家”,最后一个是自己的小家。她若是心态不好,肯定已经累跨了,更谈不上年轻了。
作为一名社区医生,朱新芬二十九年如一日,以站为家,甘当农民的健康助手。她曾当选为桐乡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07年被评为桐乡市首批优秀社区医生。
从小有个梦想,天生与医生有缘
说起做医生,朱新芬说:“做医生是一种缘分。我好像天生要做医生的,从小就有这样一个梦想。”
17岁高中毕业那年,村里要培养一名女“赤脚医生”。在村民委员会的推荐下,朱新芬有幸成了一名赤脚医生,圆了她的医生梦。
朱新芬从跨入医生这一行列的第一天起,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好医生,一名人们心目中的好医生。然而,她深知做一名好医生决非嘴上说说那么容易,得有真本事。因此,她从没有放弃过学习。她十分注重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和更新,不停地给自己充电。她先后参加由市局举办的各种医疗培训十余次,1997年报名参加了由桐乡卫校举办的45周岁以下乡村医生系统化培训和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如今,朱新芬练就了“一专多能”的全科医生技能。
除了向书本学,她还主动向邻近的老医生学。她的绝活“割奶痨”(一种通过手部小切口治疗小孩营养不良症的方法)就是多次上门请教学来的。这一种“土方法”因为疗效好而使其名声大振,周边嘉兴、江苏等地的人慕名前来就医。
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后,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承担了更多公共卫生服务职责,朱新芬成了2000多人的责任医师。她除了每天要看50多号病人,还要承担村里预防接种的通知、慢性病的管理、健康宣教等。为了让村民多了解健康知识,她自费订医学杂志,分季节选出防病、治病知识,利用黑板报刊出,还利用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宣传传染病知识及其他医学常识。在每年的合作医疗筹资期间,她利用晚上时间,走村串户,上门宣传合作医疗政策,鼓励引导村民参加合作医疗。
病人来看病是缘分,要珍惜
朱新芬说:“病人来看病也是一种缘分。既然是一种缘分,就要珍惜,就不能怕麻烦,只要病人能好再忙再累也毫无怨言。”
朱新芬的同事沈荣根的一句话,印证朱新芬的想法。沈荣根说:“朱医生最大的特点是对病人特别好,不管有钱没钱,不管小孩老人。尤其令人敬佩的是对于八九十岁的老人,有的又脏又臭,她好像全然不觉得。”
村民吴某一家条件艰苦,丈夫常年瘫痪在床,儿子“神经有点问题”,是村里的低保户。2006年10月的一天,吴某从桥上摔下去,神智不清,浑身是血。被人发现送到服务站,朱新芬检查伤势,发现吴某头部右侧有一道足有十公分长的口子,有一动脉断裂,鲜血不停地向外冒,而且伤口污染严重。面对这样一个病人,朱新芬一方面拨打120联系上级医院,另一方面招呼同事来协助处理病人。当用了大量纱布还止不住血的时候,朱新芬干脆用双手紧紧地压住纱布,血顺着手指往下流。救护车来了,朱新芬二话没说,抱起病人就往担架上放,护送病人到医院。在病人家人没赶到的情况下,考虑到病人的家庭情况,朱新芬垫付了医药费,帮助办妥了一切手续。直到两个多小时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后,朱新芬才放心地离开,重新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开始工作。
今年84岁的老人周某的儿子一提到朱新芬,便说:“好人呀。没有伊,我爸吃不着今年的年夜饭。”2007年农历腊月廿六,对于种瓜桥社区卫生服务站来说,有两个几十年未遇:一是几十年未遇的大雪足足积了二十五公分厚,二是半个小时内先后送来四位危重病人,三个小孩和一个老人。其中两个小孩经诊断为肺炎,一个小孩高热惊厥而神志不清。83岁的老人周某为肺心病,症状为口唇青紫、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病情一个比一个严重,120急救电话打了又打,但这么大的雪,救护车一时来不了,怎么办?朱新芬和同事在处理病情的同时,每隔5分钟打一次电话,确定救护车的位置,以免心焦。然而意想不到的是,老人周某的子女考虑到老人年岁已高且病情严重,想放弃治疗。朱新芬再三做工作,终于说服了周某的子女。当救护车接上所有病人和家属,准备去医院时,由于厚厚的雪加上严重冰冻,救护车只是在原地打滑。情况紧急,时间就是生命。朱新芬借来铁锹,和同事一起,一方面铲除车轮上的冰雪,另一方面为救护车铲出一段启动的路。此情此景,许多村民也纷纷加入到铲雪的队伍。救护车走了,朱新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做好一名乡村医生,老想着自己不行
朱新芬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读高中的儿子对她说:“妈,你怎么从来不同我们一起吃饭。”
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到朱新芬的家不足1公里,走路只需8-10分钟。但是,朱新芬能在家里与家人同吃一桌饭菜的时间寥寥无几。
朱新芬说:“要做好一名乡村医生,光想着自己不行。”
2005年农历12月廿七,朱新芬母亲摔跤后脑出血,住院开刀。站里的同事,催她早点走,赶紧去照顾母亲。朱新芬说:“我妈做开颅手术,现在也不需要我照顾,还是等看完病人再走吧。”就这样硬是看完了最后一个病人才走。到大年初一上班,之后没有请过一天假。
朱新芬的同事沈建新说:“朱医生,没有一点私心。家里的事全部抛开。她爱人经营一个小建筑涂料厂,也很忙。她自己每天早上七点多就到服务站,通常很晚回家。所以,在朱新芬家里,有什么农活都是请人做。”
朱新芬的眼里只有病人。她视病人如亲人,以站为家。为了病人,她可以把自己的家搬到服务站。2006年10月30日,朱新芬的公爹因患胆结石手术和感染引起败血症两次住院治疗。两次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朱新芬为了照顾公爹与看病两不误,她把公爹安排在服务站,自己吃住也在服务站,一直到2006年大年三十才回家。
钞票花得完,情义用不完
今年清明节前夕,一位姓刘的老大妈提着一个塑料袋来社区卫生服务站找到朱新芬,说:“新芬,这几年,大妈摔坏了,你给我包扎。平时经常来麻烦你给量血压,有时你还到我家来问这问那。大妈真是过意不去。清明节了。大妈给你带些鸭蛋、鸡蛋,还有几个自己包的粽子。大妈晓得送给你也不要,这是给你妈的。”朱新芬听着老大妈的一番话,婉言说:“大妈,社区医生给大家量血压、提供方便的服务,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不能收你的东西。”然而,大妈执意要朱新芬收下。朱新芬想,这鸡蛋和粽子要是不收下,大妈心里不踏实。于是将本来要给母亲送去的价值100多元的保健品给了大妈,也好给大妈营养营养。
种瓜桥社区卫生服务站附近的农民,出于对朱新芬的感激,时常会顺便给朱医师带上几棵青菜、几支莴笋或几棵茭白。朱新芬看着这些农民兄弟拿来的“新鲜蔬菜”,百感交集……
她说:“做医生,不能贪。老百姓的钱不能拿。钞票花的完,情义用不完。几棵青菜,其中包含了医生的责任和老百姓的情义。我收下了。每次吃的时候,每次都在告诫自己,要做一名人们心目中的好医生。”
朱新芬,一名普通的社区医生,在平凡的工作中,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将责任和爱心深深地扎根于养育她的那片土地。她心里装着病人,病人更离不开她。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带来服务站的调整,当村民听说她要到别的社区服务站工作时,都说“你千万别走,我们离不开你。”
二十九年的责任承担,二十九年的健康守护,二十九年的相知相交。朱新芬在这个有限的医疗空间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甘当农民的健康卫士。
许金良——农民的“贴心医生”
[基本情况]许金良,男,1960年2月出生,乡村主治医师职称,现任崇福镇中夫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2005年,被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荣誉。
[感动事迹]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这个最不起眼的天地里,凭借出色的医术和对农民的真挚情感,带给一方百姓健康与幸福,也赢得了众多老百姓的心。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许金良年诊治病人数从1990年的2800人次到目前每年20000多人次,从未出现过医疗纠纷和事故。由于他的良好医术,不仅使所在景卫、中夫两村的农民信服,周边镇、村的许多农民都慕名前来寻医就诊,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里病人总是络绎不绝。他们都说:“许医生无论看什么病都看得准,我们就相信他。”许金良26年如一日,把守护农民健康作为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地从事着最基层的医疗服务工作。
[事迹材料]
作为乡村医生,自1982年从医以来,许金良二十几年如一日,以保障农民的健康为己任,默默地做着他爱做的工作。
平凡的工作,点滴的小事,使许金良走进了农民的心间,赢得的农民的赞誉,也赢得了“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最高荣誉。
在当地农民的印象中,许金良俨然就是个“家庭医生”;在当地农民的心里,许金良就是一位“贴心医生”。
忙碌的“社区医生”
2008年3月的一个工作日。
早上8时不到,在崇福镇中夫村社区卫生服务站院子里,早已停满了自行车、摩托车和三轮车,大门口的两条长条凳上,坐满了前来候诊的病人。大约18平方米的诊室里,坐的、站的、蹲的,挤了十多个病人,在等待许金良给他们看病。
询问病情、把脉听诊、检查交流、开处方……病人一位接着一位,许金良忙得有条不紊。一位病人说肩关节痛,去杭州检查说骨头没事。许金良拿出银针,在她的三间穴上扎下去,病人痛得哇哇叫,5分钟以后许金良让她再感觉一下,病人说好多了。许金良让她每天来扎针,估计一周就能治好。
一个上午的连轴转,许金良接诊了近50位病人。中午,许金良回家吃饭,此时,家里的早已有五六个人在等许金良看病。看完病人,匆匆扒了几口午饭,许金良来不及喝口水,又跨上摩托车赶回服务站上班。
下午两点开始,病人又陆续多起来了,拄着拐杖的老人、感冒发烧哭闹的孩子,服务站越来越热闹。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后,许金良的名气越来越大,外地赶来看病的也越来越多。许金良仍然和上午一样地忙碌着。
忙到下午5时多,病人少了。许金良想到又该给项婆婆量血压了,又骑上摩托车出发了,这是他作为一名社区医生的预防保健工作。量完血压回到家时,天已全黑了,家里又有好几个病人在守等着他。
从天亮到晚上,从家里到社区、到农户家中,许金良的一个平常工作日就是在这样与病人的交往中忙碌地度过。每年合作医疗交费期间,他还要挨家挨户摸情况,宣传政策,收合作医疗款。合作医疗结束后,许金良又要动员上门参保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中夫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辖的两个村,近二年来农民合作医疗参加率在95%以上,体检率达到90%以上。
全能的“乡村医生”
1980年,许金良高中毕业,被选为村里老赤脚医生的“接班人”。 当时,医学知识对他来说只是一张白纸。在卫生院学习的一年半时间里,许金良从听诊器的使用、量血压到静脉输液,从常用药的特性、用量到常见病的诊断,从外科、内科、儿科到中西医结合治疗,每一样都烂熟于心。白天,跟随医生看门诊、进病房;晚上,利用空闲时间,看书,做笔记,摘良方、验方、单方……除了卫生院的教学材料,他还遍搜各种医学资料,并把能剪的都剪下来,分好类,一张张粘贴起来,做了一本属于他自己的“医学百科全书”。
这种刻苦勤奋、孜孜以求的精神,让许金良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底子。他说:“赤脚医生嘛,还是要靠腿跑得勤,哪个村里的病人有急情就要赶到哪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还什么都得会看,不是个‘全能医生’你也不敢跑出去。”如今,许金良不但精通内科、中医外科,还熟悉儿科、五官科等,甚至疑难杂症病人经他治疗后康复痊愈。
以前,景卫村里有位青年妇女出现消瘦,且精神非常差,临床症状又不明显,跑了几家医院都无法确定究竟是什么病。许金良接手这位病人后,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可能为肺结核,便果断将病人转到市级医院进行X光摄片检查,证实为肺结核,通过精心治疗,这名青年妇女很快恢复了健康。
当地一位六七十岁的顾老伯得了一种怪毛病,刚开始两只脚稍微有点抖,不听使唤。后来,病情越来越严重,不管是坐着还是站着,脚不停地划圈圈,一双鞋子只能穿一个星期,就破了。到市里的医院和杭州的大医院去检查,做了CT还是查不出什么毛病。后来,顾老伯找到了许金良。
看到这位老人坐在凳子上,两只脚抖得这么厉害,而CT诊断脑部又正常,许金良也感到很奇怪。于是,他详细询问病人家庭情况,包括祖辈生前的身体状况、家里周边的环境状况、饮食情况以及干什么活等。不问不知道,一问就明了。原来这位病人以前每天在集镇上卖老鼠药,老鼠药进货来是一大包,然后自己再用纸包成小包。许金良当场就判断出这是老鼠药慢性中毒。后来,通过对症用药,不到一个月,全面康复。这是许金良从医二十多年来,治疗十分成功的一位病人。
从事乡村医疗工作以来,许金良年诊治病人数从1990年的2800人次到目前每年20000多人次,从未出现过医疗纠纷和事故。由于他的良好医术,不仅使所在景卫、中夫两村的农民信服,周边镇、村的许多农民都慕名前来寻医就诊,他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里病人总是络绎不绝。他们都说:“许医生无论看什么病都看得准,我们就相信他。”
农民的“贴心医生”
做一名乡村医生,天天生活在农民中间,更需要心怀一腔真诚,把农民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甘于付出,甘愿奉献。也正是这一点,让当地老百姓如此相信他,都爱找他看病。
常言说,“不怕家里穷,就怕病折腾。”在农村,农民得了病,往往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能对付就对付,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般就不往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的大医院跑,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身边的乡村医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他,深知种田人生活的艰辛,因而从走上乡村医生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誓言:尽可能给病人提供方便,尽可能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二十多年来,许金良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一誓言。
农忙季节农活多,农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因此,许金良注重为村民提供“人性化”医疗服务。急病和来自较远地方的病人,尽量优先看病;病人因经济困难一时拿不出钱时,就暂时给他垫付医药费。七月的夏收夏种(“双抢”)期间是当地农村最繁忙的时候,为使患病农民不误农事又能得到及时治疗,每年的这个季节,只要病人家属一个口讯或一个电话,许金良总是头顶炎炎烈日立即出诊,做到随叫随到。
一次,许金良出诊经过一户农户家门口,看到一位老人斜躺在大门边,面色苍白。他赶紧为其检查,发现老人很可能会休克。经给药抢救,老人转危为安。原来,这位老人上一天夜里就感到不适,但家中农活紧,本想拖一拖能挺过去,不料刚出门想去田里干活就晕倒了。
为使病人少花钱看好病,许金良始终坚持量病开方,合理用药,尽量在保证“药到病除”的前提下,把价格便宜、药效高的药开给病人。一剂药能治好的病,坚决不开两剂;无须打针的,就坚决不打。非用昂贵药品不可时,他也会事先征求病人的意见,然后才决定是否开处方。他还时常为一些困难的病人免费诊治,有些病人因病情变化需到上级医院治疗,只要许金良有时间就陪同前往,并向接诊的医生详细介绍病史,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开支。
前年春节前后,中夫村一位中年男子因患脊椎神经瘤,出现病危症状,接到病人家属的电话后,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许金良背起药箱就往病人家里赶。半个多月连续出诊,不管刮风下雨,坚持每天上门看病。看到这一切,连周围的邻居都被许金良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对于那些患病的老人,许金良更是倾注了浓浓的爱,他把常来诊所看病的老人登记造册。有空时,打打电话,或通过其他病人,了解这些老人的身体情况,并不时上门为他们检查身体。有些老人不便行走,他就背上药箱上门看病。
村里有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因患肺气肿呼吸困难久卧在床,许金良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一面让老人吃中药,还上门为其打针,一直坚持了近一年时间,热心地服务令老人的儿女非常感动。现在,老人身子骨逐渐硬朗起来,一家人过得非常开心。
以前,景卫村有一位老党员沈振甫,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多年,后又因患脑中风,终日瘫痪在床,可是,老人家的子女又都在外地工作,身边没有人照顾他。许金良就每天利用中午或晚上时间上门诊治,看到病人生活不能自理,就主动帮助病人擦背、洗脚、倒尿壶,经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沈振甫病情明显好转。老人的子女从外地赶回来,看到父亲病情奇迹般好转,逢人便夸许医生。
中药和中成药价格相对便宜,而中医外科又是许金良专业特长。因此,凡是到他这里复诊的病人,他总是精心开配中药处方,使用中药进行巩固治疗,这样,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医疗支出,又能保证治疗效果。中夫村有一位病人说:“我的腿部疼痛有三年多了,厉害时连路也走不了。请许医生看了,吃了十几副中药,扎了一段时间针病好了,最后一算账才花了一百多块钱。”
询问起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最大的快乐时,许金良笑笑说:“农民尊重自己,让自己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这是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最大的快乐。”
吴崇学——敢与“死神”搏斗的人
[基本情况]吴崇学,男,1964年6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职称,现任第一人民医院肿瘤胸外科医生。2006年,他获桐乡市卫生系统第一批后备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桐乡市十佳引进人才、优秀共产党员、第四批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
[感动事迹]从医20余年,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许多多垂危的生命。近年来,先后成功地抢救治疗了数百例心胸外伤伤员,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填补了桐乡卫生系统多项高难度手术的空白,使我市心胸外科的诊疗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的人生格言是:“敢与‘死神’搏斗,在有限的时间内,抢救价值无限的生命。”如今,他已经把桐乡当作了他的第二故乡,安居乐业,默默地为桐乡人民的健康服务。
[事迹材料]
吴崇学,中共党员,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医学专业,南京大学医学院在职研究生学历。2004年经桐乡市人事局人才引进,现职浙江省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他把“工作恪尽职守、医术精益求精、医德高风亮节、抢救争分夺秒”,作为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在心胸外伤病员的急救中,他总是以严肃的态度、严谨的诊断、严格的医技,与时间赛跑,用他的话来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应该是一个随叫随到、随到随救和一切为了病人的职业。
生命比风险更重要
2007年8月某天上午,随着120急救车啸鸣声,重症病房ICU接收了一名17岁女孩,她从3米高处不慎坠地,右侧前胸部被一颗长钉深深地刺入胸腔。送到医院时,已经面色如纸,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生命垂危,奄奄一息。
此时,从孩子的右侧胸腔里已经流出近2000ml鲜血,早已经六神无主的伤者父母心急如焚,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交给了这位匆匆赶来紧急会诊的吴医生。凭着多年的行医经验,他知道,这是一个心脏或是大血管方面的损伤,目前患儿已经深度休克,今天这个女孩救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面对手术风险太大,患儿随时都会死在手术台上的可能性结果,有位同行说,这样的手术最好还是不要冒风险了,万一患儿死在了手术台上,家属肯定会闹事的,对他个人和医院的声誉也是损失。但此时此刻,吴医生内心并没有去想手术的风险和对自己的名誉影响,而是在考虑如果不及时剖胸探查,止住出血,那今天这个孩子必死无疑,孩子的生命比风险更重要。于是他立刻叫来孩子的父母亲,向她们简要说明伤情的严重性及后果,极力主张紧急手术,动员家属手术签字。就这样,患儿立即进入了急诊手术程序,麻醉科、手术室、血库、化验室,ICU、胸外科以及医办总值班等全体动员,分管院长和医教科长坐镇指挥,大家行动起来投入到抢救中。经剖胸探查,原来患儿因上腔静脉破损导致了大出血,短短的40分钟,吴医生对破损血管进行了手术修补,出血止住了,手术前后患儿输血近4000ml,于是患儿转危为安。出院时,患儿家属为吴医生和ICU送来锦旗,“救死扶伤,医术精湛”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决不能让英雄倒下
2007年12月21日深夜,桐乡市一名协警在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岗位上,与持刀歹徒的英勇搏斗,不幸被歹徒用刀刺入胸部,当送到立即开通的120绿色通道时,伤员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休克症状。
此时,伤者已经无法实施CT检查,而经床边B超提示,可能是心脏损伤导致的心包填塞,因此导致了胸腔大量出血不止。时不我待,以吴医生为主的手术小组立即进入“特急”剖胸手术,当打开胸腔后发现,原来刀子刺穿了左心室前壁,整个胸腔内血如泉涌,手术小组在医院没有体外循环条件下,利用一切可以用的止血材料,进行及时止血和对破损的心脏施行了修复手术,术中输血3000ml。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奋战,抢救成功了。当吴医生步出手术室,活动了一下双肩和胳膊时,许多站在门外的领导和市民,都向这名为了抢救英雄而站立了3个多小时的医生,投上了钦佩和感谢的眼神。就这样,这名维护社会治安的英雄,在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和术后伤员康复出院后,心脏功能恢复良好。许多家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弘扬了社会的正气,得到了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
医生的正气绝不能丢
吴医生有他自己的工作标准和道德准则,那就是“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他每年基本上都全勤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手机总是24小时开通,就像是一个随时待命出击的战士;除了手术以外,他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总是与患者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与病员及家属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收到的红包,转交到病人的住院账户上,再把收据送还家属;而把收到的锦旗和感谢信等荣誉,却是默默地收藏起来不愿张扬;他把不断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新理论和严谨行医的风格,作为自我激励和勉励同事的一种精神,因此,他那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称赞,也先后10多次接受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的采访,以及受到卫生系统的表彰和奖励。
吴崇学1964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那个年代农村缺医少药,所以从小他就立志学医,长大了当一名医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解除病苦。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考取了同济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从此他踏上了行医之路。他先后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河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心胸外科、胸腹腔镜、食管外科医学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对心胸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先后主持开展了三项临床科研课题,获得过省级科研成果证书和地市级科技成果奖多项;他曾被同济医科大学聘为教学基地兼职副教授,获得过同济医科大学颁发的优秀带教老师证书;他撰写了30余篇医学论文,在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医学杂志上发表论箸、临床经验总结19篇,获得优秀医学论文奖4篇。
如今,他已经把桐乡当作了他的第二故乡,安居乐业,热忱为桐乡人民服务,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乐于奉献。他始终遵守循着:“行医如同做善事,医生的正气绝不能丢”的人生信条,默默地耕耘着。
沈利华——守护生命的哨兵
[基本情况]沈利华,女,1976年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主管护师职称,现任第一人民医院ICU护士长。曾先后获得嘉兴市护理操作比武二等奖、嘉兴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桐乡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桐乡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感动事迹]十余载临床护理生涯,宛若一条潺潺小河,承载着忙碌与艰辛,更充溢着欣慰与快乐。她身先士卒,抢挑重担;她视病人如亲人,不分贫贱富贵。对于病人,她是一位合格的护士,但对于家庭,她却有深深的歉意。多少个节假日之夜,她没有陪伴自己的亲人,坚守在白衣天使的岗位上,为那些更需要她的人忙碌着。沈利华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青春和汗水,把守护生命当作自己神圣的使命,用爱心诠释白衣天使的真谛。
[事迹材料]
身先士卒 抢挑重担
从1994年从桐乡卫校毕业分配到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穿上护士服的那一天起,沈利华就明白作为一名白衣天使必须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具备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医疗技术水平。沈利华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牺牲休息时间,放弃节假日,成为她工作中的家常便饭。
去年岁末,桐乡一院ICU收治了一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经全院各科专家会诊,决定为病人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由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死亡率极高,医生几度给家属发放病危通知单,病人家属情绪也相当急躁。这时,沈利华一边紧锣密鼓地进行治疗操作,同时入情入理地做好家属思想工作,希望家属能配合医院做好工作。对病人,沈利华更用细心的爱去呵护,给病人嘘寒问暖,讲一个个医院抢救成功的事例,并对病人用握手、抚摸等肢体语言鼓励支持。科内护士人手少,她先带头加班,整整一夜没合眼,守护在病人身边。第二天,她仍然活跃在ICU病房,同事们心疼她,劝她去躺一会儿,而她却说“病房里上午太忙了,等中午再休息吧”。朴实的语言感染了科室所有的医生护士,更镇定安抚了病人及家属急躁的心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ICU全体医护人员连续25天的CRRT治疗及精心护理下,病人的肝、肾、肺功能明显好转,33天后转往普通病房,并逐渐康复。
视病人如自己的亲人
在工作中,沈利华热心接待病人,关心病人疾苦,耐心听取病人意见,细心地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有一次,一位外地民工遭遇车祸后因复合伤病情危重被转到ICU,病人家属一时联系不上。沈利华一方面想方设法联系病人的亲人,另一方面自己掏钱为病人买来日常生活用品,根据病情需要为病人煮粥、买面条。又和同事们一起做好各项基础、生活护理,把病人失禁的大便擦洗得干干净净。几天后,患者的家属赶到医院,看到转危为安的病人,并听着患者诉说几天来的一切,泪流满面,拉着沈利华的手感动的说:“你就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桐乡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而沈利华却微笑地说:“我只是做了本应该做的。”
十年来,沈利华与许多病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获得了病人的信任和尊重。一位来桐乡旅游的上海籍老师因突发急性广泛性心肌梗死Ⅲ°房室传导阻滞而入住ICU抢救治疗。由于病情危重,医院在发出病危通知的同时,积极开展抢救:抗心衰,溶栓、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等。此时,病人家属对桐乡的医疗水平抱怀疑态度,但病情又不允许转院回上海,家属们的情绪既焦急又无奈。沈利华看到这些,积极做好病人家属的宽慰工作,给他们解释病人的病情和桐乡一院的治疗技术,取得了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经过几天的积极抢救,病人的病情逐渐转危为安。一天下班时,病人家属等在路边,硬塞给她一个厚厚的信封,说什么也要她收下。反复推辞不成她只能暂时收下,第二天,把这信封里的1000元现金交到该病人的住院账户上。拿到交费发票时,病人家属感动地说:“桐乡一院的医疗水平是一流的,医德水准更是高尚!”病人痊愈出院时,他们将一面鲜红的感谢锦旗送到了医院办公室。
“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解病人所痛”,是沈利华的医学誓言。去年6月, ICU收治了一位急需用血的脾脏破裂病人,但中心血库却处于用血紧张的状态。看到病人血型正好和自己一致,她等中午一下班马上直奔中心血库。工作人员说:大热天的,你又是女性,就抽200毫升吧!沈利华却说:没事的,就抽300毫升吧!直到她的血被输到病人身体之时,同事们才知道实情,于是,又有两位同事以她为榜样也去献了血。病人得救了,家属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片爱心 温暖几多心灵
作为ICU的护士,不仅要有敏锐的眼光、灵巧的双手、勤快的脚步,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种换位思考的服务理念。当面对生理、心理上都承受着极大痛苦的病人时,常常要想尽办法去减轻他们的痛苦。去年11月,ICU收治了一位重度有机磷中毒的17岁少年,他因高考压力太大而自杀。经ICU医生护士的通力抢救——血浆置换后,病人神志转清,精神却濒临崩溃,且经口腔气管插管极度痛苦,不能说话交流而变得躁狂近乎绝望。沈利华一手握着少年躁动的手,一手扶着他的肩,用亲切的口吻安慰鼓励他,告诉他治疗方案,尤其经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的重要性。教会病人具体的配合方法,劝导他活着并不只是为了自己,还要想想自己的父母和亲人,高考并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帮他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这位轻生少年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在以后的治疗中,这位少年异常配合。沈利华每次看到他那张开的干燥的口唇,就用海绵棒给他湿润,用肢体语言鼓励他,4天后便脱离了呼吸机,转危为安。孩子的父母感激地说:医院不仅拯救了我们儿子的躯体,更挽救了他的心灵。
一丝愧疚 面对挚爱亲人
对于病人,她是一位合格的护士,但对于家庭,她却有深深的歉意。多少个节假日之夜,她没有陪伴自己的亲人,坚守在白衣天使的岗位上,为那些更需要她的人忙碌着。去年隆冬的一个雪夜,刚过十点,她的手机响起,电话那头传来科里值班人员的求援声。她立刻穿衣起床准备去加班,考虑到大雪天没有出租车,丈夫准备起床送她,而年幼的儿子不敢一人呆在家里。怎么办?“儿子,你也去吧!快!妈妈科里的病人可不能耽误。”沈利华当机立断。就这样,一家三口赶往医院,妈妈加了二小时班,父子俩在车里等候了二个小时。
她,就是桐乡一院年轻的护士长---沈利华,一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在这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跳动着一颗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虽然辛苦但快乐着,以病人的快乐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金铁臣——消化内镜的能手
[基本情况]金铁臣,男,1959年3月出生,1980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副主任医师职称,农工民主党员,现任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功能科主任。近年来,多次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被评为桐乡市卫生系统第六批优秀专业人才。
[感动事迹]“干一样像一样”是很多同事对金铁臣医生的评价。消化内镜工作不但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而且责任风险大,工作中还需接触病人大量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可谓又脏又累又险,日常工作又十分繁忙,但金铁臣22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这一岗位上。“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一直牢记着学习内镜时老师的教诲,不断钻研内镜操作技术,哪怕只能改进一个细小的动作,都不言放弃反复尝试,直到成功。40000多例内镜检查和1200余例内镜下治疗手术,没有发生过一起差错事故。
[事迹材料]
“干一样像一样”是很多同事对金铁臣医生的评价。
从医28年来,他先后干过内儿科、预防保健科、病理科等工作,最后因工作需要定位于消化科,长期从事消化内镜工作。消化内镜工作不但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而且责任风险大,工作中还需接触病人大量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可谓又脏又累又险,日常工作又十分繁忙。但金铁臣二十多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这一岗位上。
为了尽量使更多的病人能及时接受检查,金医生每天总是早早来到科室,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常常是上班时间未到,医院消化内镜室的诊疗工作早已开始;下班时间过了,他和同事们还没有下班。家人曾对他上班“早到迟退”表示不理解,金铁臣总是这样说:“我多在岗位上呆一会儿,就能多诊治一位病人。”最多的一年里,他做了7000多例内镜检查和300多例内镜下治疗手术。
消化内镜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检查过程中病人有一定的痛苦和不适,有的还相当严重,以致病人会因恐惧而再次检查。加之内镜图像稍纵即逝,长时间的反复察看更会增加病人的痛苦,所以检查时医生必须全神贯注,不但要有鹰一样敏锐的眼睛,更要有轻柔快捷的操作手法。金铁臣深深理解着病人对内镜的恐惧心理,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病人的痛苦。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金铁臣逐渐积累了消化内镜技术的丰厚经验和技巧,内镜术达到了较深的造诣。许多在上级医院做过内镜检查后再来桐乡一院做内镜检查的病人说:在这里做胃肠镜检查,比在上海的大医院做感觉好得多,下次就是去上海复诊,也要在这里做了内镜再去。每当听到这样的赞誉,金医生总是笑笑说:“希望下次我能为你做得更好。”
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的生命,每一个细小的差错和疏忽都可能给病人终身的遗憾。工作中的金铁臣总是十分地认真仔细,虽然做过的内镜已有40000多例,但他始终保持着初学内镜时的谨慎之心。他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严谨心态认真诊治每一位病人,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先后为1200多位病人进行微创和急诊内镜下手术治疗。曾有一位远道而来的胃结石病人,由于结石长期对胃黏膜的刺激,已并发严重的胃溃疡,病人久治不愈,疼痛难熬。本打算作外科剖腹切胃手术,但外科手术不但对病人的创伤大、恢复慢、费用高,而且术后对病人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金铁臣为他胃镜检查后,提出病人有行内镜下碎石治疗的可能,这样不但能使病人免受手术之苦,节约医疗费用,而且不影响今后的生活。可当时医院并无专用的内镜下碎石器,而病人的胃内结石又非常坚硬巨大,怎么办?想到病人的疾病与痛苦,想到病人贫困的家境和家属焦灼的心情,金铁臣断然决定尝试一次“土法碎石”。说干就干,没有碎石器就用圈套器来套,套不住就用钳子一点一点地夹,一次不行就二次、三次,最后他和他的助手们硬是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彻底粉碎了病人胃内坚硬的结石。病因去除后,抗溃疡治疗的效果也大大提高,2周后复查病人完全康复,愉快地踏上了回乡路程。
创新是发展的基石,更是自我的突破超越。金铁臣坚持在工作中开拓创新,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目标。他先后开展了10余项内镜下治疗项目,曾主持完成桐乡市科技新项目2项,获市优秀论文2篇。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医院内镜室从单一胃镜检查发展到集胃镜、肠镜和十二指肠镜于一体,能进行多种内镜下治疗与手术的多功能科室,不但得到了病人的认可和称赞,在同行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金铁臣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近年来,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7年度被评为桐乡市卫生系统第六批优秀专业人才。
姚惠亚——“妙手仁心,仁心仁术”
[基本情况]姚惠亚,女,1970年10月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副主任医师职称,现任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主任。近年来,曾获得桐乡市卫生系统十佳青年标兵、嘉兴市卫生系统第三批青年优秀人才、桐乡市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等荣誉。
[感动事迹]面对生命,对于一个医院来说,拥有高超的医疗技术的医生十分重要,但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拥有一双“妙手”的同时具备一颗愿意倾听病人的“仁心”更为重要。从医17年来,姚惠亚不收一分礼,不出一个错,不放弃一线希望。挽救了数不胜数的心血管危重病患者。还经常与病人保持电话联系,甚至上门服务,作好健康宣教,为病人长期正规服药及提高生活质量进行指导,还经常救济贫穷的病人,深得众病人信赖。兢兢业业,以一颗仁爱之心为病人服务,任职期间,科内没有发生一例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科室连年被评为先进。
[事迹材料]
不懈钻研 精湛出色的医疗技能
自93年参加工作以来,姚惠亚勤奋好学,刻苦训练基本功,从而具备了扎实的内科理论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1995年,医院为培养和造就人才,特选派她至浙医一院心内科进修学习。回院后主要从事心内科病人的诊治工作,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她的多方努力下,率先开展食道调搏术;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为多位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均获得了成功。逐渐在心内科诊治方面有一定影响,成为内科(特别是心内科)的骨干力量。
在多年的工作中,慢慢地在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等疾病的抢救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曾有一冠心病急性左心衰病人,住院期间的3天内心脏停跳3次,都由她亲自主持组织抢救,经电击除颤、抗心律失常药物等相应治疗措施,终使病人转危为安,那几天时间里她吃住在医院,随时观察、处理病人的病情.痊愈出院后,病人和家属感激万分,送锦旗致谢。
前年三月,又一例十余年病史的风心病人,重度瓣膜病变,心功能差,长期端坐呼吸,病情危重。在内科治疗4天后症状略有缓解,忽突发心脏骤停,她接到信息后,迅速赶到现场抢救,当时病人心电图示室颤,呼吸随之停止,她凭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细致的观察及处理,用积极治疗手段,两小时后恢复房颤心律,抢救成功。诸如此类心血管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她还经常与多位的心血管病人保持电话联系,甚至上门服务,作好健康宣教,为病人长期正规服药及提高生活质量进行指导。在心血管方面逐步在二院及周围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深得病家的信赖。
近年来,在她的主持下抢救成功数十例农药(药物)中毒致呼吸衰竭和数十例复合伤多脏器功能受损病人。但由于医院条件的限制,并未设立肿瘤内科病区,在看到癌症化疗工作欠规范而病人就诊较多的现象后,2005年3月她本人主动要求去省肿瘤医院化疗科进修学习肿瘤内科的化疗,回院后积极创造条件在病区开展晚期肿瘤的化疗工作。
工作之余,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临床医学本科学业;经常向老专家、上级医生请教,组织主持所有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尽力解除医疗隐患。在15年兢兢业业的工作中,从未发生任何差错事故,也未曾被投诉过。
作为科主任,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外,科学管理科室也不容忽视。首先她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较个人得失,工作学习都做好同事的表率。对于工作中的不足,她总能发扬自我批评精神;病人有纠纷倾向,她总是冲在最前面,尽自己的努力,总能把一些不良现象、安全隐患消灭。特别对年轻的医生能做到在业务上指导,在生活上关心;并加强全科基本功训练,提高科室整体医疗水平。从而把科室引导成一个相互关系非常融洽大集体,有很多内科医生都要求去她的内科病区工作。
赤诚奉献 全心全意的工作作风
参加工作以来,她认真负责,待病人如亲人,不计个人得失;为了诊治病人和科室管理工作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加点,甚至带病工作;为抢救病人彻夜不归,细心照拂,相随其右,看到一个个患者的新生,她说“再苦再累也值得”,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作为医生的她,不仅有一双“妙手”,更有一颗“仁心”。 曾有一位退休教师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心肺功能差,又有焦虑症,并且脾气暴躁,性情古怪,不肯接受自己疾病已属晚期的现实。反复住院,经常对院方不满。同事们戏称其为“天下第一难伺候的病人”, 姚医师非但没有轻视或疏远,而且不厌其烦的与他进行沟通、开导,经过她的耐心指导,精心照顾与治疗,每次都让他满意而归。而她也总在工作之余,常电话问候或多次亲自上门看望他,指导他的日常保健与治疗,该患者也经常发手机信息与她沟通,她都每条必回。直到今年11月最后一次住院,出现肺性脑病,终不能治,家人的感激溢于言表。她就是这样以她的技术水平和对患者的仁心使每位从她手上出院病人真心佩服她并依赖她。
热情细心,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尽力在做好医疗的同时努力减轻他们的负担。定期与一些慢性病人保持联系,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病人上门服务,作好慢性病的健康宣教,并规范记录病人的治疗和病情变化,指导好他们的生活起居。
不辞辛苦,用真诚地工作感动对方。目前医疗环境比较恶劣,医患关系紧张,她都能学会换位思考,努力处理好医患关系。有时碰到不讲理或精神异常病人,甚至会被打或吐脏物等,也都能不厌其烦,宁愿自己委屈,也善待每一位病人。工作以来能赢得所有患者的理解和普遍赞誉。
从不收受病人的任何礼品、红包,从不接受宴请。还经常救济贫穷的病人,提供有限的现金和生活必需品,发动捐款,多次收到患者的锦旗和表扬信。
不断探索 实至名归的荣誉
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适时撰写论文。工作期间共完成七篇论文:《维生素B1缺乏误诊脑干病变》发表于《中华误诊学杂志》,《糖皮质激素致过敏反应的临床分析附三例报告》发表于《医学文摘内科学分册》,《以胸腹腔出血为主表现的流行性出血热一例》发表于《中国临床荟萃》,《C反应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意义》发表于《浙江医药卫生科技》,《脑心综合症419例临床分析》发表于《临床医学》,《成人麻疹合并心肌损害的诊断和治疗》发表于《浙江医学》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反应蛋白定量测定及其意义》发表于《心脏杂志》。
面对生命,对于一个医院来说,拥有高超的医疗技术的医生十分重要,但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拥有一双“妙手”的同时具备一颗愿意倾听病人的“仁心”更为重要。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个她/他,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中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封剑楠——非法行医者的“克星”
[基本情况]封剑楠,女,1954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专学历,现任卫生监督所医疗卫生监督科科长。
[感动事迹]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直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近三年来,她带领同事,共取缔无证行医220户次,没收药品484箱、器械259件,行政罚款35.58万元,对7名情节严重的非法行医者移交给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极大地净化了我市的医疗市场,为保护就医群众的健康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每一次无证行医的取缔过程,都是一个与非法行医者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她是非法行医者的克星,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
[事迹材料]
非法行医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和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打击无证行医活动”一直是医疗卫生监督科的重点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开展难度大,具有一定危险性。封剑楠科长,面对着很大的压力,带领同事,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困难,在我市打击无证游医方面取得很大的成效,极大地净化了我市的医疗市场,为保护就医群众的健康权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每一次无证行医的取缔过程,都是一个与非法行医者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
勇敢无畏 坚决查处取缔非法行医
2005年,根据举报,封剑楠科长带领监督员前往李金芳行医点进行监督检查。到达后发现现场有4名病人在输液,另1人在候诊。经初步调查,当事人李金芳未取得桐乡市卫生局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在家中开展一些常见病的诊疗活动,况且他还没有取得 资格,同时他的老婆、儿子都非卫生技术人员也在帮忙看病,现场没有任何急救的设施,给就诊群众的健康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在检查和查封药品的过程中受到了李金芳家属的阻挠及人身攻击,执法检查很难继续开展,看到这种情况,封科长一边对当事人李金芳进行教育,一边果断联系公安110请求配合。在110民警及时到达后,在他们的协助下,查处工作才继续下去。但在对现场共查获的90余箱药品、器械准备将药品装车时,李金芳的家属又打电话叫来了几个亲戚及40多位村民,将监督员们团团围住,并进行谩骂,推搡,阻挠将药品装车。在几经周折后,监督员们终于将药品装上了车,在离开现场时,封剑楠科长安排其它监督员们先走,而她被几个李金芳的亲戚揪住不放,认为是她带人来查的,要找她算账,她在这种情况下,仍相当冷静,骂不还口,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了矛盾激化,一直僵持了近1个小时才脱身。
不畏艰辛,深夜取证,严惩非法行医者
再如对李秀云非法行医案的查处。某日傍晚,接到举报称有一孕妇因在非法行医者处引产导致大出血,已送第一人民医院抢救。封剑楠科长立即组织人员前往进行调查,但受害者贵州籍女子已经出院,几经周折,终于通过受害人的姐姐找到了帅国兰,在她的指引下,在梧桐街道庆丰南桥村的一隐蔽的出租房内找到了无证行医者河南籍医生李秀云,在她的大约不足10平米的住处找到了人流器械包及其它一些药品、器械,现场没有任何的消毒设施,吃、住、看病全在里面,卫生条件极差。通过初步调查发现李秀云在未经桐乡市卫生局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在本地开展接生、人流及一些常见病的诊疗活动,且她刚从卫校毕业,未取得医师资格,根本不具备独立行医的条件,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考虑到她已造成了孕妇帅某大出血的后果,为了能更严厉的打击非法行医行为,给非法行医者以严厉惩戒,必须要收集李秀云更多的非法行医证据。经进一步的询问和调查,了解到从2002年以来,李秀云非法给3个产妇接生过,了解到这个信息,封剑楠科长决定去找她就医过、接生过的产妇去了解情况。虽然有了大致的方位,但是不是找的到还是个大问题,但封剑楠科长没有放弃,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对李秀云提供的大约位置周围的几十户人家按家按户进行走访,通过努力,在晚上十一点多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位请李秀云接生的产妇,并取得了足够的证据材料,非法行医者李秀云也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当完成这一切,那已是凌晨二点多。
法律无情人有情
封剑楠科长在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过程中,对违法者以情服人,以理服人,感化这些违法者。2006年9月21日中午,接到举报电话称濮院镇上马墩有人非法行医,案情就是命令,封剑楠带领科室同志马上在午休时间火速出动,在举报人的带领下由司机施建洪同志装扮成病人,确定非法行医窝点后监督员迅速出击,当场发现非法行医者马侠和其丈夫水振林正在给人看病,现场查获B超机等诊疗器械和大量药品。铁证如山,违法者马侠及其丈夫自知难逃法网。然而就在监督员继续取证之际,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马侠的丈夫水振林突然从二楼窗口纵身跃下,重重地摔在一楼的水泥地面,呻吟不止,表情痛苦。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封剑楠冷静沉着,一方面指挥科室二位监督员继续保护现场和取证,一方面自己和一位监督员一起把受伤的水振林扶上执法车辆,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在医院里,封剑楠在挂号、检查、拍片、取药,始终陪同搀扶,还自己出钱给水振林买来拐杖,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外人怎么也不知道他们之间是违法者与执法者的关系。
就在水振林接受治疗的同时,其妻马侠被依法拘留传唤,正在接受我所监督员和派出所公安人员的调查和询问,但此时的马侠并不怎么配合执法人员的调查甚至对抗,表现得心急如焚、忧虑不安。我所监督员通过了解得知马侠夫妇育有一个5个月大、嗷嗷待哺的婴儿,且水振林的伤情让她牵挂。这很让执法人员为难,一方面是严重违法的事实,一方面是令人揪心的亲情。经过我所监督员与公安人员沟通,决定启动快速处理程序,以最快的速度调查、合议、作出处罚决定,让马侠尽快回到婴儿和丈夫的身边。监督人员对马侠丈夫水振林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终于让马侠及其丈夫由顽固狡辩、激烈对抗转为主动交待、积极配合,两人最终都耐心接受了调查询问,讲清了事实真像,主动争取宽大处理政策。所领导也连夜召集有关人员,对案件进行合议,作出了合法合理合情的处罚决定。当事人马侠夫妇也当夜接受并执行了处罚决定,并对卫生局监督员们对他们的教育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如李作超无证行医追究刑事责任案、王新民无证行医追究刑事责任案……每一起案件的查处都与封剑楠科长的敬业、勤奋分不开的,正是在她的努力下,在2005年到2007年间,共取缔无证行医220户次,没收药品484箱、器械259件,行政罚款35.58万元,对7名情节严重的无证行医者移交给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封剑楠科长任劳任怨、尽职尽责的结果,很好的维护了卫生监督所的形象,体现了一名优秀的卫生监督员风采。
胡建锦——挺立在疾控事业的浪尖风口上
[基本情况]胡建锦,男,1949年1月出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支部书记。
[感动事迹]哪里有疫情,就往哪里冲。哪里需要疾病预防和控制,哪里就有他。在从事医疗卫生管理工作近30年的人生历程中,没有改变的是12年军旅生涯所锤炼出来的“军人风范”。用他的话来说:在部队要对得起那身军装——冲锋在前,在单位要对得起这身白大褂——走在前列。胡建锦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的入党誓言和人生理想。在他的带领下,单位曾获得“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嘉兴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桐乡市霍乱防治先进集体”等二十多项荣誉。
[事迹材料]
现年59岁的胡建锦,1968年入伍,1978年转业至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曾任医院党支部书记、医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卫生防疫站站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等职。人生的磨砺及对事业的执着,如今人显得有些消瘦,但他挺拔的身材和钢毅的脸爿,依然透着威严、果断和慈善,由此翻开了人们对他的钦佩一页……
“抗非”——身先士卒
2003年新年伊始,广东局部地区发生非典,面对这个鲜为人知的疫情,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胡建锦,职业的敏感使他认识到:这种尚未被认识的疾病,极有可能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是静观其变?还是未雨绸缪?他选择了后者。于是,他就组织传防科对全市13个乡镇主管防保医生,进行了传染病防制和流行病学等方面业务培训。同时指定专人从英特网上收集有关资料并及时分发到科室。及时下发卫生部关于非典的诊断、治疗及医务人员防护标准。及时与新闻媒体取得联系,在各大宣传媒体广泛开展非典防治知识的正面宣传,消除市民不必要的心理恐慌,为稳定民心和科学预防非典早做准备。
4月,随着广东非典疫情在香港和北京进一步蔓延,以及全国一些省份不断有输入病例的紧急通报,大量的工作都集中在市疾控中心,整个中心不仅承担着各部门和卫生系统内部非典防治的培训任务、疑似疫情的调查处理、热线咨询电话、疫情监测、一些重要部门和公共场所的预防性消毒等工作,还要对全市的宾馆、饭店只要有疫区来的旅客入住,以及全市各医疗单位发现的发热病人,居民举报其周围有外地来桐人员或车辆的,都必须及时赶到现场调查核实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面对这异常艰巨“抗非”战斗,他没有退缩和避让,而是始终站在“抗非”的前言阵地,迎难而上,顶风前进,迅速、精心和严谨地组织了一次次行动。
“毅力”——严防死守
在“抗非”的日子里,光靠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斗志。连续几个月,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第一个支起了钢丝床,期间没有休息过一天。他每晚要接听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他亲自带领疫情小分队查访疫情;亲自参加对26名可疑病人的会诊。4月29日,广东省卫生厅电传,称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人南非华籍商人杨某某,曾于本月24日晚入住我市新世纪大酒店,胡建锦立即组织现场消杀与流行病学调查。5月2日晚上10时30分,接到浙江省疾控中心传真,要求追踪山西太原非典病例密切接触者孙某,胡建锦按照海口至桂林的海航7736航班名单上的线索,查到孙某系桐乡市崇福镇某村人,现住桂林,再通过与孙某电话调查和所在村干部的调查,证实了其4月23日后未回过桐乡,直至忙碌到深夜零点,正当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包饼干,想招呼大家充一下饥之时,一份省疾控中心要求追踪一位在上海被确诊为疑似非典病人刘某的传真又放在案头,疫情就是命令,他顾不得连续几天的极度疲劳和饥渴,立即带领应急小组人员,赶到刘某曾旅游和住过的乌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整个乌镇所有的宾馆、酒店进行了排查,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病人入住的酒店,按照规范要求,对接触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并进行了消毒,回到单位已是凌晨3时30分。
眼看胡建锦如此的“奔袭”,许多同事劝他休息一下,然而当时作为主任和专家的胡建锦,只是用感激的眼光向同事笑笑说:疫情没有好转,怎能休息得好啊。而许多同事都说,这段时间里胡建锦是用毅力和信念在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疾控”——钢铁长城
胡建锦作为一名资深的医疗卫生管理工作者,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疾控经验。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疾病预防控制——是为老百姓筑起的一道钢铁长城。而他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找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位置,使之不断发展成长,为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2005年9月,嘉兴市暴发了严重的霍乱疫情,我市的周边地区湖州、杭州等地也有疫情的出现。面对如此严峻的霍乱疫情,胡建锦运筹帷幄,临阵不乱。一方面扩大检索范围与检测频率,采取各种有效预防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另一方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例,采取最有效、最及时的办法将疫情扑灭在摇篮中。10月14日中午12时左右,接到电话报告:在我市周边某市某镇的一建材公司(砖瓦厂)内发生了霍乱疫情。该砖瓦厂距离桐乡较近,又在我市上游,事态十分危险。他与当地疾控中心和砖瓦厂取得联系后,立即带领相关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了采样,同时对邻近村民进行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分送了部分消杀药品给村民,并指导对水的消毒。第二天,胡建锦再次带领传染病防治科的专业人员到与事发砖瓦厂相关的企业、外来民工聚居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健康宣教和指导水的消毒等工作。
探索——永无止境
胡建锦在近30年的卫生管理工作中,常常探索各类慢性病的发病规律、致病因素和流行趋势,从社会、生理、心理、环境、遗传等各个方面寻找致病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出慢性病的群防群治策略,有针对性地控制我国慢性病的发展,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划启动《中国成人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KSCDC)》。胡建锦亲自赴北京向国家疾控中心领导阐述我市开展该项目的优势,并最终获得成功。
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9年多时间里,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疾控”工作,需要的是在不断探索中求索。在他的带领下,全市的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均走在全市甚至是全省的前列。如今已获“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工作先进单位”、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先进集体”、“浙江省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嘉兴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桐乡市霍乱防治先进集体”等荣誉二十多项,疾控中心已连续叁年被评为“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年度考核一等奖”。 2003年下半年,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中,我市的工作获得了卫生部领导与专家的充分肯定,并被授予浙江省首个“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县(区)”荣誉。
2007年3月25日,当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视察完我市的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后,胡建锦主任病了,而他这一病就是一年……
唐建良——一个永不知疲倦的人
[基本情况]唐建良,男,1964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嘉兴市康慈医院院长、嘉兴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2007年被评为桐乡市第六批优秀专业人才。
[感动事迹]唐建良曾有个朴素的愿望:“用一生的精力去做好一名医生”。为了这样一个愿望,他一直努力着。从医生到院长,为了做好一名医生,他学会了学习;为了做好一名院长,他在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学会了创新。为了能使更多的精神心理疾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为了使精神病患者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为了全市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他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桐乡特色精防工作体系的构架,一系列惠民措施、政策的出台,康慈医院的整体搬迁。社会为他感动,他感动社会。
[事迹材料]
唐建良曾有个朴素的愿望:“用一生的精力去做好一名医生”。为了这样一个愿望,他一直努力着。从医生到院长,为了做好一名医生,他学会了学习;为了做好一名院长,他在学习中学会了思考,在思考中学会了创新。当院长,他对职工关心体贴,对人才爱“才”如命,对事业如醉如痴,对发展充满激情。为了能使更多的精神心理疾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为了使精神病患者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为了全市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他四处奔波,大声疾呼。在他的努力下,构建了桐乡特色精防工作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措施、政策,描绘并实现康慈医院发展蓝图。
“医院的主人不是院长,是职工,对主人要好一点。”
唐建良曾经有这样一句话:“医院的主人不是院长,是职工,因此对主人要好一点。”
如今,他这样做了。康慈医院职工这样说:“唐院长,没有一点私心,对我们职工特别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
近几年,医院招收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其中很多是从外省市招来的。这些大学生来到乌镇后,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白天忙于工作倒还好,可晚上到了集体宿舍怎么办?唐建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晚上宁可自己晚点回家,到集体宿舍,找年轻人聊天、拉家常,倾听他们的想法,交流思想,给年轻人讲医院的发展。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专门组建了男子篮球队。每逢过节,组织多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丰富职工的节日生活。同时,在节日期间,把单身职工召集起来,设宴一起过节。
2004年,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安徽籍职工林医生找到唐院长说,老家发大水,哥哥要结婚,自己又没有钱,想借点钱。 “家里发大水?你怎么不早说。你还有没有我这个院长。” 唐建良听后说:“下午一上班到我办公室来拿。”几年过后,当林医生父母知道这5000元钱是院长给借的时,总勉励儿子说“儿子,你遇到了个一位好领导,你爹你娘放心了。你要好好工作啊。”
2006年,医院有位职工的女儿患了白血病。作为院长,唐建良号召全院职工开展爱心捐款,并向在外地进修学习的职工打电话,一个一个地告知他们爱心捐款的事宜。此次爱心捐款,共为该职工送去了近2万元的爱心款,解了该职工家庭的燃眉之急,也使全体职工心里感到踏实。
“观念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俗话说:“在什么山上念什么经。”
几年前的康慈医院,虽说称其为市级医院,其实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看,与乡镇卫生院差别不大。唐建良当院长后,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在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仔细地阅读了“哈佛管理丛书”。他边学习,边思索,发现这一种不大的差别最大的问题是来自于观念。他认为:“观念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在2004年,医院召开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会议,会上每个科室发了两本书,一本是《致加西亚的信》,另一本是《没有任何借口》,要求每个人必须读,并开展讨论,撰写读后感。会上,谁也不知道院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人开玩笑问:“院长是不是‘真毒’了?”然而,没有想到的是,两本书带来了“康慈人”观念的改变,通过学习讨论,职工领悟了“一个成功的人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而且总是把时间花在工作中、学习上,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从罗文的身上学会了“忠诚敬业,创新、主动工作,不避艰苦、勇于奋斗,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品质。
近年来,唐建良始终没有放弃职工品质的培养,始终没有放弃团队精神的培育。先后开展了《谁动了我的奶酪》、《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的读书活动,并将其思想运用于具体的工作。在《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读书活动中,将医院发展的规划深入人心,使职工适应这种发展变化,并从医院的发展变化中寻找自己的位置;《细节决定成败》的学习讨论中,提出了“100-1=0”的工作法则,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院长的一番苦心,带来了医院职工观念的改变,确立了“安全、高效、快乐”的服务理念,塑造了“团结务实、敬业创新”的医院精神。
“医院不发展,要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只是一句空话。”
医院的老职工陈国光说:“唐建良,行动超前,思维超前。凡要办一件事,只要目标既定,一定会竭尽全力,把事情办好。”
2001年的秋天,康慈医院并没有人感觉到这个秋天有什么不一样。作为该院的院长,唐建良却度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个宏伟的目标在他脑海里反复酝酿。终于有一天,康慈医院搬迁的计划目标宣布了,全院上下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没有必要搬迁,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乌镇“神经病医院”了;有人感到计划脱离实际,主要考虑医院没有搬迁的实力,包括资金和队伍素质各方面。然而,可喜的是在中层以上领导中有70%的支持,这一种支持,来源于他们对唐建良个人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的肯定。从此,唐建良带领“康慈人”踏上了迁建和发展路。
为了迁建发展规模的需要,唐建良启动了医院的人才工程和科教兴院工程。几年间,医院共引进人才9人,其中副高职6人,研究生2人,本科1人。同时,医院在困境中,舍得投入,鼓励年轻人考研究生。目前,已培养研究生2人,1人在读。人才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医院的科技工作。前几年,医院没有一个科技成果。近年来,医院每年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每年都有科技项目立项,每年都有科技成果获奖。
医院迁建计划实施过程中,唐建良在医院没有分文的情况下,顶住压力,四处奔波呼吁,争取迁建工程项目。直到2003年,康慈医院迁建工程项目得到首肯并立项。在未来的几年内,唐建良以自己的声音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摇旗呐喊,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各级领导,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感动医院职工,赢得医院职工的理解和支持。期间,多少的努力,多少的艰辛,唐建良自己也说不错,也不想说。在2007年年底医院顺利搬迁结束后,唐建良却一个人呆坐在办公室,流下了痛苦与快乐的泪水,泪水洗去了多年辛劳留下的印记,洗去了他的疲惫。
“但愿我的声音和行动能带来精神卫生事业的改变。”
作为一个精神科的医生,唐建良从来没有放弃过对心理卫生、精神医学的研究。作为一名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院长,从来没有停止过为开创精神卫生事业新局面而付出。这一切,对于唐建良来说,只需要看到“我的声音和行动能带来精神卫生事业的改变。”
多年来,他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每年两会期间,积极争取会议发言,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呼吁社会关注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他利用讲座、报告等形式,从政府机关到学校、企业积极宣传精神卫生知识;他利用医院的调研成果,积极做好政府参谋,推进精神卫生工作。1999年全市开展了精神病人“解锁行动”,共有12位被关锁精神病人被解“锁”,并得到了有效治疗;出台了《桐乡市特困精神病人住院费用分级负担实施意见》,对低保户精神病人住院实施全部治疗费用二级负担,由乡镇街道及市财政各负担50 %,解决了低保精神病人的住院问题,近年来共治疗贫困家庭精神病人近1000余人/次,总费用在200万元;建立完善了以卫生部门为重点的三级精神病技术防治网络体系,并不断强化网底作用。2007年对全市448名社区责任医生进行全覆盖的精神病知识培训;广泛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在广播电台“健康门诊”中开设精神卫生和心理卫生专题,每年出刊四期的《心理卫生与健康》共二万余份发放到社区、学校、机关及其企事业单位。
凡是与唐建良接触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他从放弃任何机会宣传精神卫生,也有人说“唐建良讲起精神卫生比安利直销员讲‘纽崔莱’还要兴奋、还要充满激情。”
是呀!因为他比其他人更明白精神卫生的现状。虽然宣传也好,呼吁也好,并不能为医院产生多少直接的经济利益,但他看到的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唐建良说:“目前,从大的范围看,精神和心理疾患者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严重精神疾患者占总人口的15‰。前几年工作的重点是那15‰的重型精神疾患者,今后的重点要放到那15%去,要广泛开展焦虑症、强迫症、忧郁症、睡眠障碍、青少年心理问题、教师、公务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的心理问题等的预防和治疗工作,达到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减少社会问题的目的。”
唐建良,热爱精神卫生事业,对精神卫生事业如醉如痴。在他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不知有多少的病人在他的治疗下,重回社会。也不知有多少因病致贫的家庭,在他的帮助下得以圆满。在他当院长期间,以超乎常人的勇气、胆识和毅力,完成了康慈医院的第三次创业,有力地推进了桐乡乃至整个嘉兴地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站在新大楼的办公室窗前,倚窗望着楼前葱绿的绿化带,唐建良感慨万千。他相信,康慈医院的明天,桐乡精神卫生事业的明天会更葱绿,更美好!
唐袁虹——平凡,但不甘平庸
[基本情况]唐袁虹,女,1977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1993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主管护师职称,现任中医医院外二病区护士长。近年来,先后获得了“桐乡市十佳护士”、“桐乡市十佳护士长”、 “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 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感动事迹]外貌普通,但朝气蓬勃;岗位平凡,但甘于奉献;言行朴实,但充满爱心。量体温、测血压、打针、送药、铺床、写病历、巡房、与病人交流沟通……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感人肺腑的言辞,在周而复始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唐袁虹十几年如一日,工作无怨无悔,技术出类拔萃,践行了一名护士拯救生命、守护生命的天职。她用自信的笑容和朴实的举止,一次又一次地为病人带来了快乐。
[事迹材料]
“护士要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这是护理先驱者南丁格尔的一句格言,也是唐袁虹工作的座右铭。1993年,唐袁虹从嘉兴卫校护理专业毕业分配到桐乡中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从踏上这一平凡护理岗位的第一天起,她就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刻苦钻研业务,磨练过硬的技术本领。工作15年间,她的护理技术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的护理风格,成为医院乃至全市护理队伍的业务骨干,多次在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比赛中获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放弃不多的休息时间,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在短短的几年中先后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
用奉献诠释“天使”真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唐袁虹觉得就是要学会奉献;作为一名年轻的护士长,唐袁虹更感觉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每天,她总是提前来到病房,最后一个离开单位,每当需要抢救病人时,常主动加班或推迟下班,她已把工作需要作为上下班的时刻表。2000年8月的一天,科室来了一位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病人,此时她已经换好衣服准备下班了。看到这样的病人,她二话没说,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对病人的抢救中。当时病人已经深度昏迷,浑身散发着浓烈的农药味,呕吐物沾满一身。她不顾这难闻的气味,端来热水,为病人擦洗,并给病人换上了干净的衣服。此后,她连续三天三夜吃住在医院,为了照料病人而主动放弃回家休息。病人康复出院时,家属连连道谢,而唐袁虹却淡淡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的是她对“白衣天使”这一崇高称谓的深深理解。
“称职”的护士长,“不称职”的女儿
只要科室有事,无论家中是否走得开,总是随叫随到。在担任护士长的十一年间,她从没请过一天病事假,没休过一天年休假,更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有一次,唐袁虹的母亲骨折在家没人照顾,却正好碰上科室人员紧张,班次排不过来,为了做好科室工作,她没有请假回家照顾母亲,只是利用夜休时间回家一趟,又急匆匆赶了回来。对于病人来说,她是一名称职的护士,一名优秀的护士;对于母亲来说,她却是一个不称职的女儿,一个关键时刻“靠不住”的女儿。唐袁虹自己也说:“自古忠孝还难全呢,有得必有失。我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了我的病人,对于妈妈,我只有留下愧疚了!”
在“非典”肆虐的期间,在这个最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候,作为党员,唐袁虹毫不退缩,第一个在抗非典志愿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全市抗非典一线人员,并在当天参加了抗非典培训。训练要求按规定穿上厚厚的几层隔离衣然后再脱下来,而且一步都不能有差错,一遍练下来里层衣服和最里面的那层手套早已湿透了,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起来一样。在结束培训之后,她又马上赶回医院把所学的抗非知识和操作规范教给医院的护理人员,就这样,白天学,晚上教,赶来赶去,一天、两天、三天……同时,还要管理科室,配合医院进行发热病区的开设和管理。这样的日子,她硬是“扛”了将近两个月,直到非典疫情被有效控制。在这期间,她的身体瘦了整整一圈,体重下降了6斤。
担任内科病区护士长期间,唐袁虹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儿科病房的开设和管理,无论夜休,还是双休日,只要科室需要,常常在半夜里被叫醒,在节假日被唤回。有一次已是半夜十一点多,她接到急诊室电话让她马上赶回医院。电话就是命令,她马上穿好衣服奔向医院。看到焦急的家属们抱着一个小孩子,一问原来是急诊来的一个病人,值班护士打了好多针都没有成功,母亲都急得哭了。看到这些情况,她马上一边安慰家属,一边开始仔细地寻找静脉,终于在头发丛里找到一根静脉开始慢慢地进针。看到回血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好了!”听到她这么淡定从容的话,小孩母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连声说“谢谢!谢谢!”。面对病人的感激,唐袁虹也很开心:“病人的信任就是给我的最大的回报。”
总是把方便留给患者
为了方便患者,唐袁虹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孤寡老人及瘫痪在床的病人上门服务。一位患晚期癌症的女性患者,由于疾病瘫痪在床,家属迫切希望护士能上门输液。考虑到病人的不便,她还是答应了下来。此后半个多月,她每天中午冒着烈日利用休息时间上门为病人输液,虽然很辛苦,但她感觉到很快乐,为自己是一名护士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而感到自豪。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唐袁虹已经默默的耕耘了15载。15年中,她时刻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把温暖送给每个病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的诠释着护理工作的内涵和南丁格尔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她也由一名普通的护士升任为医院最年轻的护士长、先后获得了“桐乡市十佳护士”、“桐乡市十佳护士长”、 “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标兵”、“ 市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唐袁虹总是说,护理工作非常平凡,但平凡并不等于平庸,自己就如同一片绿叶、一颗小草。然而,正是绿叶衬托了红花的美丽,小草蕴藏着顶石天开的巨大能量。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她用自信的笑容和朴实的举止,一次又一次地为病人带来了快乐。
程良忠——医患真情 医者真魂
[基本情况]程良忠,男,1963年2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主任医师职称。现任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大外科主任。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桐乡市卫生系统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名医培养对象、首届“十佳医生”、“桐乡英才”、优秀科技人才、白求恩式医务工作者、嘉兴市“群众满意的医务工作者”、嘉兴市跨世纪专业技术后备学科带头人、嘉兴市卫生系统后备学科带头人等。
[感动事迹]从医20多年,他一次次地挑战自我,挑战禁区,攻克了一个个医疗技术难关,用手术刀填写了桐乡医学的一项项空白,从1996年至今,他已完成腹腔镜手术3000多例,手术时间从原来的1至2小时缩短为现在的半小时左右,。他以自己殚精竭力地付出,换回的是无数的生命、健康和快乐、幸福。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德,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被老百姓称为“一把神刀”。
[事迹材料]
病人说: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亲人”
凡是接受过程良忠治疗的病人,留给他们印象最深刻是看不到程医师的严肃和严厉,更多的是那和善的笑容、语重心长的关心。一位曾在程良忠主持手术下康复的肝病患者说:“他哪里是一位医生,分明就是一位态度和蔼的大哥。”
“医以德为本,要做一个好医生,首先应有一颗善良宽厚的心。”这是程良忠工作20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信条。他常说,医生职业具有特殊性,如果没有正确的立身之道,怎么去治病救人。在诊疗中,他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能用普通药的就不用高档药,能用国产药的就不用进口药,能早一天手术的绝不无故推迟,尽量让病人少化钱,看好病,为病人精打细算。
曾有一位农村来的乳腺癌病人,根治术后需要一段时间巩固治疗。由于家境贫寒,她不能继续住院,选择回家进行治疗,但病人提出一定要程良忠亲自为她换药。考虑到病人年老体弱来医院不方便,程良忠就决定利用中午或下班后的时间为老人上门服务。于是,他每天骑行45分钟,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来回颠簸了一个多月,直到病人痊愈。事后病人家属十分感谢,想表示一下心意,程良忠对他们说,病人的康复才是对医生最好的回报。此后,这家人把程良忠视为自己的亲人,遇上大小疾病都要找程良忠,还给周边的村民介绍程良忠,说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好医生。
视病人如亲人,而对自己的家人,程良忠心存愧疚。他与父亲的感情很深,因为是父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们兄弟几个抚养大。现在父亲70多岁了,而妹妹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很希望远在桐乡的他能常来看看,但他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回家。每次回家,也是来去匆匆,而且就诊、会诊的电话不断。他总是带着对病人的牵挂回家,带着对亲人的歉意回院。虽然一次次答应儿子陪他出去玩玩,但总是一次次的失约。对儿子的照顾和教育,基本上都落在妻子身上。有时妻子也忙,儿子就没人管,中饭晚饭都吃快餐。医院里的同事都觉得小孩可怜,程良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能对儿子说:“医院的病人需要爸爸,他们生了病很痛苦的,下次爸爸再带你去吃好吃的。”
同事说:他像一架永不知疲倦的“机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程良忠的名气越来越大,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忙。一个个病人等着他,一台台手术等着他,忙碌成了程良忠每天工作的主旋律。把工作看得高于一切,在程良忠的时间表里,没有节假日,不分班内班外,除了睡觉,工作几乎成为生活的全部。
桐乡第一人民医院的人都知道,如要找程医生,晚上到科室去找,准能找到他。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到病房去查看新病人、白天手术的病人、明天将要手术的病人。而每天早上一到医院,或者刚下手术台,办公室里就坐着不少慕名而来找他看病的病人。程良忠不能像常人一样有自己的休息日,常常吃饭没准点,睡觉不安宁。电话一响,病情就是命令,立即往医院跑。整夜不睡、加班加点连续做手术已成为“家常便饭”,惟一忘记的是自己的身体。难怪同事们都说,程主任“是个永远都不知疲倦的人”。他的助手说,跟着程主任干,就得有拼命三郎的劲头。
终于有一天,程医生晕到在手术室里。这天,他已连续一个星期奋战,体能没有完全恢复,紧接着为抢救病人一夜没睡,第二天手术早已安排好了。助手看他实在太累了,就问“今天安排的手术是否要继续做”,程良忠看到病人的术前准备都做好,就说“不能让病人多吃痛苦,继续做吧。”当做完了一个,正要做第二个的时候,终因疲劳过度晕倒了,重重地摔在手术室的地板上。当时,他还不知怎么回事, 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第二台手术准备好了没有?”在场的同事关切的问他怎么样,他坚强地回答“没事”,又继续为病人做手术。手术全部做完了,程良忠才感到头痛得厉害,CT检查显示他被摔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在院领导的强烈“干涉”下,他才同意住院治疗。病休期间,他仍时刻牵挂科室和病人,自己的病情还没有全部康复,又急着赶去上班。因为在程良忠的心里,病人是最重要的。
院长说:他是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20多年来,经程良忠手术治疗得以康复的病人不计其数。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袁树人这样评价程良忠:“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是医院全体医护工作者的楷模,是第一人民医院的一面‘旗帜’。”
桐乡市卫生系统首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桐乡市首届“十佳医生”、“桐乡英才”、嘉兴市“群众满意的医务工作者”等一项项荣誉记录了他的成就。程良忠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与他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现状的精神分不开。
还记得10多年前,一位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近80岁病人曾在某市级医院诊治无效而来到一院外科。当时病人腹部涨鼓、青紫、呼吸困难,生命危在旦夕。可是,一院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手术,怎么办?敢于挑战的程良忠果断决定:留下病人,进行抢救。他一方面布置周密的治疗计划与术前准备,一方面向浙医一院外科老师、著名教授求教。在教授的指导下,手术与抢救措施取得成功,3个月后病人康复出院。
此后,他积极探索较复杂的普外疾病治疗方法,甲亢伴心功能不全、肝内外结石伴肝功能不全、巨大的肝脓肿、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大出血及肝、胆、胰肿瘤等一个个病例,在他的努力下取得了突破,一次次地书写了医院手术的全新领域。程良忠认为,一个对病人负责的外科医生,必须要有创新精神,要胆大心细,勇于探索。程良忠就像是一位斗志昂扬的战士,把病魔当作敌人,不达胜利绝不罢休。
如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县级医院中已较为普遍。但在1996年,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手术的还并不多。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程良忠开展了我市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举获得成功,填补了桐乡医学史的空白。从1996年至今,他已完成腹腔镜手术3000多例,手术时间从原来的1至2小时缩短为现在的半小时左右,从未发生过严重并发症。由此,程良忠也被老百姓尊称为“一把神刀”。
程良忠抢救危重病果断,成功率高,这在医院里是公认的。一天,医院急呼他回院抢救病人。一个农药中毒者,深度昏迷、心跳呼吸已停止数次,又伴有肝破裂大出血。当时部分医生认为病人已濒临死亡,再手术止血风险太大。程良忠觉得,只要有抢救希望决不放弃,个人承担点风险也是应该的。于是他当机立断开展手术。经过2个多小时与“死神”较量,顺利为病人切除破损的肝脏,出血也完全得到控制。第二天,病人奇迹般地恢复了神志。
2005年,程良忠走上了医院领导岗位,担任副院长、大外科主任。职位变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但他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心没有变。
程良忠说:“一个人再有能耐,个人作用也是有限的,关键是提高团队的整体医疗技术”。他协助院长分管医疗、科研教育、信访、设备等工作。他时刻牵挂着病人的安危,潜心研究医院管理,为医疗安全、医院发展献计出力。在带好年轻医生的同时,他言传身教,每周一上午坚持门诊,病人多的情况下安排每周三、周五两天手术,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进行手术,近三年来,每年手术量保持在250例以上。他组织并参与医院危重病例的抢救,参加院内外会诊、术前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遇到重大、特殊病人的抢救性手术亲自上台,为大家担当责任。
作为全市重点学科肝胆外科的带头人,程良忠重视学科的研究,主持新科研项目的攻关,解决外科疑难病例。近年来,获桐乡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桐乡市高新技术奖2项。
当问及程良忠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累不累时,他说:“当医生,就要树立挽救病人生命、减轻病人痛苦的信念。每当抢救出一条生命、每当看到病人露出微笑时,不管多累,心里都很满足。”
“影响桐乡卫生”十大事例(候选)
1、率先启动卫生创强工作
2、深入推进人才兴卫战略
3、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走在前列
4、城乡居民健康的保护伞——合作医疗
5、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进
6、呵护生命的健康卫士
7、健康工程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8、霍乱防控——我们固若金汤
9、构筑起儿童免疫的牢固防线
10、小康生活,从水开始
11、麻风病防治、康复工作硕果累累
12、大爱无言,博爱有痕
13、创造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神话
14、发挥中医药特色,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5、用爱将生命延续
率先启动卫生创强工作
【事例概括】创建省级卫生强市是2007年省政府实施卫生强省战略推出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载体。我市于2007年正式拉开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序幕,从制度、政策准备着手,从创卫生强镇起步,从没有标准到自己制订标准,积极向上争取,向下取得支持,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尝试,卫生创强工作步入有序轨道。
【事例材料】
通过政策组合拳保障卫生强市建设
一个规划:
2007年初,《浙江省卫生强省建设课题研究报告》刚刚出来,桐乡市就未雨绸缪,谋划在先。
市卫生局率先提出了建设卫生强市的构想,及时召开局班子会议,组织起草规划班子,到先进县市考察,结合我市实际,拟定了规划初稿。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走访、调研等方式方法,在全省率先制订了《桐乡市卫生强市建设暨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十一五”期间通过构建“三大体系”、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卫生重点领域的发展,提升医疗卫生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推动卫生强市建设。该规划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后得到一致通过,为我市卫生强市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一个意见:
在制定《桐乡市卫生强市建设暨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的同时,市政府从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出发,进一步研究制定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医疗机构建设提供财力支持,进一步发挥公共财政功能。制订出台了《2006-2010年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布局规划》,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新一轮规范化建设,同时市财政按全市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20元的标准筹集补助资金,用于公共卫生服务。
《意见》的出台使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和社会管理责任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为卫生强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强镇(街道)创建夯实创建基础
由下而上:
2007年,桐乡市在构思卫生强市建设的同时,悄悄启动了卫生强镇(街道)创建活动,采取由下而上的措施来推动卫生强市建设。2007年8月,召开全市社区卫生工作暨卫生强镇(街道)创建动员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卫生强镇(街道)活动的实施意见》,为切实做好创建工作,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工作纳入对镇(街道)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考核内容。
濮院镇、屠甸镇、河山镇等3家单位率先申报并着手开始创建,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财政保障、合作医疗保障等各方面进行强化和深化。创建中期,市公卫办派出指导组进行现场指导,当年12月底三个申报镇顺利通过了考核验收,被市委、市政府正式命名为“卫生强镇”。卫生强镇创建活动的启动和开展,使各镇(街道)进一步重视、支持农村卫生工作,形成了全市上下合力兴卫的良好氛围。2008年,全市又有7个镇(街道)列入创建计划。
一面倒计时牌
2008年初,省政府召开全省卫生强市(县)暨爱国卫生工作会议,下发了省级卫生强市的考核标准,决定在全省开展卫生强市创建。
3月26日,一个新的时间点。
这一天,桐乡市召开创建省级卫生强市动员会议,会议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责任分解落实,争取2008年在全省首批通过“卫生强市”的考核验收。卫生强市创建工作共分宣传动员、组织攻坚、整改提高、迎接考核四个阶段。全市各部门、各镇(街道)将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深入动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将创建工作引向深入。
深入推进人才兴卫战略
【事例概括】近年来,我市着力创新卫生人才工作机制,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兴卫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保障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06人,其中高级职称121人,中级职称728人,中高级职称占全系统的42.3%,大专以上学历占70.1%。
【事例材料】
近年来,桐乡市卫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才兴卫”工作方针,坚持加大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优秀专业人才评选活动,通过专家支农、技术帮扶、培训进修等方式,在全系统初步形成了通力协作、协调统一的卫生人才工作新格局。
卫生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我市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围绕培养、吸引、使用三大环节,不断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端正、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爱岗敬业、德才兼备的卫生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关键作用,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我市积极开展“135人才”培养工程,从中青年卫生专业人才中有针对性地选出一批拔尖人才,把他们培养成在专业上能够独挡一面,在本地区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进而影响和带动其他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05-2007年全市共引进研究生8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6名,进一步加强了卫生系统的人才力量,建立了阶梯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是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适用人才。积极落实镇(街道)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派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卫生单位学习进修;加大市级医疗单位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制度,明确“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学科建设、引才引智、设备援助、转诊会诊”等帮扶内容,努力使对口支援工作达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2006年委托市卫校定向招收培养高中起点社区医生95名,积极稳妥地推进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
三是加强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不断加大继续教育工作力度,采取强化宣传教育使各单位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善继续教育奖惩制度、实行继续教育与职称晋升挂钩等措施,使得卫生系统大专以上学历明显提高,从1997年的18%提高到2007年的70%。
四是加强卫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对现有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岗位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卫生行政管理干部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为重点,紧紧围绕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加强卫生政策法规、先进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卫生行政管理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水平。
评先创优活动积极开展
一是开展“优秀专业人才”评选工作。自1992年开始到2007年,连续开展六批“优秀专业人才”评选,全市共有66人次获得“优秀专业人才”称号。
二是开展“135”人才培养工程。2005年开始,在全系统开展了“135”人才培养工程。第一批评选出5名学科带头人、18名后备学科带头人、26名青年优秀人才;第二批评选出7名学科带头人,22名后备学科带头人,35名青年优秀人才。
三是开展“十佳医生”、“十佳护士”、“十佳护士长”评选。截止目前,已评选出首届“十佳护士长”10名、三届 “十佳护士”共30名、首届“十佳医生”11名、首届“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20名。
四是开展“优秀社区医生”评选。2007年共评选出首批20名 “优秀社区医生”。
五是袁树人、王敬民、程良忠先后获得桐乡市英才奖,唐建良等获得市优秀人才称号,10名中医骨干被评为嘉兴市级名中医或基层名中医。
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走在前列
【事例概括】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是我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是促进卫生强市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注重规划,舍得投入,提升品位,通过不断实施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构筑了我市新型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事例材料】
“三步走”——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1997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在城区梧桐街道开设首个社区卫生服务点,尝试运用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城区全面推开,在社区各居委会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1999年3月,逐步将社区卫生服务延伸到农村,在全省率先开展镇村一体化建设,整合原乡村医生队伍和村卫生室资源,把分散的乡村医生统一集中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施“六统一”的一体化管理。
发展阶段:2002年,市政府专门出台《桐乡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和《桐乡市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在全市规划布点1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全覆盖。2003-2004年,我市连续两年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得到快速发展,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2005年,我市被国家卫生部、民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
提升阶段:2006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把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国各个城市加以推开,同时对有条件的县(市)可以先行试点。我市有着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基础,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一轮的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硬件建设与服务能力提升相结合,建立健全社区责任医生制度,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使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始终保持全国先进行列。
“两个规划、一个意见”
大刀阔斧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
2007年,我市把社区卫生服务建设作为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大保障力度,大力加以推进。
5月,市政府出台《桐乡市卫生强市与“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保持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领先地位”、“实施社区健康促进工程,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
8月,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财政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建设标准。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实行财政补助,新建、扩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市财政60%、镇(街道)不低于20%、其余单位自筹的比例投资;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市财政补助12万元,扩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市财政补助6万元,其余由镇(街道)、村解决。
9月,市发改局、卫生局联合出台《2006-2010年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布局规划》,对社区卫生服务具体到每个站进行了详细规划,到2010年全市建成15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9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
在强化政策保障的基础上,年内全市新建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个、改建42个,进一步统一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识标牌,增添了必备的设施设备;同时,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等工作,并把精防、牙防、麻防、结防等各项防治工作纳入到社区综合防治之中;不断转变服务模式,提高社区卫生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采取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等方式,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双重使命,光荣征程
2008年,注定是桐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
2月19日,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将6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规范化建设被正式确定为政府七件惠民实事工程之一。
2月22日,经市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卫生服务水平》列为市人大议案。
政府重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强大动力;万众企盼——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不竭源泉。双重的使命,光荣的征程,2008年,让我们期盼桐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史上又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城乡居民健康的保护伞——合作医疗
【事例概括】近年来,桐乡市大力推进合作医疗城乡一体化进程,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充分发挥卫生行政部门优势,不断完善“一手托两家”的管理体制,依靠“一卡通”信息化管理手段,形成了政府管理高效、群众便利实惠、医疗事业发展的“叁赢”局面,“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人均筹资额达到170元,共有499476人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97.2%,城镇居民参加率达91.28%。2002-2006年度,桐乡市合作医疗基金共为10万余人次支付报销款1.06亿元,报销额达1万元以上的有1420人。自2007年实行“一卡通”信息化管理实现实时报销以来,已为35.91万人支付合作医疗报销款5971.17万元,为缓解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事例材料】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
我市把大力推进城乡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抓实抓好。在具体工作中着重抓好“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公共财政投入,变群众互助为政府主导。我市从2002年的财政补助每人每年6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年110元,增长近20倍,而个人缴费则从20元提高到60元,增长3倍。今后几年,桐乡市、镇(街道)财政补助标准每年按不低于20%的比例递增,确保财政投入逐年增加。由于政府投入的增加,人均筹资从2002年的26元提高到2008年的170元。二是统筹城乡居民参保,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2006年,我市把没有医疗保障的城镇居民全部纳入到合作医疗,自2008年开始将在本市就业或就学并办理《暂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纳入到农村合作医疗中。三是统筹城乡卫生资源利用,实现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实施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统筹,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撤并部分非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卫生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型。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的门诊费用报销25%,在市级及以上医院就诊报销5%,对中医相关治疗费用上浮20个百分点,住院费用报销首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起付线下降为300元。2007年在社区就诊的人次达到105.12万人次,占合作医疗报销人次的74.5%,同比翻一番。
凸现“一手托两家”管理体制新优势
切实加大卫生部门行政职能,使医疗服务真正“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转变管理思维,实现行业管理与基金管理“双管”齐下。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实施全行业管理,不断规范医疗行为,如实行单病种限价、惠民医疗、市内检查检验单互相认可、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实时警报等措施,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2007年在全市医疗机构实行“双增双控一调整”措施,要求医疗机构严格控制人均费用,控制业务增长幅度,增加诊疗人次,增加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调整药品占业务收入结构比例。二是转变补偿机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节约合作医疗基金。我市自2006年开始,实行了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方式进行财政补偿,政府落实人均20元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要求医疗机构对辖区内群众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并落实人均每年10元的健康体检经费,每两年给予参合群众一次健康体检,截至2007年底,两年共体检48.2万人次,体检率为97.83%,患病率为20.3%,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达到97.7%。这两项措施的实行,既使参保群众“无病早防、小病早治”,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得到了有效转变。三是转变监管方式,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行。通过“一卡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确保了合作医疗报销的公开、公平,真正做到了合作医疗政策面前人人平等。
政府、医疗机构、参合群众“叁赢”
一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550万元,加大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对就诊、医疗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利用,实现了市内不同医疗机构挂号、就诊、住院、付费报销“一卡通”。参合人员凭卡可在不同医院挂号、就诊、办理住院、付费,市内联网医院实现实时报销,信息共享,大大方便了参保群众。仅这项,2007年就节约群众费用54.3万元。二是政府运行成本降低,群众受益比例上升。以“一卡通”信息化管理为技术支撑,以“一手托两家”的管理模式,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形成了政府、医疗机构、参合群众“叁赢”的有利局面。在信息化管理以前,门诊、住院报销均需要人工核算,运行成本较高。在实时结报后,成本支出节省约850余万元/年,政府成本包括镇级合作医疗管理站工作人员劳务支出及档案管理成本,节约支出约415万元/年。2006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2.32万报销人次,报销金额183.76万元。实现实时结报后的2007年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人次有105.12万人次,共报销金额1326.83万元,报销金额是上年的7.22倍。2007年门诊补偿率14.3%,住院补偿率34.5%,受益比例大幅度上升,实行实时报销后的群众受益面从2006年的11.4%上升到69.3%,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进
【事例概括】近年来,我市切实深化卫生改革与发展,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机构重点工程建设,市一院迁建工程进展顺利,市二院住院楼工程、卫校迁建工程、嘉兴康慈医院迁建一期工程、濮院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相继完成,市卫校护理实训楼、麻风病人康复村建设被列入国家建设计划,石门镇、洲泉镇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等建设项目全面启动。
【事例材料】
狠抓龙头建设,扎实推进市一院迁建工程
市一院作为我市医疗机构的“龙头”,担负着全市医疗保健和业务指导的任务,但由于整体布局不够合理、占地面积偏小、医疗用房紧张、住院床位供不应求、学科发展不够平衡等原因,医院规模和就医条件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为此,2001年8月18日,由市计经委主持,市级有关领导和市政府办、卫生局、规划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环保局、供电局等部门参与,对原地改建或易地迁建规划方案进行了细致评审,原则同意市一院易地迁建。
经多年的积极筹划和努力争取,2005年10月,市一院迁建工程经嘉兴市发改委批复正式立项,2006年3月被列为省重点工程。项目按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设计,设置床位数1000张,建筑总面积97128平方米,项目概算总投资4.3616亿元。作为省级重点工程,市一院迁建工程目前进展顺利,病房楼工程已经完成地下人防工程和主体工程十二层,门急诊楼、医技楼已完成结构封顶,其他项目正陆续进行之中,争取到2009年底竣工。
康慈医院、濮院中心卫生院实现整体搬迁
嘉兴市康慈医院迁建工程按三级乙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标准建设,核定床位450张,总建筑面积32540平方米,总投资5560万元,一期工程总建设面积为26780平方米,于2007年12月竣工并实现整体搬迁。
濮院镇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总建筑面积16990.6平方米,设置病床150张,概算总投资3400万元,于2007年12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卫校护理实训楼、麻风康复村列入国家建设计划
市卫校护理实验实训大楼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补助170万元,市财政拨款250万元,卫校自筹580万元。
市皮肤病防治院麻风康复村易地迁建项目用地面积18亩,设置床位100张,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60万元,建设资金由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100万元,市财政安排240万元,龙翔街道安排20万元。
上述两个项目均已破土动工。此外,石门镇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洲泉镇中心卫生院迁建工程等建设项目也已全面启动。
随着全市卫生重点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必将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呵护生命的健康卫士
【事例概括】他们肩负着健康卫士的神圣使命,以满腔赤诚、刚直有节的情操;以扎得准、钻得深、钉得牢的钉子精神;以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轮子般工作状态,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脚步丈量着岁月,用奉献呵护着人民。走近他们,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他们,谁能保证饭馆餐桌上的美食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如果没有他们,谁来制裁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非法行医者?如果没有他们,谁能为我们的健康提供保障?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如此健康,桐城才如此繁华,生活才如此美丽。他们,便是桐乡市卫生监督所的卫生监督员,我们家园的健康卫士,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事例材料】
2007年是桐乡市卫生监督所成立的第六个年头。这一年里,该所通过强化内部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查处和打击违法力度等措施,采用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着力解决公共卫生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较好地完成了工作职能的转换和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任务,有效保障了桐乡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这是一串亮点,客观地反映了桐乡市卫生监督所一年来的工作成效。
全年对3074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做出卫生许可,实施行政处罚626宗,罚款76.5万元,全部结案、执行率100%,无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无一错案,无群众投诉。
学校及发证的工地、企业集体食堂全年无群体性食物中毒案发生,全年无重大职业危害事故发生。
圆满完成重大活动食品等公共卫生安全保障。
突发事件、事故处理及时,控制措施到位,无死亡及续发病例,事件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改善办事效率,服务高效、热情、便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7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监督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初被评为市十佳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依法行政 无一错案
市卫生监督所是受卫生局委托履行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职能的执行机构,辖区内监督对象共有1147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701家公共场所、10家供水单位、98家学校和237家医疗机构,其中食品、公共场所、生产企业等大多为小型生产经营企业。如何对这些企业有效监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市卫生监督所从制度入手,建立起了依法行政的运行机制。
首先,制定工作制度和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为防止执法人员仍按旧体制中的习惯操作进行执法,市卫生监督所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全国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对卫生监督工作全过程各个环节的制度和程序进行全面修订,如处罚标准的细分、投诉处罚程序、许可受理程序、行政处罚审批规定等,进一步明确了各种行政行为的要求,为正确实施依法行政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其次,建立了经常化的培训制度。每月集中培训一次,各科室、分所每月开展一次科室内学习已成制度,仅2007年就举办了卫生法律法规学习班13期,先后派员参加省、市组织的专家讲座及培训学习,监督员的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再次,重视强化对执法行为的督查,提高卫生执法的质量。专门设置了法制稽查部门,在督查中既强调对文书规范、程序执行情况的“静态”稽查,也注重随时查、现场查、随机查的“动态”稽查。2007年,先后开展了3次内部工作规范稽查,检查内容包括许可审批、重大案件查处、执法文书、风纪着装等。
2007年,市卫生监督所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626宗,罚款76.5万元,处理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类举报投诉146件。各项行政行为均未发生行政复议和申诉案,无一错案,无群众投诉。
服务管理人性化 文明执法促和谐
市卫生监督所始终把创建活动与卫生监督执法相结合,树立文明执法新形象,将“窗口”前移,工作下沉,一手抓监督、一手抓服务,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执法人员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依法审批,严格准入。卫生许可审批做到三个到位,即审查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
在桐乡,只要登录桐乡市卫生监督所的网页,卫生监督动态发布、申办卫生许可证业务咨询、办事表格下载、办理结果公告等一目了然,大大方便了群众。为更好地服务群众,市卫生监督所还采取了多项便民举措,如在办事窗口设立业务咨询岗位,直接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排忧解难;设立24小时应急值班和受理投诉电话;向社会公开办事制度程序、服务承诺和办事时限,这些便民措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食品安全 创新管理 规范自律
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市卫生监督所在完成大量日常监督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餐饮消费领域专项整治、企事业单位集体食堂专项整治、“金箭”系列行动、学校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等12项专项工作,较好地净化了市场环境,保障了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在食品安全的管理中,市卫生监督所创新思维,有很多卓有成效的过人“高招”。
第一招:全面落实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推进餐饮业“五常法”自身管理体系建设。
自开展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以来,通过对企业风险度和信誉度分级,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企业积极性非常高,促进了企业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加强自身管理能力,规范卫生监督行为。目前,全市98家学校食堂100%持有食品卫生许可证,原辅料索证登记达100%,现有7所学校食堂为A级单位,经量化评分,另有21所达到A级,28所达到B级,将上报上级部门审核批准。同时,积极在学校食堂中推行“五堂法”管理,截至2007年底已有25所学校食堂采取了“五常法”管理,有效地保障了师生的饮食安全。
第二招:落实AB岗位责任制,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率。
针对我市五小行业多,业主知识层次较低,卫生意识差、弱势群体占多数以及开、关、转让频繁等特点,市卫生监督所制定了以“A、B双岗制”为重点的长效管理方案,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卫生监督管理责任制。通过“A、B岗”建立,监督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如梧桐分所全年共出动卫生监督员2402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6784户次,公共场所经营户4781户次,全年查处无证经营户341户,食品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到96.4%,公共场所许可证持证率达97.35%。
第三招:加强农村家庭聚餐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2007年,市卫生监督所着力加强对农村厨师和农村家庭聚餐的管理力度,通过制定管理办法、试点先行、全市推广三个阶段,对全市农村厨师和农村家庭聚餐进行重点监管。一是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从社区责任医生、基层卫生监督协管员到分所卫生监督员,由基层到中心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保证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制定了符合桐乡实际、行之有效的《桐乡市农村厨师和农村家庭集体聚餐管理办法》,报经市政府同意,以市政府办公室文件予以贯彻执行。三是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农村厨师以镇(街道)为单位分批进行法律法规、卫生知识培训,并组织开展健康体检。经过培训,493名农村厨师取得了培训合格证明。管理制度实施后,保障就餐人数约8万人次,从工作开展至今未发生可疑食物中毒事件。
第四招:以“十统一”开展示范店评选活动。
为加强小餐饮业管理,在全市实施了小餐饮业示范店、示范街工作。梧桐街道确定中山路、宏源路、公园路、美食一条街为示范街,培育示范店60家左右,其它每个镇(街道)确定相对集中区域培育示范店10家左右。以示范店建设推动全市小餐饮业的进一步规范,提升我市食品信誉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打造群众满意的品牌店。对示范店提出统一要求,做到“十统一”:即卫生制度、卫生许可证、信息公示、承诺书、温馨提示牌统一上墙;统一采购索证台帐、统一工作服、统一监督意见本、统一辅料盒、统一标识。
打击非法行医 硕果累累
2007年,在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行动中,市卫生监督所共出动卫生监督员311人次,检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无证行医共286户次,取缔“黑诊所”49户次,立案52起,其中无证行医39起,没收医疗器械46件,药品99箱,吊销医师执业证书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起,追究刑事责任3人。
健康工程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事例概括】石门镇墅丰村的李大伯,在接受镇里组织的免费健康体检后,查出了自己从未察觉的慢性疾病,前两天,通过医院的住院治疗,康复出院。现在,像这样的健康服务已经遍及我市50万城乡居民。从过去“小病靠拖,大病靠扛”到如今“无病早防,有病早治”,通过农民健康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群众的预防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健康保健已成为一种时尚,走进桐乡寻常百姓。
【事例材料】
近年来,通过实施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和孕前保健服务,农民健康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成效显著。
48.25万人享受免费健康体检
日前,家住濮院镇新联村的孔大爷带着妻子来到濮院镇中心卫生院接受免费健康体检,切实了解了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养生保健方法……
从2006年开始,我市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两年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健康体检工作由卫生部门牵头,各部门协作,由镇、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镇(街道)、医院各级成立健康体检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工作要求,做好健康体检的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工作,确保体检工作的顺利实施。健康体检以方便群众为原则,采取集中体检为主,并结合平时自行到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体检的方式有序开展。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各医疗单位不计成本,精心抽调体检人员,推出便民体检的各项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体检任务。对没有时间参加集中体检人员,发放体检券,动员参合人员凭券到医院体检,努力提高体检率。两年来,全系统共抽调了2万多人次的医务人员参加健康体检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健康体检后期服务,对体检中查出的疾病,体检单位积极做好健康干预,或动员体检对象到医院治疗;另一方面医院为了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医疗费用,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实行优惠治疗措施。
在扎实做好农民健康体检的基础上,我市还为参加体检的家庭和个人建立健康档案。体检单位抽调人员及时对体检档案进行整理、归档,并移交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动态管理。社区医生对城乡居民所患的各种疾病进行跟踪治疗和健康干预,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疾病治疗观念转变到疾病预防这一概念上来,切实保障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借助合作医疗“一卡通”工程,目前我市已为90%以上的农民建立了电子档案。通过健康档案的建立,详细、及时、准确地记录农民的健康状况,并实施动态化管理。
户户拥有保健医生
在桐乡,城乡百姓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健康保障,一张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健康保障网已经初步建成。
每天一有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都要提着出诊箱对辖区内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上门随访,并为他们提供健康指导和卫生保健知识宣传。这只是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的一个小小缩影。目前,我市市、镇(街道)、村(社区)分级管理、条块结合、职权明晰、整体联动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全市454名社区责任医生时刻守护着城乡居民的健康。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六位一体”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广大城乡居民可及性的优势,建立健全社区责任医生制度,按辖区人口,农村每1000-1500、城镇每1500-2000服务人口为标准配备社区责任医生,负责基本医疗工作和宣传健康知识,进行保健指导、计划生育指导、开展慢性病筛查建档、结核病督导等,对重点人群、高危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及时了解辖区内传染病流行情况,将精防、牙防、麻防、结防等各项防治工作逐步纳入到社区防治体系,并加大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管理,及时开展家庭预防、消毒、隔离工作,在非典、霍乱、禽流感等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积极转变服务模式,逐步开展上门服务、家庭服务、双向转诊等工作,“健康进家庭、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基本形成。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还承担着公共卫生工作“守门员”职责。 2005年,面对周边县市严峻的霍乱疫情,社区责任医生通过实施病人监测、井水消毒、发放预防性药品等公共卫生工作,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为霍乱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市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不断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基层得到有效开展。
妇女病普查保障妇女健康
妇女病普查面向全体育龄妇女,以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为目的,体现了政府对妇女的关爱。市卫生局积极制定妇女保健规划,依托市、镇、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坚持主动服务,制定周密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利用各级妇女主任和计生干部的优势,深入村组和社区摸清基数并登记造册,将通知单发放到受检者的手中,两年一次的妇女病普查得到有效开展。定期为广大妇女举行妇女保健知识讲座和宣传咨询,为10多万妇女送去保健知识和及时合理的妇女病前期诊疗。市妇保院对市级医院、镇(街道)卫生院等进行技术合作和指导,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妇幼保健、倡导母乳喂养、“三项筛查”等工作,为全市妇女筑起了一道健康防线。同时,针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面向妇女和家庭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等多方面的知识宣传,开展普及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加强对妇科病的预防和监测,针对本市妇女妇科病的患病情况,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从认可到接受,妇女病普查已作为一项实事工程,惠及城乡已婚妇女,深受广大妇女同胞欢迎。
免费婚检惠及两代人
步入新婚殿堂不久的沈小姐告诉我们,婚礼上的欢乐和喜悦,还包含着市妇保院送给她的一份“健康礼单”——经过婚前检查后的婚姻,使夫妻双方更多了一份自信和放心。近年来,市妇保院以“拓展婚检防线、下移妇保网络”为手段,真正为全市妇女同胞筑起一条健康的防线。针对适婚青年婚检意识不强、配合程度不高、怕麻烦、怕花钱等特点,市妇保院及时推出了政府出资为结婚当事人提供免费婚检的服务,并在市民政局的婚姻登记处,专门设立了婚前和孕前的医学检测窗口,把方便带给了结婚当事人。通过全市的妇保三级网络,对全市的适婚青年,按辖区建立花名册,提前把婚前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卫生保健知识和心理卫生常识等及时予以宣传指导并提供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在婚前检查的基础上,增加一道免费的孕前优生医学检测防线,对育龄妇女在孕前分别开展血型、B超、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早期胎儿畸形的弓形体等19个辅助项目的检测。
通过为全市准备怀孕的新婚夫妇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指导和孕前孕期优生医学检测等保健服务,切实保障了妇女的生殖健康,为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相关链接:
两年来,全市共完成一般体检人数364255人次,儿童和学生体检数236497人次,生殖健康检查219031人次,健康体检率97.83%,检出疾病率20.3%,检出疾病得到有效治疗。
2005年以来,全市共完成219031人农村妇女和城镇无业人员的生殖健康检查,妇女病普查率55%,妇科病检出率34.02%,检出的74515名患有妇科病的妇女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市财政对每对新婚夫妇孕前优生医学检测补助270元,2007年1月-10月,全市完成孕前保健检查412对,检查率为18%,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完成孕前保健417对,检查率提高到50.91%。
霍乱防控——我们固若金汤
【事例概括】2005年9月,我市周边县市相继发生霍乱疫情,这是继“抗非”战役后,我们面临的又一场与传染病灾害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依托“人防”、“技防”,上下合力,众志成城,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终于成功将霍乱病例控制在“零的记录”。由于防控得当,2006年我市未发生霍乱疫情。2007年我市发生1例外入霍乱疫情并得到妥善处置,未发生二代病例。今天我们可以这样说:霍乱防控——我们固若金汤。
【事例材料】
霍乱是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属甲类传染病,也是国际检疫的三种传染病之一。90年代初,我市曾出现霍乱大范围的流行,更为我市霍乱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三年来,我市本着“人民生命健康重于泰山,控制源头传播领先一步”的防控原则,严防死守,有效地将传染源扼杀在萌芽状态,给市民一方“洁净”的绿洲。
“意识防控”织成网络
就在那个3年前的9月,周边县市的疫情形势直逼我市,虽然及时编织了自上而下、由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政令畅通的三级防控网络,但霍乱防控是一个全民工作,因此,一场让全市人民知晓和共同参与的“意识防控”战役在全市打响。一个“高密度、大容量、广覆盖、多反复”的宣传浪潮,迅速在全市涌动。
霍乱疫情的特点是什么?怎样预防?怎样传播?怎样控制?集这些内容的15个种类、41.8万份宣传画、知识传单、宣传折页、录音磁带,通过各种渠道顺利流通到市民手中,在此基础上,主流媒体全方位进入宣传阵地。利用市电视台移动字幕、《桐视观察》等专题栏目在黄金时段,进行重点强化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增加了播出时间和频道;嘉兴日报•桐乡版《健康专栏》加大版面进行宣传;各镇、街道利用地方广播、文艺宣传、文化示范户、农村活动中心等地方特色的宣传形式,加强饭前饭后的时段宣传;宣传车开到田间地头、外来民工聚集地应用方言进行宣传、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每天发出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的信息,尤其是对餐饮、服务行业业主、医务人员、中小学校负责人、农村土厨师等4000余人,分别进行了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题培训。期间,卫生系统共派出24支小分队,在对农村土井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深入农村,走村入户上门指导井水消毒,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参与意识,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群防群控。
“监测体系”严阵以待
卫生部门是疫情防控的专业部门,是防控的主力军;突出专业优势,加强疫情监测,是霍乱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期间,我市在原有7个肠道门诊的基础上,镇(街道)政府所在地卫生院全部开设了肠道门诊;各医疗单位做到“逢泻必采、逢采必检”;对不设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指定专门科室诊治肠道病人;规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厂矿学校医务室不得诊治腹泻病人;在嘉兴地区率先实行了免费检测制度。与此同时,以“抗非”时期的预案,在全市实行肠道传染病日报、零报制度,密切关注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众所周之,霍乱病菌在水源传播中十分迅速,因此,对外来水环境的监测,我们更是严阵以待。我市在成立水源采样监测小组,增加监测点的同时,不断提高监测频率和监测点,在地面水厂取水口、公共厕所、海(水)产品和与周边县市相邻的水系全方位、多层次进行采样监测,共检测样本4627份,结果全部为阴性。
期间,对待腹泻病人的收治,更是把心提到了嗓门口,各医治点均小心翼翼地检测、观察、治疗霍乱防控期间的腹泻病人,决不轻率从事、更不拒之门外,直到各项指标确定为一般腹泻病人为止。从“全市肠道门诊收治腹泻病人2844人,采样2699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这份事后总结中,其工作量和谨慎程度可见一斑。
“处置体系”迅速果断
2005年9月13日17时32分,我市接到省疾控中心应急办协查通报,凤鸣街道俞某(在杭学生)被诊断为霍乱,要求对其在桐期间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到电话后,市疾控中心争分夺秒,立即出动,于19时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并迅速控制和隔离了密切接触人员,对其和外环境进行了全面采样监测和消毒。
9月23日,接到市中医院霍乱疑似病人报告,该例是来自发生霍乱疫情周边县市的腹泻病人,调查人员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隔离,连夜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20人进行医学观察、采便、预防服药,对患者居住地及可能受污染的环境进行采样监测和终末消毒。
10月14日,我市毗邻县市某砖瓦厂发生霍乱疫情,由于该厂与我市部分镇乡接壤。获悉疫情后,市疾控中心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有关情况。通过查看,发现该厂有一座公厕设在河道边,距离我市仅3.5公里,水系河流与我市相通,且该厂的部分人员来自我市,调查人员现场制定了采样监测和防控方案:对来自我市的接触者进行排查和预防服药;从厂内出发,一路沿着水流走向,对河水进行采样,在我市境内沿河采水样12份,发放宣传资料2200份,还向部分村民赠送了消杀药品。
在整个霍乱防控期间,我们迅速行动,果断出击,共处理、协查疫情二十余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霍乱疫情的发生和发展。
“整治体系”铁面无私
正因为霍乱是烈性肠道传染病,预防病从口入是关键。我市在扎实开展砖瓦行业卫生整治、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和无证摊贩专项整治及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的基础上,对无害化公厕建设、职工饮用水管理、建造垃圾收集房、严禁销售海带、笋干等水发产品实行了全方位监测和布控,切实做到了城乡联合整治,点面结合,条块联防和全天候出动。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理由,都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整治和改进。就这样,通过整改,全市共新建改建无害化公厕102只。全市集贸市场均接通了自来水,公厕落实了专人管理、清洁和消毒,场内道路全部实现硬化,设置了足够的垃圾收集箱,对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做到立即清理,日产日清,并落实各项长效管理机制。各经营户证照齐全,在整改过程中,共取缔无证摊贩1034户,取缔地下食品加工点20余家。
与此同时,我市还建立了由市领导联系、科局级领导任组长的12个督查组,负责对全市霍乱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建立了市领导联系督查工作制度、市督查组下基层督查制度、定期汇总交流情况制度等,对违反相关规定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个体门诊部给予了行政处罚和通报批评,实现了铁面无私和铁腕防控。
构筑起儿童免疫的牢固防线
【事例概括】人人都知道,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时代的建设者和传承者,当然,更是每一个家庭牵肠挂肚的希望。孩子的健康,关乎国家的强盛和家庭的幸福。然而,在50年代至70年代,麻疹、百日咳、乙脑、流脑等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在我市传染病发病顺位中列前六位,儿童因病致残、致死屡见不鲜,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经济负担、精神压力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成为社会的一个不和谐音符。从80年代初至今,经过几代疾控人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至历史最低点,免疫接种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构筑了一道牢固的健康防线。
【事例材料】
桐乡的计划免疫工作始于1980年,先后在羔羊、百桃、石门等乡镇进行计划免疫试点。1983年全面实施儿童预防接种制度,并开展了冷链建设。通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我市的计划免疫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计划免疫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计划免疫——一路走来不容易
“免疫接种”有“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两个概念。“预防接种”是在接种时节,把疫苗接种到易感者体内,以预防相应的传染病,但缺少的是计划性和科学性。而“计划免疫”是按照国家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将疫苗接种到易感者体内,并为易感儿童建立专门的免疫档案,避免漏种和重种,按月实施接种。“计划免疫”是控制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投入少、产出大,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因此,常规所讲的“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有着根本上的区别。然而,在推崇“计划免疫”之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83年在全市全面推行计划免疫时,部分家长并不理解,错误认为“计划免疫”就是“计划生育”,打预防针对小孩是一种伤害,孩子长大后就不能“生育”了,抵触情绪较大,不愿主动带小孩去接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各种场合宣传“计划免疫”的好处、特点和产生的效果,特别把按时接受“计划免疫”未发生相应传染病的儿童,与未接受计划免疫而发生相应传染病的儿童作为活教材,向家长进行宣传,使家长打消疑虑,自觉带孩子接受“计划免疫”。经过近三十年“苦口婆心”的宣传和运作,家长们从初期的不愿接受到目前的主动带孩子接种,观念转变之大前所未有。计划免疫的“四苗”接种率从刚推行计划免疫初期的56.67%到最近20年持续维持在95%以上,乙肝疫苗、乙脑、流脑疫苗的接种率也持续维持在95%以上,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规范接种”——为儿童营造舒适环境
接种率上去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了,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而持续维持高接种率、低发病率,确保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才是免疫接种工作的根本目的。
1999年初,按照《浙江省计划免疫门诊规范化建设实施细则》,市疾控中心着手创建规范化接种门诊。全市26家接种门诊单位共投入了200多万元资金进行改建及设备添置,平均每个接种门诊面积70平方米,远远超过接种用房不低于50平方米的标准,并实行分室接种。同时,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全市统一制作了一类疫苗告知牌和接种门诊工作制度,实行了温馨告知和制度上墙,接种室安装了取暖和降温设备,为儿童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接种环境。此外,为23家接种门诊更新了专用冰箱,有效保证了疫苗的安全冷藏和“计划免疫”质量。目前,全市各接种门诊共有普通冰箱36台、冷藏包132只。市疾控中心于2004年7月添置了普通冷库,在2005年11月又购置了疫苗冷藏车,从2006年4月份开始,在嘉兴市首家实现了基层接种门诊送苗制,确保了疫苗冷藏。
硬件上去了,软件的管理更显重要。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为此,我市针对所有涉及免疫接种工作人员,专门举办专业技术上岗培训,经过考试合格,由市卫生局统一发放接种上岗证。2005年12月,对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开展信息化管理培训工作,逐步实现了接种管理信息化、业务资料电子化、监测统计自动化和接种服务便民化,建成了一个快捷、灵敏、准确,覆盖全市的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近三年以来,全市各接种门诊累计接种一类疫苗51万人次,单苗接种率持续维持在95%以上,疫苗针对性疾病的发病率始终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
“免疫之门”——为所有的儿童敞开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市的外来人口数量急剧增多。拥有30多万外来人口的群体,他们的孩子怎么办?这是我市近几年“免疫接种”必须面对的事实。当然,我们的回答很坚决,那就是不管是本地儿童,还是新居民的孩子,我们这扇“免疫之门”,始终为所有的儿童敞开着。
但由于外来人群中的风俗习惯和防病意识、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许多新居民对免疫接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愿意自觉接受打预防针,甚至拒绝免疫接种。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利用糖丸强化免疫、麻苗、乙肝疫苗查漏补种,以及每年4.25免疫接种宣传日等,制作宣传版面,经常到外来人口聚集地、新居民人口较为密集的企业,进行上门免疫接种知识宣传和咨询,解释免疫接种对孩子健康的重要性,使家长逐步理解和接受免疫接种工作。同时,我们还要求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责任医生,每月对辖区内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摸底,负责宣传、通知适龄流动儿童按时接受预防接种。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调查摸底,2007年,掌握全市0—7岁流动儿童20286人。尽管流动人口的特点是流动性较大,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流动儿童的“五苗”单苗接种率还是维持在较高水平,较大程度地填补了流动儿童的免疫空白,为全面巩固免疫防线、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夯实了基础。
[相关链接]
1、免疫接种针对性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全市麻疹发病率从1962年的2549.01/10万、1980年的60.89/10万下降至2007年的13.02/10万;
2、乙脑发病率从1966年的59.65/10万下降至2007年的0.62/10万;
3、流脑发病率1967年583.83/10万、1980年4.29/10万,2007年无病例发生;
4、百日咳发病率1972年454.71/10万、1980年170.65/10万,2007年无病例发生;
5、已连续28年无白喉病例发生;
6、已连续26年无小儿麻痹症病例发生;
7、全市12个镇(街道)26个接种门诊,经省市有关专家领导考核评审和重新认定,目前已有5个接种门诊达到示范化接种门诊标准、20个达到规范化接种门诊标准、1个接种门诊达到合格接种门诊标准。
小康生活,从“水”开始
[事例概括]我市的农村改水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农村自来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2006年,市政府将“组组通自来水”列入七大政府实事工程。在市领导的重视及相关乡镇的共同努力下,当年9月,真正实现“组组通自来水”。从此,全市人民都用上了安全、便捷的自来水。
[事例材料]
水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命之源,人类从一开始就是逐水而居。桐乡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大文豪茅盾的故乡乌镇就是最好的见证。河水清清,鱼儿悠游,遍布这里的河港一直是当地居民取之不尽的天然水源。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在追逐工业文明的同时,污染了饮用水水源,人们越来越关心水质,于是——
突围,从改水开始
1985年,桐乡市芝村乡因附近河水被污染,只好地下取水。他们打了一口深水井,并用水泵把深井里的水泵上高高的水塔,然后输送到周边的农户,建成了桐乡市第一座深水井自来水厂。
这种取自地下深层的水源,具有水质好、供水稳定、无需消毒处理等优点,深受老百姓喜爱。作为浙北平原上的经济强市,桐乡在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地表水的水质也有一定程度恶化,各级政府和群众都急切盼望有新的水源取代已经受污染的地表水。于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改水工程”运动很快就在桐乡城乡展开。
1998年,我市把改善农村居民用水条件的工作,作为市政府的十大“实事工程”加以推动,打井采水迅速从乡镇扩大到行政村,全市很快建成了一大批村级深井水供水站,形成了以乡镇自来水厂为主、村级供水站配套的农村供水新格局,随后又逐步加强“三级管网”改造,扩大农村自然水的受益面。
截至2005年底,全市尚有18306人未用上自来水,其中未通自来水村民小组22个。
健康,事关百姓大事
2005年,周边县市发生了严重的霍乱疫情,我市在这场严峻的霍乱防控战斗中,取得了“双零报告”的极佳战绩,这与我市较高的自来水受益率不无关系。防控霍乱期间,市督导组领导多次深入农村,了解农民饮用水现状,认为未装自来水村民小组的存在是发生霍乱的一大隐患。
2006年初,市改水办统一设计《桐乡市农村未装自来水现状调查表》,并布置各镇乡自来水管理站开展未装自来水现状摸底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乌镇镇的虹桥村(11个村民小组);同福乡的新农村(7个村民小组);石门镇的周士塘村(4个村民小组)至今未通自来水,主要原因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制约。
这些群众的健康需要解决,最后一轮的改水迫在眉捷。“解决缺水,其实不是单纯的水问题,是事关百姓健康的大事,更是资源环境如何永续利用、人与自然怎样和谐发展的问题。”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群众要求安装自来水的呼声,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迅速吹响改水终极战的号角。
部门行动起来了,乡镇也行动了。市卫生局领导针对未通自来水村民小组现状,多次到有关乡镇、行政村及当地自来水管理服务站,宣传动员乡镇分管领导及自来水站领导,克服困难,尽早动工。三个乡镇的领导会同有关行政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自来水安装工程。各行政村利用广播、小组长会议、分发改水宣传资料等形式进一步向当地农民宣传安装自来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全履盖,政府的实事
“我们这里很偏僻的,就是管道铺过来都用不上水。政府派人来这里挖了深井,又加长了管道,这才使我们用上干净的自来水。”乌镇镇虹桥村一名刚用上自来水的村民如是说。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一直是当时大部分村民小组未通自来水的主要原因。乌镇未通水的10个村民小组离镇区较远,如果按当时镇区深井水的管网延伸,水量、水压都不能满足要求,改造资金巨大,而石门、同福等地也存在着相似的难题。难题不解决,当地农民就一直用不上自来水。于是,市委、市政府把“组组通自来水”工作列入2006年市政府实事工程。
市政府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办事原则,在乌镇镇虹桥村特许开挖深井一口,从而使该村大大降低了自来水工程造价。对石门镇、同福乡未通自来水村民小组工程方案的选择,根据当地的自来水管网分布现状,采取延伸管道的方式实施安装工程。在工程设计预算时,充分考虑到这些村民小组今后接轨城乡一体化供水,从而使新建的管道口径和走向满足了今后供水的需要,使实事工程发挥了长远作用。在工程实施期间,市长费建文于3月上旬亲临现场察看调研,并于6月中旬再次去乌镇督查工程进展情况。
建设资金决定工程建设的进度。由受益农民出资一定数额的建设资金是我市农村改水工程建设的一贯传统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各乡镇政府深知制定切实可行的筹资政策的重要性。因此,三个乡镇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筹资政策,政府给予了最大的经济补助。同时,针对特困户,三个乡镇均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乌镇镇对低保户每户减免850元;同福乡对困难户发放“安装优惠券”;石门镇对困难户安装,每户只收200元材料费。市政府承诺按工程造价的50%给予经费补助,这些优惠政策深得人心。
改水办在农村改水经费补助上也提前了。5月份,乌镇镇20万元、同福乡8万元、石门镇5万元;9月份再次预拨给同福乡改水补助经费10万元,一改以往年终补助的传统。资金的及时到位,保证了农村改水的顺利进展,也极大地调动了改水群众的积极性。
在市、镇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在相关乡镇农村自来水站工作人员的辛苦工作下,整个工程于2006年3月开工到9月顺利竣工。三个乡镇的组组通自来水实事工程共投入资金168.47万元,其中市财政投入资金84.23万元,共受益农户574户2253人。
石门镇周墅塘村五子桥组的村民们说:过去,组里由于没装上自来水,村民买来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全都无法使用,只能放在家里当作“花瓶”摆设。现在可不一样了,这些电器都派上了大用场,给村民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
方便而卫生的自来水既是农民实现小康生活的基础设施,又是预防控制肠道传染病的一项治本措施。我市的传染病报告资料显示,随着农村自来水的受益率的不断提高,一些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实施“组组通自来水”工程,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自来水受益率、平衡各乡镇自来水受益率的差距,对全市农村大力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麻风病防治、康复工作硕果累累
【事例概括】从“敲绑船”到“康复村”,历史的跨度不足一个世纪。然而,在这一个世纪中,在“鱼米之乡”的桐乡同时演绎了一段“麻风病”病魔肆虐、扼杀人类的历史、一段麻风病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历史、一段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降魔斩妖”,使麻风病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历史。随着麻风病的基本消灭,历史也正渐渐地被人们所淡忘,然而麻风病防治和康复之路依然漫长,多年的麻风病防治和康复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
【事例材料】
历史上,桐乡大地麻风病成灾。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几代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力克病魔,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麻风病被基本消灭。近年来,为了巩固麻风病防治成果,我市不断完善麻风病防治三级网络,加强网络队伍,普及麻风防治知识,深入开展麻风疫情监测和麻风病治愈者康复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市存活治愈麻风病人数为857人,麻风现症病人3名,患病率为0.45/10万,有效控制在1/10万的基本消灭麻风病患病率标准以内。
1、加强网络建设,打下麻风病防治坚实基础。2006年,我市将麻风病列为本地重点防治传染病,将麻风病防治工作纳入三大类十二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中。为确保麻防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了《麻风病防治规划(2006-2010年)》,进一步明确麻防工作目标,严格落实相关措施。不断健全麻防网络,加强麻风防治队伍建设,使全市麻风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治愈病人随访、康复指导以及线索病人发现等工作的开展有了良好的组织保障;制定下发了《麻风病防治工作任务书》,将麻防工作重点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站下移,麻风畸残康复、经济康复、发现病人监测、随访、治疗全部免费。
2、加强疫情监测和线索调查,及时发现新发病例。近五年来,对临床治愈在家的病人进行4191人次随访,随访率为100%;对监测期治愈者进行88人次查体查菌,检查率为100%;对十年内治愈麻风患者家属进行567人次访查,访查率为100%;对五年内发生麻风的自然村全部住户3856人次开展群体监测,监测率为100%。同时,在开展常规疫源地调查、家属随访的基础上,去年在全市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单位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通过加强医务人员麻风专业知识培训,共上报麻风线索病例144人,确诊麻风病患者1例。
3、规范治疗现症病人,提高麻风病治愈率。近年来,对全市新发现的14例麻风病现症病人进行规范治疗,每月30日作为市皮防院麻风病人接诊日,为现症病人进行每月一次的化疗药物监服,查体查菌,检测药物反应的各项生化指标,由医务人员对现症病人畸残变化、服药依从性、病情变化以及检验检测等情况做详细记录,共治愈麻风病人11例,且均无畸残发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每年对具有适应症的400多例麻风畸残者进行眼、手、足自我护理督导,督导覆盖率100%。通过督导,有效防止了麻风畸残的加重,提高了麻风病治愈者生活质量,树立了生活信心。
4、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培训,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近三年来,对全市麻防兼职医生和有关人员举办麻风病专业知识培训24期,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910余人;出刊板报、墙报379期,利用镇(街道)广播网播出麻风防治知识82次。2007年,针对我市在校小学生中发现麻风病人的状况,组织开展了“学生团体检查”防治项目,同时在中小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学生团体检查”项目,提高了学生对麻风病早期症状的知晓率,加强了学生对早期发现麻风重要性的认识。
5、加强麻风村管理,改善麻风村休养员的生活。2006年,市财政专门为康复村休养员提供每月265元的生活费,逐步提高住村人员的休养质量。2007年,为进一步加强康复村管理,市皮肤病防治院选派5名年轻医护人员进入康复村,担负起康复村管理、医疗、康复、护理等工作。康复村实行每周三次查房制度,对病人的常见病、老年病及时进行处理。为进一步加强康复村内涵建设,探索实施了病房化管理模式。
扎实有效的防治和康复工作,在全市构筑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铜墙铁壁,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
【相关链接】
链接一:
麻风病防治之路
历史上,桐乡是麻风病流行、高发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前后,桐乡平均每年有近100人发病。从解放前夕到1956年,原崇德、桐乡两县不足40万人口,麻风病患者就有994人,患病率高达2.48‰。1956年成立了桐乡县麻风病防治站,经过两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至1990年底全县共治愈麻风病人1707例,麻风病患病率下降到0.008‰。1995年6月,经卫生部考核验收公布为基本消灭麻风病市(县)。
1、建立桐乡县麻风病防治站,防治工作初见成效。在旧社会,由于没有治疗麻风病的专业机构和医生,致使病人无处求医、无钱治病,只有拖着溃疡的肢体,摇着“麻风敲绑船”到处流浪乞讨,甚至出现了许多晚期病人在死亡前,被放在“风子缸”中,置于荒郊野外活活等死,其状极为悲惨。面对如此严峻的麻风病流行态势和社会现状,1956年8月,桐乡县委作出“建立桐乡县麻风病防治站”的决定,向麻风疾病全面宣战。县政府拨出2000元作为筹建经费,在梧桐镇南门外邵家桥附近的农村,租了一间旧房子,成立了一家麻风病防治的专业机构。1956年10月8日,正式对外门诊。门诊所从初诊开始至1958年共接待病人1000多人次,邮寄药品9万多片,对所有病人进行免费治疗,防治工作初见成效。
2、建立麻风村,积极收治麻风病人。为了隔离病人,控制传染,使麻风病人得到有效治疗,1956年,在一个废弃农场的废墟上,建立了第一座麻风康复村,当年就收治病人90多名。1960年后,先后在原炉头、留良、濮院、灵安、屠甸等地,利用废弃的旧庙、破窑房、坟堂屋等,建起5个麻风村,收住病人246名。时日的麻风康复村,远离城镇,为弥补经费不足,麻防站工作人员在开展治疗活动的同时,带领麻风病人开荒种粮、种菜养猪等生产自救活动。由于麻风村工作的不断巩固,医疗技术的日益提高,全县98%有传染性的麻风病人都到村里接受正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麻风病的发病率开始逐年下降。据统计,1958年全县有143人发病,发病率为35.7/10万,到1973年麻风村共收治病人562人次,治愈病人354名,全县绝大多数有传染的病人都得到了隔离治疗,全县发病率下降到2.48/10万。1962年,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会议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了我县的麻风村工作经验。
3、建立麻风病防治网,麻防工作走向社会防治。1972年,我县为落实《关于加强麻风病防治和麻风病人管理工作意见的报告》提出的“麻风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麻风村隔离治疗与院外病人管理治疗相结合”的工作要求,我县建立了“麻风病三级防治网”,即县麻防站、社(镇、乡)卫生院麻防兼职医生、大队(村)卫生室赤脚医生,做到乡乡村村有人管麻防,麻风病防治工作也由麻风村治疗逐步走向全社会防治。由于麻风病三级防治网的不断完善健全,防治工作不仅对监测期的病人进行监测,而且对所有存活的1200多例治愈者每年随访1次,随访率在99%以上,并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1991年至1993年,全县共发现早期复发病人7例,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4、落实联合化疗措施,提高治疗及监测效果。上世纪70年代初,世界卫生组织积极推广“麻风病联合化疗方案”。1986年前,主要是实行DDS(氨苯砜)单疗,治愈一个病人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治愈后还要巩固服药5年以上。1986年以后,我县全面落实WHO推行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所有现症病人全部按新方案落实治疗措施,专人发药监服,专人查菌。1994年,全市各乡镇均签订了《联合化疗措施落实协议书》,明确职责与任务,确保每个病人的治疗效果。麻风联合化疗覆盖率、监测率均达到100%,治愈病人121人。
5、开展麻风病普查和线索抽查,彻底查清麻风疫情。1975年至1984年,我县组织麻防专兼职医生,连续10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麻风病普查和线索调查,实查人口达600多万人次,共查出各种类型麻风病人165例,基本上查清了全县麻风的流行情况。1982年1989年,针对全县麻风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农村人口大量流动的新情况,及时改变调查方式,采用以查麻风病为重点、结合查治皮肤病人,定时定乡镇巡回治疗,重点复查可疑病人,先后8次分片进行皮肤病普查、普治,共查治各种皮肤病人29089人次,可疑线索病人452人,确诊早期麻风病3例。1981年以后,每年对现症病人家属及治愈10年内病人家属进行体检,对新发病人自然村连续5年普查,对没有新发病人的乡镇至少开展一个村的重点调查。麻风病普查和线索抽查为麻风防治的规划和具体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6、普及麻防知识,开展健康教育。一是对乡镇兼职医生进行麻防专业知识教育,提高麻风病的早期诊断能力。仅1980年至1990年间,全县共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2期,兼职医生培训班14期,培训人员472人次。基层卫生院报病率和业务水平均有提高,1990年至1995年,发现的16例病人中,通过培训,基层卫生院报病9例,占56.3%。二是对群众宣传麻风病防治知识,提高全民麻防意识。几年间,共上街进行麻防图片宣传8次,印发麻防通讯7000多份,广播宣传1488次,黑板报、墙报宣传1244次,发放麻防知识小册子2000多本,还开展了幻灯片、电视录像、电视新闻报道等宣传教育。1994年,开展了麻防知识健康教育周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宣传麻防知识的高潮。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我市的麻防工作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基本消除了对麻风病人的歧视。
7、实施麻风病人畸残康复治疗,关爱麻风病人。1995年5月,我们与英国“国际麻风救济会”合作,实施麻风畸残康复中英合作项目试点,为全市1187名麻风病治愈者开展康复医疗,使麻风残疾者真正从生理和心理上回归社会,共同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畸残康复项目实施期间,大力开展了畸残康复治疗宣传,对全市麻防兼职医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培训,以提高技术水平,并对康复项目进行指导和考核管理,落实麻防康复任务。至1998年,麻风畸残康复中英试点项目完成,共完成对麻风病患者家属和疫源地人群的监测和线索调查7300人次,未发现麻风早期病人;对麻风治愈者随访3800人次,未出现复发及神经炎;随访督导康复病人4319人次,其中红眼下降43.8%,手部皲裂下降33.33%,麻风足底溃疡下降37.1%,为25例截肢者安装了假肢,为4名垂足患者和11名眼、面瘫痪患者进行畸残手术治疗。
链接二:
麻风病防治工作荣誉
2006年,市皮防院被评为“全省先进麻风病防治单位”。
2006年,市皮防院被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全国麻风畸残康复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市皮防院被评为“全省先进麻风病防治单位”。
大爱无言 博爱有痕
——精神卫生工作成效明显
【事例概括】一个个用铁链、铁铐、铁笼关锁的病人被解救出来了;每个精神病患者都有了监护小组,建立了完整的档案;街头流浪的精神病人被公安、民政部门送到康慈医院,得到了良好的医疗护理;政府实施分级负担政策,低保户精神病人再也不用担心住不起院了。一张精防网,把政府的阳光、社会的关爱送到了全市每一位精神病患者的身边。
【事例材料】
1999年,我市被列为“九五”全国精防康复试点县(市),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工作原则指导下,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以社区为基础,嘉兴市康慈医院为技术依托,非专业化服务积极参与的综合性精神卫生防治三级网络服务体系,有效提高了精神疾病就医率、精神病人监护率、社会参与率,降低了复发率和肇事率,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
解锁,打开了关爱精神病人之门
1999年初夏,桐乡市精防办对全市精神病人的关锁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关锁12人。在市精防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市精防办会同残联、民政部门及所在乡镇发起了一场“解锁行动”。首先,仔细分析被关锁的原因与状况,制定了详细的解锁方案。虽然对关锁的精神病人情况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当解锁行动小组到达现场所看到的情景使所有人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在桐乡这个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有这种情况存在,目睹的关锁形式:有的关在斗室、有的用铁链、铁铐锁住病人手脚、有的还专门打造铁笼将病人长年关在里面等,有的解锁后站都站不起来,其处境之悲惨,令人难以想象,被关锁的病人完全失去了自由,还失去了人的基本权利,受着虐待,过着非人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市12名关锁病人已全部解锁,并送到康慈医院进行治疗和护理,治疗后绝大部分情况良好,能适应社会,没有发现再关锁现象。
自1999年开始,我们就把解救关锁病人,解决低保病人医治和贫困病人就业等问题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市精防办制订了《桐乡市解锁精神病人方案》,起草了《桐乡市特困精神病人住院费用分级负担实施意见》,并得到了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按有关规定:特困精神病人住院费用由市负担50%,乡镇、村负担50%,一个疗程70天,费用6000元包干。到2005年,市政府以“市长令”的形式发布了桐乡市残疾人扶持办法,对低保户精神病人住院实施全部治疗费用二级负担,由乡镇及市财政各负担50%,从制度上解决了低保精神病人的住院治疗费用问题。
网络,网住了一颗颗异度空间的心
2006年4月的一天,康慈医院总值班谢医生接到一个电话,一位老百姓说在石门安兴有一个女精神病人发病了,赤身裸体在田埂上跑。听到这个消息后,谢医生马上打电话给安兴的精防医生老张,告知情况,张医生找到这个病人后一看,正是他管理的病人李某,就立即通知患者的家属,并协助送到康慈医院住院治疗。在桐乡市较早就建立了精神病防治三级网络组织,健全了相关制度,如监护小组制度(每个精神病人建立三人以上组成的监护小组,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与精防医生联系并采取有效措施)、新发现病人报告制度(由一级网络人员填写报告卡,报告二级精防医生,使之早发现、早管治、早康复)、定期随访制度(对本辖区内的病人进行定期随访,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及时为患者解决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级管治制度(对辖区内的精神病患者,按其病情实行分级管治,及时掌握病人动态),通过精防网络各项制度的落实,使每一个病人的病情变化都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并得到相应的处理,切实做到了对精神病人的早发现、早治疗、跟踪服务,从而减少了发病率和致残率,提高了监护率、显好率和社会参与率,控制了肇事率和复发率。
盲流,在康慈重获新生
三月的一个下午,春光明媚,嘉兴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驱车来到康慈医院,他们是来接在这里住院的流浪女孩出院的。三个月前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在街上流浪的女孩,蓬头垢面,本想送她回家,但是由于小女孩是个哑巴,而且智力低下,救助站工作人员无法获得女孩的信息,所以将她送入康慈医院治疗。车子到了十分钟后,一个穿着整洁的小女孩由护士长牵着带到了车上,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几乎不认识了,正当想从护士长手中接过生活用品和孩子时,突然小女孩大哭起来,小手攥着护士长的手不肯放松,久久不肯上车,而且越哭越厉害,在场人员无不为之动容。是呀,孩子来的时候,衣衫褴褛、大小便在身,到处捡垃圾吃。来院后,医生护士因为她年纪小、身世又那么可怜,所以对她也特别照顾,给她买吃的、买穿的,还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康平,希望她健康平安。像这样的场景,在康慈医院经常可以看到。医院承担了全市民政救助盲流精神病人的治疗任务,每年收治盲流精神病人近40人。
每次听说民政部门要送病人来了,护士们都会习惯地准备好热水、理发用具、干净的病服。因为送来的病人由于长期在外流浪,必定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浑身散发着一股刺鼻的味道,所以入院后的这“三件套”是必不可少的。像这样的病人除了一般的治疗与护理外,更多的是为病人所作的大量生活护理。由于送来的流浪精神病人大多是重症患者或者智力极度低下,所以病人不知道自己的姓名、家庭地址等,这给帮助病人寻找家属带来了极大困难。针对这些情况,与病人进行沟通成了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医护人员除了给病人治疗疾病外,还经常与病人交流,发现新的线索,立即向救助站汇报。虽然很多次得到的是错误信息,但工作人员们仍不厌其烦地跟病人聊天、交流。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已经帮助数十位流浪病人找到了亲人。一个河南籍的病人通过治疗后,医院和救助站帮他找到了家属,当患者的弟弟赶到医院时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说到:“我们已经找了他整整3年了,我们已经放弃寻找了,没想到是你们救了他”。
精防,显政府之责,谱和谐之曲
近五年,全市各乡镇共帮助救济贫困精神病人1000余人次,总费用达100万余,市、镇(街道)二级政府为低保户精神病人住院治疗分级负担费用达140余万元,市残联对符合条件的精神残疾病人及时发放“残疾证”,目前,全市因精神残疾领到“残疾证”的有500多人,由民政部门牵头为精神病人创造就业机会的有300多人。
由于流浪精神病人存在潜在的肇事肇祸倾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潜在社会危害因素。因此,市政府出台了多项措施加强对这些盲流精神病人的管理和进行必要的救助。康慈医院在此项工作上,一直极力配合,勇于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为整个嘉兴地区的盲流精神病人管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实施,不仅使病家得到了关心照顾,更有利于社会的文明与稳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精神病人的重视和关怀。
【相关链接】
1、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检出精神病人数4466人,检出率6.65‰;监护人数4395人,监护率为98.4%;显好人数3320人,显好率74.3%;参与社会人数3106人,参与率69.5%;重大肇事3人次,肇事率0.9‰,无长期关锁病人。
2、1999年与2007年相关数据比较
(1)精神病人监护率。1999年度监护率为58.7%,2007年度为98.4%,按规定指标监护率达90%以上为一类等级达标,监护率60%以下为最低达标等级,8年来监护率有明显提高。
(2)显好率。1999年显好率为49.1%,按规定指标达三类等级,2007年为74.3%达到一类等级。
(3)劳动能力。1999年参与社会劳动率为75.1%,按规定指标为三类等级,2007年为81.3%,为一类等级,总的社会劳动参与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4)服药率。1999年病人服药治疗率为45.60%,2007年为61.0%。
创造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神话
[事例概括]本世纪初的市卫生学校,已成为一段珍藏的记忆:袖珍的校园,陈旧的校舍,二十几位质朴的老师,数百名纯朴的学生……经历职业教育滑坡的阵痛,全省中等卫校纷纷“关、停、并、转”,而市卫生学校却破茧而出,不仅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更是一步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完成易地新建工程,连批三块办学牌子,成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如今的校园,楼宇轩昂,风景秀丽,生机勃勃,书声琅琅。回首往昔,市卫生学校与时间赛跑,抢抓机遇,创造了一个个令人赞叹的发展神话。然而,发展不是结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卫生学校又有了新的发展目标:跻身全国千所名职校之列,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事例材料】
在上世纪末,全省中等卫生学校日趋萎缩,到了“关、停、并、转”的境地。逆境中,市卫生学校却敏锐地捕捉发展机遇,办学规模逐年扩大,社会地位日益攀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赞叹的发展神话。2002年以来,不仅完成了易地新建的庞大工程,而且连续批出三块办学牌子,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五年连批三块牌子
世纪之交,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多事之秋”,招生规模迅速下滑,给曾经“蓬勃”的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经历1999-2001年的严重滑坡后,坚持办学的中等卫校在全省已寥寥无几。市卫生学校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计划招生停止,加之高校扩招和“普高热”的影响,学校生源面临断层的危险;而以往挂靠嘉兴卫校举办的普通中专班,也因该校升格而停办。市卫生学校如何才能摆脱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呢?
人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思想。同样,处于逆境中,可怕的是缺乏思想,没有创新。这一点,市卫生学校是幸运的,他们有一个有思想、有远见、善创新、团结务实的校领导班子。在逆境中,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学校的发展机遇:持续的“初升高”高峰即将到来,而桐乡现有的教育资源最多只能满足7000名学生,距每年10000多的生源还有相当大的缺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用人市场蕴含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经过积极的争取和努力,2002年在原办学基础上,成立了“桐乡市综合高级中学”,2003年又创建了以卫生类为主导专业的普通中专——“桐乡综合中等专业学校”。从此,学校结束了挂靠办学的艰难生涯,走上了独立的、多渠道、多层次、多规格的发展之路。2006年,嘉兴市政府又确认“桐乡市卫生学校”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的办学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六年完成四期工程
凤鸣路34号、81号的两块卫校老校区,总占地不足20亩,狭小陈旧,仅能容纳600名学生,校舍因素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2001年,学校决定易地新建。在主管局的支持下,校领导多方奔走,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卫校一心为公、全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打动了各级领导,市政府专题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协调解决卫校建设用地问题。工程选址在梧桐街道三新村地块。
为了使征地工作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尽快上马,校领导挨家挨户走访三新村谢家埭、钱家门的50多户村民。由于白天村民劳动在外,他们就利用晚上时间,向村民说明土地的用途和建设的目的,真诚希望能得到村民们的支持。卫校领导诚恳的态度、执着的精神,打动了村干部、村民。当村民们得知建设资金主要靠学校自筹,依靠卫校员工省吃俭用的节余资金建学校时,更是被这种无私的办学精神所感动。在小队开会讨论土地征用之事时,村支书徐柏松亲自到会向村民动员,村民们表示:“卫校办学为了社会,把土地出让给卫校办学,我们同意。”
用地问题基本解决了,建设资金从哪里筹集?尽管全校教职工省吃俭用、勤俭办学,但对于7000多万元的工程投资来讲,无疑是杯水车薪。局领导、兄弟医院及时向卫校伸出了援助之手。通过向医院借款、银行贷款等方式,卫校克服重重难关,分期建设新校区。整个迁建工程被列为桐乡市“十五”期间社会发展重点工程。
由于人手紧,诺大的迁建工程,只有当时分管后勤基建的杨松标副校长和一位临时借用人员负责管理。杨校长既是将,又是兵,管理也好,跑腿也好,都是亲力亲为。2003年春,由于“非典”袭击,建筑工人缺乏,建材大幅涨价,给工程建设带来严重影响,工期十分紧张。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按期竣工投入使用,工程日夜不停,杨校长也常整日整夜驻守在工地上,有时睡到半夜也会起来,看看施工中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2003年7月,时任市人大主任、市委书记陈越强率市四套班子成员视察工地时,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给予充分肯定。
新校区建设马不停蹄,自2002年易地新建工程破土动工以来,2003年8月教学楼、学生公寓、报告厅、运动场等一期工程投入使用;2004年建成实验楼、图书行政楼;2005年建成校园广场、整治清河桥港校内河段;2006年体艺馆开始建设,2007年竣工。经过6年努力,一所占地170亩、建筑面积40000余平方米的崭新校区已巍然矗立在桐乡大地上,成为城区西首一道靓丽的风景。
2007年,学校又争取到中央财政专项补助170万元、地方财政专项补助250万元,总投资1000万元的护理院建设已全面启动。
六年办学规模扩大三倍
自1985年举办全日制卫生教学以来,市卫生学校办学遭遇了两次严重低谷,同时,学校顽强地以低谷为起点,抓住了两次契机,使学校不仅得以生存,更是做大了规模,扩大了影响。
1991年,当时全校仅3个教学班,124名在校生,年招生40余名,本地生源“坐吃山空”。为了生存,校领导大胆谋划,将目光投向全省,开始面向全省招生。可是,名不见经传的“桐乡卫生进修学校”如何才能赢得全省人民的认可呢?校领导带领全校教师毅然走出校门,背着招生宣传资料,不辞辛苦,从海岛到山区,从城镇到农村,足迹遍及浙江的每一个县、镇,生源范围扩大到浙江、江苏的60多个县市。这样的招生和宣传,一直持续到2002年。谈及此,老教师们都深有感触,记忆犹新:陈玉英老师不会忘记,那次从乐清山区某初中出来,到车站要步行很长一段路,途中遇上狂风大雨,又无处避雨,从裤子到鞋子,没有一处是干的;潘健老师不会忘记,那次在桐庐,天又热,行李又重,好不容易乘上一辆破旧的三卡,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直觉得头晕目眩,全身冷汗,几近虚脱;1997年去温州招生的老师不会忘记,那次车辆在山路上拐弯时翻车,惊恐之余,继续背着行囊上路……刚退休的吴明杰老师多次说过:“吃点苦我们不怕,看到学校一年比一年好,吃的苦也是甜的。”这种执着的精神,不仅磨砺了一代人,更将激励几代人。学校迎来了一批批来自全省各地的学生。优良的校风和严格的管理,铸就了良好的形象,也在全省各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不仅解决了学校当时的生存问题,也为今天广阔的生源奠定了基础。
本世纪初,职业教育再次陷入低谷,而市卫生学校看准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打破了过去单纯卫生类专业的办学模式,向非卫生类专业拓展。除了中专教学外,2004年与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联办“3+2”高职护理。同时,学校积极争取与高校联办成人学历培训,1997年与省中医学院联办“西学中”大专函授,1999年起与温州医学院联办临床医学、护理、妇产科学、药学等大专、专升本函授,2006年与北大医学院联办医学网络教育,2007年与嘉兴学院联办成教脱产班。办学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理念新颖,赢得了社会和学生的欢迎。在校生人数由6年前的全日制1010名、成人学历教育260名,扩大到如今的全日制3300余名、成人学历教育1200余名,规模扩大了3倍多,连续6年被评为招生工作一等奖。
学校要发展,师资是关键。2002年初,学校在编教职工总数只有35名。如何尽快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学校决定通过“外引内培”的方法,优化师资结构,扩大师资队伍。在人才引进上,一方面从其他学校与医院引进业务骨干为学校中坚力量,另一方面招聘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为学校新生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四大工程”,即对青年教师开展“青蓝工程”,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培养目标;对业务骨干开展“名师工程”,以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保证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牌;对新调入教师开展“转型工程”,使他们尽快转型为合格的中职教师;对专业课老师实施“双师型工程”,使他们既精通教学,又精通专业。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编教职工由6年前的35名增加到现在的114名,名师由1名增加到27名。现有硕士研究生1人、在读5人,研究生课程班结业5人,中、高级职称58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的96.2%;有省“春蚕奖”、省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市级及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25人,“双师型”教师40人,36人次获省、市级教学评比一、二等奖。近5年,有300多篇论文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获奖,在第七、八、九届全国职教论文评选中连续三次获组织奖;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立项课题6项,嘉兴市级课题6项,桐乡市级课题14项。
四年连上三个重点
近年来,卫校办学规模已实现飞跃式发展,而办学特色和品牌对学校的发展更具重要意义。为打响学校品牌,促进重点学校创建工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坚持每年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已建成设施完善的专业实验室20多个,计算机教室3个,多媒体教室6个,其中护理、医学基础实验室在全省中专卫校领先,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加强实践教育的同时,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课程改革,培养面向社区、农村基层的实用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在特色办学、品牌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市卫生学校开拓进取,争上台阶,2003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三级重点综合高中”;2004年被批准为“省一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6年底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成为我省唯一的以卫生类为主导专业的国家级重点中专。
按照重点学校评审规定,学校在原有重点等级的基础上,须隔2年以上才能逐级申报。从“省三级重点学校”申报开始,如果顺利的话,至少也要7年才能完成“国家级重点学校”的创建。而市卫生学校却仅用短短4年的时间,连上3个重点,其发展之快,实属罕见。
省评估专家叶高炎教授3次来校评审视察,从校容校貌、设施设备、教学质量、社会影响等多方面深入考证,细致检查。他见证了学校近年的发展变化:“桐乡市卫生学校每年都有新的发展,其办学精神,令人感动。”是的,学校执着的办学精神,显著的办学成就,强盛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评估专家。用专家的话说,“市卫生学校属于越级破例申报,其发展迅速,1年抵得上其他学校2-3年。”2006年底,在浙江省推荐申报“国家级重点学校”的七所学校中,市卫生学校以总评第二名的成绩获教育部批准。
“按卫生职业教育规律和用人市场运行法则组织教学,做优五大特色,专业设置复合化、办学层次多样化、培训结构多元化、科研教研成果化、招生就业一体化,力争通过3-5 年的努力,使学校跻身于全国千所名职校之列。”这是全校师生新的奋斗目标。
发挥中医药特色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事例概括】中医药是祖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是重要的卫生资源,中医药在人类防病治病过程中积淀了大量的科学内涵与实用价值,不仅体现在常见病、多发病及许多疑难杂症的疗效上,而且在保健、康复、养生、调理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繁衍着华夏子孙,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而桐乡有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历史上医学发达,名医辈出,自宋到清朝就有名医100多人,近代有金子久、夏莘夫、巴心孚、毛谈虎等耳熟能详的中医名人。中医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服务方式,与现代化社区卫生服务要求十分接近,长期以来,中医药在社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利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社区卫生服务,为群众服务,既受欢迎,也符合低投入、高效益、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
【事例材料】
我市1996年被省卫生厅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农村中医工作重点建设县(市),1999年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建设单位,2001年4月达到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建设标准。2004年获得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称号。
领导重视,组织到位
在每年的人代会和卫生工作会议上,市政府都把中医药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给予强调和部署,在全市建立健全了中医工作管理网络。市卫生局确定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管理中医工作,市中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科长的基层中医指导科,负责全市中医药工作的业务指导。全市各医疗单位都设立了中医管理科,负责指导村卫生室的中医药工作,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市、镇(街道)、村三级中医管理网络。
抓人才培养,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市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中医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开展了培养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活动。在全市筛选出9名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医药人才作为学科带头人,重点加以培养;二是在省中医管理局和省中医学院的支持下,以市卫生学校为基地,于1997年在全省率先举办了“西学中”大专班, 培养了42名既有中医特色,又有高等学历的基层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较好作用。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中医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四是在市内开展名中医评选培养工作,确定了三名中青年骨干为名医培养对象;五是充分发挥学术团体作用。培养全市中医药人才和普及中医药知识,对全市社区医生每年进行中医及适宜技术的培训。
发挥优势,运用特色,扎实做好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始于1997年,从发展之初便把中医药参与贯穿其中,注重把中医药“简、便、验、廉、效”的特色和优势与社区卫生服务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特点相结合,推进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一是加强农村中医机构的建设。全市各镇街道均开设了中药房,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床位从原来的235张增加到332张,中医药从业人员从原来的178名增加到298名,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均配备中医或中西医人员,中医药社区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抓好全科医生和中医队伍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按计划开展了全科医生的培养和教育。
三是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特色专科是中医药事业的生机和活力。1996年以来,我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各医疗单位因院制宜发展中医特色专科。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已拥有中医特色专科25个,有4所医院建立了“院中院”性质的中医特色专科医院,市中医院成立了中医骨伤科中心,高桥镇卫生院骑塘分院成立了“中医儿科医院”等;其中中医院的中风专科被列入省级专病专科,中医乳腺科被列入嘉兴市级专病专科建设基地。这些中医特色专科,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优点,以疗效好,价格低,深受群众欢迎。
加强内涵建设,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我市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不断拓展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完善“六位一体”的功能。在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设置和管理,建立和健全了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双向转诊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两大服务功能,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医疗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慢性病防治、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等公共卫生服务。
随着2007年《桐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我市的社区卫生服务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而中医工作以及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展,借用吴仪同志在2008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中西医并重,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辨证统一,坚持统筹兼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中医药事业发展。”
用爱将生命延续
【事例概括】一场车祸让怀有身孕的李振华成了“植物人”,正当家人在大人和孩子之间做艰难抉择的时候,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作出了不可思议的创举——同时保住了大人和孩子。医生和护士的悉心照料,为昏迷状态下的李振华奇迹般地自然分娩生下婴儿注入了爱的神奇力量。
【事例材料】
2007年6月30日,在濮院打工的河南姑娘李振华不幸遭遇车祸,被“120”紧急送入市第一人民医院。她脑部受到重创,已陷入深度昏迷状态,并且怀有4个多月的身孕,这使得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医院立即组成了由脑外科、ICU、妇产科等组成的急救组,进行会诊讨论,确定治疗方案。李振华当时的主治医师、脑外科主任医师范曙强说:李振华被送来的时候病情非常严重,由于颅骨骨折,脑部严重受损,出现了瞳孔不等、呼吸不规则,经过一个半月的治疗,李振华的病情终于得到了稳定。
但腹中一天天长大的孩子更是牵动着大家的心,家人一度为了保住李振华的生命,决定放弃孩子。医院方面考虑再三后,做出了在保住大人的情况下力保腹中孩子的决定。“只要有1%的希望,就尽100%的努力”,医务人员的决心给了这个不幸家庭巨大的鼓励,强烈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医护人员日夜守在李振华身边,昏迷中的她额头不时会渗出汗来,护士们总会轻轻帮她擦去。李振华整天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护士每天都会定时帮她翻身,早晚擦一次身。每每给她治疗、护理时,医务人员都会亲切地呼唤她的姓名,告诉她医生、护士和她的亲人都等着她快点醒来,李振华好像听懂了大家的鼓励,以她坚强的毅力渡过了生命的危险期,渐渐地脱离了呼吸机,十天后能睁眼了,慢慢地有了周期性的睡眠与醒觉。
可是李振华是一个“植物人”妈妈,而腹中胎儿要存活则需要一定的营养,所以确保她营养的供给成了医护人员们最难的工作。一直照顾李振华的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沈利华说:“她是一个特殊的病人,稍有不慎就是两条生命,所以我们格外留心。我是一个母亲,从同为人母的角度出发,想到李振华如果清醒过来,知道孩子没有保住肯定会难过,所以我们当时决定尽可能地把孩子保住,在治疗、护理上作了充分考虑”。
经过40多天的精心治疗,李振华的病情得到了稳定。考虑到家属的意念和心情,医院又组织了妇产科、脑外科、医教科等多科会诊讨论,决定帮助联系并护送他们到杭州作进一步治疗。2007年8月22日,李振华奇迹般地在邵逸夫医院自然分娩生下一个1公斤重的女婴。
孩子的出生令李振华的丈夫王延好心中燃起了更大的希望。当记者再次与他取得联系时,王延好激动地告诉记者,妻子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在奇迹般地好转,“我相信奇迹还会发生,我时时刻刻都在等待着她醒过来。”在他心理,还时刻惦记着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他觉得是因为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当时作出的及时决定和处理,才有今天奇迹的发生。
现在李振华和孩子的情况都已稳定下来了,李振华正在慢慢醒来,已经能断断续续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她表示想回“家乡”养病。得知李振华和孩子的情况,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非常高兴,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为他们的幸福献上最真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