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医学三基
资讯
考试动态 基础知识 政策法规
三基分类
检验 影像 病理 传染 内科
护理 外科 超声 眼科 临床
妇产 药学 口腔 医院库
各省动态
北京 天津 河北
上海 湖北 江苏
浙江 安徽 更多省份
 医学全在线 > 医学三基 > 医院库 > 正文
广东省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2/7/24 字体: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座落于广州市先烈南路54号,占地面积8,9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多平方米。 
    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山大学附属单位之一,她的前身是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光华医学院的眼科组成的中山医学院眼科教研室,组建于1953年。1965年,移至现址正式建成眼科医院,当时住院床位为122张,七十年代扩至210张,现有317张。在已故著名眼科专家陈耀真、毛文书教授的创始和几代人的努力下,眼科医院的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人员编制、病床数和医疗设备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1983年,经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中山医学院中山眼科中心”,副厅级建制,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治盲办公室。2001年10月,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名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眼科中心下设眼科医院、眼科研究所、防盲治盲办公室和眼科视光学系,是集眼科医疗、科研、教学、保健和防盲治盲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眼科中心,以规模大、专业人员多、专业齐全、整体学术水平高、仪器设备先进著称。
    经过全体工作人员40多年的勤奋工作、开拓进取和无私奉献,在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89年,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科学被国家教委审核批准为全国眼科学重点学科点。1990年,卫生部批准在中山眼科中心内成立卫生部眼科学实验室。1995年,眼科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选,成为国内首家眼科三级甲等医院。1995年眼科医院被广东省委、省府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1997年,中山医科大学创办的眼科视光学系设在中山眼科中心。1998年,眼科医院被广东省卫生厅评为“百家文明医院”。1999年中山眼科中心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和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集体”。2001年,经教育部、广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批准成立了相应的眼科重点实验室;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共建眼科实验室。2001年中心被评为“广东省行风建设先进集体”。2003年中心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先进集体”;2004年,部省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东省眼科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被评为优秀。2005年,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实验室正式列入科技部2005年度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06年,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通过建设论证。
    中心现有在编人员359人,其中专业人员304人,正高职称38名,副高职称66名,中级职称139名、初级职称102名;博士学位64名,有博士学位约占54%,是一支人才梯队合理,人数和技术力量居国内先进行列的眼科专业队伍。其中304人从事眼科医疗、教学和科研等工作。
    中心眼科专业齐全,中心属下的眼科医院有12个专业科室(角膜病、青光眼、眼底外科、白内障、眼肿瘤和眼眶病、眼底内科、眼整形、眼外伤、眼肌屈光、中医眼科、神经眼科、准分子激光)和12个辅助科室;眼科研究所有11个专业实验室(病理、眼眶病与眼肿瘤、生化、白内障、遗传分子生物学、视觉科学、视觉生理、玻璃体视网膜病、免疫、药理、眼库),开设黄斑病、小儿遗传眼病、葡萄膜炎病、隐形眼镜等临床专科;眼科视光学系设有5个实验室(应用光学实验室、隐形眼镜实验室、眼镜光学实验室、近视眼实验室、临床视光学实验室);该中心属下还设有防盲治盲办公室。角膜病专科被列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专科、眼库与角膜移植实验室被列为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重点实验室。角膜病和白内障专科被列为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每个专科已形成了自己的医疗和科研特色。角膜移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矫正手术、角膜形态学、白内障的手术治疗、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系列研究、青光眼和视网膜玻璃体疾病的诊治居国内领先地位,部分领域达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我中心青光眼专科、白内障专科、角膜病专科等三个专科成为广东省“十一五”医学重点专科,其中,白内障专科、角膜病专科是广东省“十五”医学重点专科,青光眼专科是新增的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
    中心认真抓好医疗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技术上的优势,不仅治愈了许多常见和多发性眼病,还治愈了不少疑难复杂的眼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使不少病人重见光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医务人员诊治来自海内外的眼疾患者,年门诊量超过55万人次,年手术数超过3万例。开展了许多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手术和诊断治疗技术,是国内复杂疑难眼病的会诊和治疗中心之一。
    中心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级人员申报各级竞争性的科研课题,开展眼科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两者结合的研究,开展从整体到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的研究。从1996年起,中心的科学研究分别获得多途径的基金资助:获得包括国家“973计划”首席课题1项、“863计划”4项、“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国家级课题92项、国际合作课题13项、省部级课题283项、厅局级课题107项等共599项,研究总经费达8000多万元。经过广大专业人员的开拓性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部份研究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共获科技成果奖9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成果奖61项,厅局级成果奖22项。《表面角膜镜片术的系列研究》、《治疗性角膜移植系列研究》和《角膜形态学及全角膜厚度的系列研究》、“葡萄膜炎发生及慢性化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白内障的防治研究》、《葡萄膜视网膜炎发病机制的系列实验研究》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系列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白内障防治技术》被列为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之一,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该技术。
    为跟踪国际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中心研究实力,实验室添置了一批新仪器设备,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7台。目前实验仪器设备总值已达4348万元,硬件设施已步入国际眼科先进行列。
    中心师资力量雄厚,是我国培养眼科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现有博士导师34名,硕士导师36名,是我国可招收眼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单位之一。这些研究生导师除了担任研究生的教学、医疗和指导科研外,还担任国内访问学者、国外留学人员、进修生、本科生等不同层次的教学工作。近年来,中心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和进修生除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台湾外)外,还有来自国外和澳门地区的进修生。从1997年开始,眼科视光学系每年招20名本科生。带教老师备课认真、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深受学生的好评和得到上级的表彰。
    中心的防盲机构与国际防盲组织HKI基金会等国外机构合作,每年派出医疗队,曾深入到广东19个县市、48个镇,开展查盲防盲治盲工作、进行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基层眼科医生,深受基层群众和医务人员的欢迎及国际眼科同行的好评。
    防盲治盲办公室开展了包括“广州市双生子健康普查”、“广州黄花岗街青光眼筛查防治项目”、“广州市黄花岗街35岁以上居民眼病健康普查项目”、“儿童视觉关爱行动”和“基层白内障手术医生培训和服务项目”等个项目。
    基层白内障手术医生培训和服务项目自2008年启动以来,对广东省的近80家二级医院的眼科进行了服务水平和现状的调查,摸清了广东省尤其是省内偏远地区二级医院眼科帮扶需求,以及白内障患者的服务需求。该项目以全程资助的方式,开展了广东省首届基层眼科医生“小切口非超声白内障手术”学习班。已经遴选出了近22名临床培训学员,对其在学员单位进行“临床手把手教学”。并完成了规范化的动物眼手术培训,其中的2家二级医院的眼科白内障手术从无到有,现已可独立的开展白内障的防盲工作。鉴于项目的成功运行,广东省卫生厅将对基层眼科医生的培训提供行政支持,以缓解我省基层和边远山区防盲力量极度短缺的现状。
    儿童视觉关爱行动于2008年3月启动以来,已为45间学校的39000余学生进行了视力筛查,赠送免费处方眼镜4000余副。针对中小学生对近视知识的极度缺乏,防盲治盲办公室建立了中国青少年视力保健网(www.childsight.com.cn)。同时在开展项目学校,为屈光不正学生进行了100余堂的眼保健知识讲座,发放了1000余份眼保健知识小手册。与广州市教育局一同主办了10万中小学生参加的爱眼知识竞赛并发放了价值5万元的眼保健器具,以提高学生的眼保健意识。
    防盲办开展的群体性眼病研究:广州市双生子近视遗传研究项目是由广州市科委、中澳科技特别合作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共同资助的,防盲办负责组织实施、为期五年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2007年暑假组织了双生子项目的第二年的眼科检查。为500多个双生子家庭进行了进展表型的数据收集。2007年关于该项目第一年表型数据结果的论陆续在国际知名的眼科杂志发表。其中两篇双生子项目的论文在新加坡进行的第二届世界青光眼大会分别获得了最佳论文奖。
    中心十分重视抓好人才的培养,采用选留优秀毕业生、严格的住院医师和住院总培训、推荐报考研究生、选派到国外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申请科研课题和申报科研成果、建立激励机制等途径促进人才的成长,造成人才的良性循环,为中心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吸纳国外学有所成的优秀留学人员和国内外学术带头人以及聘请享有一定声望的国外眼科专家教授为客座教授,为眼科事业的发展锦上添花。
    中心十分注意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国内外单位的友好往来,举办大型的国内外学术研讨会(如在1985年举行我国首次的国际眼科学术会议、多届国际性临床眼科学术会议、第28届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术会议、第一届亚太视觉科学大会、第一届亚洲白内障研讨会、第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第九届国际近视眼研究大会、第一届现代眼科显微外科国际讲座、第一届国际葡萄膜炎研讨会、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国际论坛等),邀请海内外专家参加会议或讲学。中心也经常派人参加在境外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使医务人员从中及时了解到眼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技术,有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中心与境外(如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11间大学、医院和研究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国外专家也到中山眼科中心进行国际间的科研合作。
    中心十分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珠江新院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确定了前期建筑设计方案,已获市规划局批复,并完成了奠基典礼活动;同时,旧院区的装修改造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药剂科服务窗口、制剂室、教学室、3号楼电梯更换等几个主要项目的装修改造工作,改善了临床业务、教学等用房,为病患者提供良好的候诊环境,使院容院貌有了全新的变化。
    中心购置了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声乳化粉碎仪、玻璃体切割仪、悬吊式大型手术显微镜、彩色多普勒仪、光学干涉断层扫描仪、激光机、超脉冲二氧化碳美容激光机、多焦点视诱发反应仪、超声生物显微镜等)、引进中英文计算机光盘检索、开通信息高速公路和Internet联网、订购了50多种国外知名眼科杂志、15种国内眼科杂志和最新的眼科专著,出版《眼科学报》并与国外交换杂志18种,大大丰富了眼科信息的来源和交流。
    中心科技人员由于在专业技术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而获得殊荣。李绍珍教授(已故)曾当选为全国眼科学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聘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2人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20多人被同行推荐在国外及国内如中华眼科学会和广东省眼科学分会等专业机构中担任负责人或委员,在全国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威信;20多人分别担任国内《眼科学报》、《中华眼科杂志》等多本眼科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2人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担任广东省“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8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2人被评为“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人获“全国白求恩奖章”、1人被评为“全国百名医德标兵”、 1人被评为“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1人获“中国医师奖”、4人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及“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1人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1人获中华眼科学会奖、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医生”;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4人分获“广东省南粤杰出教师”、“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特等奖”、“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2人被评为卫生部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和“全国科技之星”;4人被评为“广东省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1人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护士;1人被评为广东十大“师德标兵”; 1人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1人被评为广东省“三有一好优秀共产党员”、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1人获“丁颖科技奖”、1人获广东省“志愿服务最高荣誉奖”、1人为第3~6届、1人为第7~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人为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代表大会代表。
    我们正在为把中山眼科中心建设成为Wilmer模式的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眼科中心而努力奋斗!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相关文章
 瑞康医院
 2012年心血管内科学三基考题及答案十
 吉林省人民医院
 2013年医师三基考试模拟试题(四)
 山西省肿瘤医院
 妇产科三基三严考点:胎盘的功能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