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级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1年),辽宁省重点学科(1984年以来),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1978年)、中医药领域较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具有20余年研究生授予学科点的优势。
本学科拥有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三级实验室(2002年批准),在国家中医药领域同类实验室中居领先水平。
本学科有4位博士生导师、9位硕士生导师,其中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级学会即中医基础理论分会主任委员1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省中青年学术骨干3名,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入选者1名,千人入选者2名,具有人才资源优势。
本学科已培养博士40余名,硕士100余名,他们在世界各地、国内各地生根开花,从事教学、科研、医疗、企业,为学术研究、经济建设、人才培养做出贡献,具有20余年研究生培养经验。
本学科在科学研究方面,完成和在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新药基金等多项,获得国家教育部教育成果奖、省科技进步奖多项,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具有承担国家中医药重大研究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本学科有4个明确而稳定的研究方向:
中医脏象学说及其应用研究:
脏象学说及其应用研究是本学科自80年代以来长期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阳虚关系研究”,“脾虚与生物膜关系”等13项。内容所及,脾为重点,兼顾它脏,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追踪生命科学前沿,在现代分子生物学水平上,从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切入点,探讨脾虚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规律,是本研究方向前期工作的特色。目前已建立了以脾为主的五脏生理病理理论,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膜结构与功能的水平进行了现代研究,并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系列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脾虚衰老对线粒体DNA和端粒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的调控”,“肺脾肾调节水液代谢功能与细胞膜水通道蛋白表达及调控”,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脾虚衰老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市科委课题“独活及其活性成分延缓脑老化作用机理的实验”,省教委课题“五脏气虚证细胞信号转导及其相关基因变化的实验研究”等项,现已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中医辞源学研究:
中医辞源学研究是本学科自90年代以来的主要研究方向,采用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文献学研究方法,在全面继承、系统整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中医药学名词、概念、范畴的演变规律,规范中医药基础理论体系和基本概念及其逻辑关系,以构建中医学的概念体系。
1995年以来,本学科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承担了国家教育部“九五”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振吉副局长为主编的《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的执行副主编和编写工作,以及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起草工作。《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已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现已完成初稿,待专家审定。本项研究仍在进行中。 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
自90年代以来,本研究方向主要从肝、肾病机理论入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西医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病机研究与防治机理研究相结合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对衰老病理及抗衰老防治机制的探讨。
系列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肾虚骨质疏松大鼠TGF—B信号通路Smad3蛋白与基因表达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肾虚证骨质疏松症跨膜信息传递改变病理机制 ”,省科委课题“密骨灵对肾虚骨质疏松症跨膜信息传递改变调节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纳米中药复方对肾虚骨质疏松症防治作用研究.”市科委课题“密骨灵治疗肾虚骨质疏松症的新药攻关”国际合作项目“痴呆性疾患的发病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中日比较研究”等项。已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研成果1项。
《黄帝内经》多学科理论研究:
为进一步剖析《内经》这部多学科著作的内涵,深入探讨了诸子思想对《内经》的影响,以及古代医学成就对诸子的影响。道家、儒家与《内经》的关系是此项研究的重点,其中《易经》与《内经》、《吕氏春秋》与《内经》、《淮南子》与《内经》、汉儒董仲舒与《内经》将列入专题研究。这些研究将以系统性和创新性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