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斑疹伤寒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typhus
拚音 BANZHENSHANGHAN
别名 中医:疫病,疫疹,疫斑。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传染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斑疹伤寒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是由立克次体病原引起。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体为普鲁娃立克次体和地方性斑疹伤寒为莫塞尔立克次体,其形态、染色和对热、消毒剂、抵抗力相似。病原体基本形态为微小球杆状,革兰染色阴性。通常寄生于人体小血管内皮细胞胞质内或产生立克次体血症而发病。
中医病因 斑疹伤寒基本病因为疫毒,并有湿热疫毒和温热疫毒之分。疫毒经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正气虚弱而发病。所谓天运不及,正气内伤,复感外邪引发本病,阐明气候与本病发病关系。
季节
地区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一些郊区和农村仍有散发和小流行。
人群 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患病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还存有交叉免疫性。
强度与传播 随着人民生活环境改善和防疫措施加强,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得到控制,但在一些郊区和农村仍有散发和小流行。 (一)传染源 流行性斑疹伤寒唯一或主要传染源是病人,而地方性斑疹伤寒主要传染源是家鼠(褐家鼠,黄胸鼠等),以鼠→鼠蚤→鼠的方式流行,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二)传播途径 迄今为止,以病人为传染源,体虱为传播媒介,人→虱→人传播方式仍为流行性斑疹伤寒典型传播方式。
发病率 解放后,本病病发率和病死率均呈直线下降趋势。
发病机理 本病主要发病机理为:病原体所致的血管病变、毒素引起的毒血症和一些免疫变态反应。如血清病样反应、延迟超敏反应等。 立克次体侵入人体后,主要在小血管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繁殖,呈增殖性改变、血栓形成或坏死。病原体随血管内皮细胞破裂逸出,引起立克次体血症,并侵入更多的内皮细胞。病原体释放的大量毒素引起毒血症症状。机体随之出现变态免疫反应致使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
中医病机 斑疹伤寒的病机,有的从“厉气”“杂气”,有的从“疫疹”,感受疫疠之邪而发病。或认为疫毒入侵引起斑疹传染等阐述其病机。本病初期,多见外邪侵袭肺卫,正邪相争入卫表,卫气被郁,故其恶寒发热,,头痛、身重,咳嗽等肺卫症状。不久,病传气营,以致邪盛阳明,热闭营中,毒扰心包迫营串络,于是持续高热,烦渴谵妄,斑疹隐隐,夜热甚于昼,舌质红绛。病至此,有顺有逆。顺则斑疹外透,形色松活荣润,气血流畅,毒随斑泄,热势渐降,斑疹渐消,神清脉静而愈。若逆则斑疹稠密,成片成块,形色紧束紫赤,热势反盛,神识昏愦,则毒火燔灼,伤营迫血,热瘀交织锢结,或毒盛正虚不能托邪而突然斑疹瘟疫。邪毒内伏。或寒泄太过,损伤脾胃之阳,大汗而明脱亡阳之危象。有幸是本病趋于轻型化,血分重症少见,多抵气营即止。
病理 本病病理变化特点是增殖性、血栓性、坏死性血管炎及血管外膜浆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特有的“斑疹伤寒结节”或“肉芽肿”。它可遍及全身,尤其多见于真皮、心肌、脑、脑膜、睾丸间质、肾、肾上腺、肝、肺泡壁等处,引发临床上相应的各种症状。在皮肤,可示血管病损程度不同,表现为充血性斑丘疹或红色出血点乃至淤血斑。在心肌主要表现急性间质性心肌炎。神经系统的大脑皮质、小脑、延髓、基底节损害最重。桥脑、脊髓甚至交感神经节,脊髓神经节及垂体后叶内亦可见典型病变。临床上因其受损程度严重性及弥漫性,使得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在体温下降后还可延续多日。肺部呈间质性炎症或支气管肺炎。肾呈间质性炎症或肾小球性肾炎。肝体积肿大,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不同程度灶性坏死或脂肪变性。脾及淋巴结呈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及急性肿大。肾上腺呈出血、水肿和实质细胞退行性变。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热犯卫分: 证见恶寒发热、、头痛如劈,全身肌肉疼痛,面红目赤,口渴心烦,纳差体倦,舌红苔薄白少津,脉浮数。
2.邪在气营: 证见头痛肢楚,壮热烦渴,无汗,面红如醉,心烦谵妄,斑疹显露,肝脾肿大,舌质红绛,苔黄而干,脉燥有力。
3.热入营血: 证见灼热夜甚,烦躁昏谵,斑色紫赤,垒迭成片,舌绛而干,脉细数。
4.毒燔气血: 证见壮热,口渴,头痛剧烈,神昏燥忧,斑密色赤而晦,舌焦唇裂
5.余热未净: 证见热势下降,余热不清,咽干口燥,干咳,舌红苔少,脉细数。
西医诊断标准 (一)疑似诊断:
疫区有衣虱或蚤类孳生及鼠类活动。突然持续性高热、不能立即确定其他病因、伴剧烈头痛及有皮疹的病例。
(二)确诊病例
1.起病4~7日出现斑丘疹,可伴有神志迟钝或谵妄或有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精神症状。
2.补体结合实验(CF),血清效价≥1:8为阳性,≥1:32为现患诊断。
3.立克次体微量凝集试验(MA),血清效价≥1:8为阳性,≥1:256为现患诊断。
4.微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为阳性(Micro-IE),IgM、IgG≥1:16为阳性,IgM≥1:32、IgG≥1:256为现患诊断。
5.间接血凝试验血清效价(IHA)≥1:8为阳性,≥1:800为现患诊断。
6.外裴试验,≥1:160为现患诊断参考效价。7.取发热期病人血液接种雄性豚鼠,体温>39。5℃连续2日以上,其恢复期血清学检测结果阳性者,阴囊肿大(流行性-,地方性+),仅作参考。
临床诊断:疑似诊断加1项。
确定诊断:疑似病例2~6项中任一项。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当地有无流行,发病季节,有无疫区旅行史,被虱、蚤叮咬史。 2.临床表现 如热程表现,皮疹出现病日及其性质,有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对诊断有帮助。 3.外裴氏试验 滴度效价在1:320以上或双份血清对照4倍以上增长,即可确诊。有条件可作补体结合、微量凝集、间接血凝等试验。
发病 潜伏期平均约2周,起病急骤.
病史
症状 临床特点为稽留热、头痛、皮疹和中枢神经系症状.热呈稽留型,迅速升达高峰。头痛剧烈而持续,神经系症状突出,重者发生狂躁、谵妄,甚至昏迷。初有相对缓脉,继心率增速或心律不规则;可伴有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
体征 皮疹为重要体征。初见于胸背、腋窝、上臂两侧等处。数小时至1日内遍布全身。重者头部面部手掌足底均可见.肝脾肿大,尤以脾肿大发生率高;偶见黄疸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如外斐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结试验、立克次体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火箭免疫电泳等以及病原分离。
血液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常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血小板数一般下降。 血清学检查 1.外裴(Wei1一FeliX)反应 是一种非特异性血清反应。 2.特异性抗体测定 以普氏立克次体为抗原与病人血清做补体结合试验,效价在1:40以上为阳性。 3.动物接种及病原体分离
尿 尿常规 蛋白尿常见,偶有红、白细胞及管型。
粪便
脑脊液 有脑膜刺激征者宜作脑脊液常规。外观大多清亮,白细胞和蛋白稍增多,糖、氯化物正常。
其他诊断

免疫学 1.肥达氏反应 是用已知抗原检测伤寒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较古老的血清学方法。一般于第1周末开始阳性,“O”凝集素≥1: 80,“H”凝集素≥1:160有诊断价值。第3~4周阳性率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演变而递增,第4~6周达高峰,恢复期效价达4倍以上,病愈后可持续数月之久,“0”凝集素是IgM型抗体,增高示沙门菌属感染,多见于感染急性期。而“H”凝集素为Ig M型抗体,可鉴定沙门菌组别,预防接种后其效价明显上升,可持续数年之久,在其他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肥达氏反应特异性不强,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欧,,肝炎、肝硬化风湿热肺结核肺癌肝癌结肠癌及发热、血吸虫感染时可出现假阳性反应;而发病早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全身状况较差,机体免疫功能缺陷或儿童免疫功能不全时可出现假阴性。 “Vi” 抗体阳性说明体内有活菌存在,可作为慢性带菌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2.其他血清学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建立了对流免疫电泳、反向被动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IFA),ELlSA以及斑点酶免疫分析法等方法,检测伤寒杆菌的抗原及抗体,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作为早期特异性诊断方法。伤寒杆菌DNA检测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血标本中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多变区特异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阳性率明显高于传统培养法,且不受预先抗菌治疗的影响,耗时仅10~12小时,为一种特异、敏感及快速诊断伤寒的方法。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病毒感染 发热而无提示感染病灶的系统表现,热程可长达10~14天以上,白细胞总数不高。但肝脾一般不大,肥达氏反应和细菌培养阴性。病程有自限性。
2.疟疾 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总数不高,好发于夏秋季。但多具特殊热型伴进行性贫血,血和骨髓涂片可查见疟原虫,抗疟治疗有效。
3.粟粒性肺结核 患者长期发热,中毒症状明显,盗汗及呼吸道症状突出,脉搏增快,胸片见大小一致,均匀分布的粟粒样结节,痰涂片及培养见抗酸杆菌,PCR检测结核杆菌性。抗痨治疗有效。
4.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发热,有中毒症状,白细胞总数不高,甚至有相对缓脉。但患者多为老人、小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多有胆道、泌尿道或腹腔内原发病灶,易合并休克、DIC,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可获致病菌,且常与原发病灶中的菌种相同。
5.何杰金病发热,热型多样,肝脾肿大,白细胞不高,但无明显毒血症症状,肿大的淋巴结病理检查即可确诊。
6.布鲁氏菌病 长期发热,肝脾肿大,粒细胞正常或低下,但流行病学资料,特殊热型,突出的多汗、关节痛,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血、骨髓培养,血清凝集试验有诊断价值。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体温正常2周以上;临床症状消失;白细胞分类中出现酸性粒细胞;退热后每周大便培养1次,连续2次阴性。
2.临床治愈:1、2、3项同上,但大便培养尚未转阴。
预后 与患者年龄、有无并发症、治疗早晚、治疗方法、过去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及病原菌的型别和毒力等有关。在有效抗生素应用之前,病死率为20%。应用氯霉素以来,病死率约1%~5%。老年人、婴幼儿、孕妇预后较差。骨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差者、病情重,易迁延不愈。并发肠穿孔、肠出血、心肌炎、肺炎、贫血等,则病死率较高。氯霉素治疗的复发率一般在10%左右,氟喹诺酮类治疗几无复发。
并发症 1.肠出血 在广泛使用抗生素前发生率12%~21%,用抗生素后大量肠出血已降至1%~3%,但粪潜血试验阳性者仍可达10%以上。多见于病程第2~42天(平均16天)。除血便外,患者常有血压或体温突然下降,脉搏增快,贫血等表现。
2.肠穿孔 是最危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5%,病死率高。多发生于病程第2~3周,好发于回肠末端距回瓣50cm以内,单发性穿孔约占80%以上。出现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有时与肠出血一起发生。
3.伤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半数以上患者有肝肿大, 50%~90%有ALT异常,黄疸少见。肝功异常程度与肝肿大程度无关,其演变与伤寒病程一致,预后良好。
4.中毒性心肌炎 多见于极期,儿童多表现为心动过速,成人则有心音低钝、脉细数、奔马律等,偶见血压下降、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34%~80%患者有低电压、心律失常、传导异常、5-T段及T波改变等心电图异常,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功能减退。
5.中毒性脑病 较常见,多见于病程第1至2周,患者有表情淡漠、谵妄、定向障碍等,重者人格解体。昏迷,甚至呈木僵状态。大多随伤寒的痊愈而恢复正常。
6.其他 伤寒杆菌随血流播散,可引起各种局限性感染,如急性胆囊炎、阑尾炎、原发性腹膜炎、脓肿、肺炎、骨髓炎、关节炎、心内膜炎、中耳炎、淋巴结炎等。因伤寒引起的变态反应可导致伤寒肾炎、溶血性贫血、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及血小板减少等。此外,在伤寒病程中还可并发脑炎、急性脊髓炎、外周神经炎、急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咽喉炎、心包炎、乳腺炎、睾丸炎以及各种眼部损害,如角膜炎,结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出血等。
伤寒并发症以肠穿孔、肠出血最常见,抗生素问世前其发生率为12%-32%,近已大幅度减少;肉眼血便约10%,大出血的发生率2%-3%。肠穿孔发生率约1 - 2%,好发于回肠末端,腹胀、腹泻、肠出血较明显者更应警惕。肠穿孔时常有中毒性休克和腹膜炎征象,肝浊音界消失,隔下有游离气体。约半数病例有"伤寒肝炎",表现为肝肿大、转氨酶增高,偶有黄疸,其演变与伤寒病程一致,是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受累的表现之一,也与内毒素损及肝脏有关。病程中由于伤寒杆菌随血流播散,可引起各种局灶性感染,如脑膜炎肾盂肾炎、胆囊炎、骨髓炎、骨膜炎、软组织脓肿、坏死性淋巴结炎等。毒血症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等。由于免疫反应,有的病例可发生溶血性贫血、溶血尿毒综合征、伤寒肾炎等。
伤寒骨髓炎是伤寒病少见并发症之一,大都发生在伤寒病的发热期或恢复期,其余发生于数月后,甚至数年或数十年后,且可发生在临床上无伤寒症状者,甚至化验亦为阴性。骨髓炎发展缓慢,症状较轻,好发于肋骨、胫骨及脊柱。后者好发于胸腰段、腰椎或腰骶椎,而且好发于原先有病变(如血肿、梗死、囊肿、肿瘤或骨髓炎)的部位。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应用,并发症极少见。
细菌在干骺端或骨干中产生急性炎症,但大多数属慢性过程,这可能是因细菌毒力低而病人抵抗力高的缘故。它的主要表现为骨质增生、无论骨膜、骨皮质及骨髓均可形成脓肿,但死骨少见,或为小的死骨。椎体病变可破坏椎间盘,椎体周围可有新骨形成,韧带钙化。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1)早期尽量补充热量及维生素等。第2周后注意少渣、不胀气及无刺激饮食,少食多餐,以防止肠容积及张力过大诱发穿孔。成人每日供应热量约1600kcal,量约2000~3000ml以上,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2)发热期应卧床休息,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变化,高热者物理降温,慎用退热剂,以防诱发虚脱及肠道并发症。便秘者禁用灌肠及泻药,腹胀者禁用新斯的明类药物。
(3)肾上腺皮质激素 伤寒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皮质激素水平呈负相关,使用皮质激素治疗则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故对伤寒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应补充皮质激素。对毒血症严重、合并中毒性心肌炎或持续高热者。可在足量、有效抗生素配食下,加用氢化考的松100~200mg/日,静滴2~3天;或口服强的松,每日用量依次为:1mg、0.6mg、0.3mg/kg,可缩短发热期。对重症伤寒患者,用地塞米松3mg/kg静滴,继以1mg/kg,每6小时一次,应用1~2天。
2.抗菌治疗
(1)氯霉素:自1948年用于治疗伤寒以来,一直被公认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但由于近年来质粒介导的耐药菌株逐步增多,而胆汁中的药物浓度又较低,难以彻底消除胆囊内的伤寒杆菌,故慢性带菌状态的发生率及伤寒复发率反较过去未用氯霉素年份为高。因此目前国内仅将其作为非耐药株所致伤寒的治疗,剂量为0.5g,每日3次,体温降至正常后剂量减半,总疗程不应少于2周。一般于投药后数小时,血液中的细菌便可清除,眼药1~2天后毒血症症状改善,治疗3~5天后体温可降至正常。治疗期间应注意其毒、副作用,每周复查血象2次,白细胞总数低于2.5×109/L时应停药。
(2)氟喹诺酮类:该类药物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快,血药浓度和组织内药物浓度高,尤其胆汁中原药浓度更高,且能渗入巨噬细胞内消灭胞内病原菌,对伤寒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退热时间优于氯霉素,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副作用轻微。已作为治疗各型伤寒以及慢性带菌者的首选药物。常用药物为:依诺沙星0.6g,每日2次;培氟沙星0.4g,每日2次;氟罗沙星0.3g,每日2次,疗程10~14天。或氧氟沙星0.3g,每日2次;环丙沙星0.75g,每日2次,疗程7~10天,但由于该类药物有引起早产、畸胎及关节软骨损害之虞,除多重耐药伤寒外,一般不主张用于孕妇及儿童患者。
(3)氨苄青霉素:本品治疗伤寒疗效不如氯霉素,但胆汁内浓度高,副作用轻微,可作为敏感菌株所数妊娠伤寒和儿童伤寒的首选药物,亦可用于老年伤寒,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免疫功能抑制者的伤寒以及胆道带菌者的治疗。剂量为成人每日80~100mg/kg、婴幼儿每日100~150mg/kg,肌注或静滴、至热退后改为口服,总疗程不应少于2周。
(4)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该类抗生素对伤寒杆菌具有强大杀菌活性,部分药物在胆汁中的浓度极高,无明显副作用,但药费昂贵,必须注射给药。适用于老年人和婴幼儿、妊娠伤寒、高度耐药的重症伤寒,其他药物不能耐受或有免疫缺陷者。常用药物有头孢哌酮钠2g,每12小时1次;头孢三嗪2~4g,每日一次,以及头孢噻肟钠等,疗程7~10天。
3.并发症的治疗
(1)肠出血:基本上采用内科疗法。保持患者安静,可酌情给镇静药,禁食或流汁;给予促凝血药物,如静滴止血敏、口服凝血酶、肌注或静滴立止血等。对大出血患者应积极抗休克,补充血容量,可同时使用垂体后叶素。但下列情况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①出血量大,经内科输血等处理仍不能控制者。②明显的失血性休克经内科处理不见好转者。
(2)肠穿孔:基本上应争取外科修补手术,同时应加强护理。禁食,积极予以全身支持疗法、注意营养和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取半坐位,及时给予足量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加甲硝唑,或头孢哌酮钠静滴,控制腹膜炎。
(3)中毒性心肌炎:可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并可采用GIK溶液等改善心肌营养状态。有心功能不全时,可谨慎应用小剂量洋地黄制剂。
(4)其他:如肺炎、心内膜炎、脑膜炎、骨髓炎或胆囊炎等应加强抗菌药物治疗,疗程4至6周;伤寒脑膜炎要保证足量抗菌药物透过血脑屏障。体腔脓肿应作外科引流等处理。合并血吸虫者应加用吡喹酮驱虫治疗。
4.慢性胆囊带菌者的治疗 应区别单纯胆囊带菌或合并胆囊管或胆管炎,前者采用抗菌治疗,而后者除抗菌治疗外,多数应加外科手术或加利胆药等治疗方能奏效。
中医治疗 以清热解毒,凉营益阴,消瘀化斑为主要原则。本病治法:病在卫分,热高者宜辛凉解肌凉邪;恶寒者则宜寒疏表解毒。病入气分或宣上清热或清解阳明。若气营同病,斑欲出则透斑解毒。斑出宜化斑解毒。后期伤阴则滋液养阴。一般忌用升提、温燥和壅补。
1. 热犯卫分:
治法:辛凉解肌,透表解毒。
方药:银翘散蝉衣葛根方:有银花15g、连翘12g、桔梗9g、竹叶6g、荆芥6g、牛蒡子9g、豆豉9g、薄荷6g、芦根12g、蝉衣6g,生葛根6g。寒憟身痛甚者加羌活防风以疏散外寒;热高渴甚者加石膏知母以清气护津;咽痛去葛根豆豉加马勃元参以清热利咽;咳嗽加杏仁前胡以宣降肺气。
2.邪在气营: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养阴。
方药:清营汤加减:生石膏15g、水牛角10g、生地18g、金银花15g、玄参12g、麦冬12g、板蓝根15g、竹叶心3g、丹参18g、知母12g。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以清心开窍;痉厥抽搐羊角钩藤以清热熄风;腓肠肌痛甚加芍药甘草元胡
3.热的营血:
治法:清营凉血,解毒消斑。 、
方药:加味犀角地黄汤:犀角9g (水磨)、生地30g、赤芍9g、丹皮9g、元参12g、银花12g、大青叶12g、丹参12g、黄连6g、红花6g。小便赤短或带血加山栀白茅根、侧柏叶炭;大便黑加炒茜草根、炒地榆呕血加大小蓟、茅根、节;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化服。
4.毒燔气血:
治法:清气凉血,解毒化斑,活血益阴。
方药:清斑青黛饮加味:青黛3g、黄连4.5g、犀角6g(磨汁另入)、石膏30g、知母12g、元参9g、栀子9g。生地20g、西洋参9g、丹皮9g、赤芍9g、大青叶9g、紫草6g、丹参12g、甘草3g、柴胡3g、生大枣作引。神昏甚者加安宫牛黄丸;痉厥者去紫草、黄连、姜、枣,加羚角3g、钩藤9g、僵蚕9g或加紫雪丹9g。
5.余热未净:
治法:益阴生津,兼清营血。
方药:沙参9g、麦冬9g、玉竹6g、生扁豆4.5g、冬桑叶4.5g、生甘草3g、花粉4.5g、生地9g、丹皮6g、银花6g。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病西药使用强力霉素、四环素等药物,一般能在24~48小时退热。中药对本病治疗平均退热时间不如西药,但在减轻恢复期症状与减少“再燃”率,要优于西药。
护理
康复
预防 1.一般预防: 及时发现患者,及早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检疫21天。除灭虱灭蚤及养成个人卫生良好习惯,也可服用强力霉素0.1~0.2g。并加强卫生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防虱灭虱,灭鼠灭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免疫预防: 流行区及特殊人群(灭鼠人员、实验室人群)进行注射斑疹伤寒疫苗。第1年接种3次,成人每次各0.5、1.0、1.0ml和儿童0.3、0.6、0.6m1,每次间隔7日,皮下注射。以后每年加强注射一次。近年国外有Golinvich化学疫苗问世,1针即可。
历史考证 据王氏所考,我国最早一次流行于1850年。以后曾波及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先后经历十几次较大的流行,均与水灾、饥荒和战争等因素有关。
相关文章
 【转贴】十个看完九个有领悟——职场沉浮的
 快到端午节了,别忘了正午采艾叶。
 野医正讲:人生所在的大游戏场(一层篇8)
 圣济总录 176 小儿咳逆上气 上课笔记
 肝气不疏(肝郁)与肝气生发不够 有何区别?
 江厚万帖:经方——通向中西医结合之一途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