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traumatic synovitis of knee
拚音 XIGUANJIECHUANGSHANGXINGHUAMOYAN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与损伤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由于外伤或慢性劳损引起膝关节滑膜发生的炎性病变,称为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临床上分急性创伤性炎症和慢性劳损性炎症两种。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发生的原因包括外伤及慢性劳损两方面。临床上分急性创伤性炎症和慢性劳损性炎症两种。前者多因创伤如扭伤、挫伤、近关节骨折或外科手术等引起。后者一般由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失治转化而成,或由其它的慢性劳损导致。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面积最大者,除股骨下端、胫骨平台和髌骨软骨面外,均有滑膜覆盖。因此,在全身关节中,膝关节的滑膜反应最为显著。滑膜富有血管,血运丰富,滑膜细胞分泌滑液,可保持关节软骨面滑润,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并能吸收营养、扩散关节活动时所产生的热量。 膝关节滑膜急性创伤性炎症多因创伤如扭伤、挫伤、近关节骨折或外科手术等引起,使滑膜受伤充血,迅速产生大量滑液。甚者滑膜损伤破裂出血,积液、积血使关节内压升高,阻碍淋巴回流,酸性代谢产物堆集在关节内。慢性损伤性炎症一般由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失治转化而成,或由其它的慢性劳损导致滑膜的炎症渗出,产生关节积液造成。多伴有滑膜增厚、纤维化、关节粘连等。
中医病机 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中医认为是湿热相搏,热灼筋肉引起。故可见关节肿痛、活动不能。慢性劳损性炎症多由风寒湿三气杂合而成,一般夹湿者多。或肥胖之人,湿气下注于关节而发病。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创伤后6-7小时出现关节逐渐肿胀、疼痛、伸屈膝功能受限,尤以完全伸直及完全屈曲时感撑胀难忍。损伤处皮温增高,按之波动,浮髌试验阳性。慢性炎症者,常有膝关节粘连,影响关节活动,可伴股四头肌萎缩。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X线片示骨质无异常。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关节穿刺液为淡粉红色液体,表现无脂肪滴。
西医鉴别诊断 创伤性滑膜炎需与创伤性关节内积血鉴别。其鉴别要点是:创伤性关节内积血在受伤后立即出现,疼痛明显,而滑膜炎常在受伤后6小时才开始出现,多无明显疼痛。关节积血局部温度增高,甚至发烧,而滑膜炎反应则较轻。关节穿刺抽液,滑膜炎是淡粉红色液体,创伤性关节内积血为血性。在诊断创伤性滑膜炎时还应与滑膜结核、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等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通过关节部位的休息、制动和自主的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以促使积液迅速吸收,避免演变为慢性滑膜炎。关节积液较多者应穿刺抽液,加压包扎,可辅以理疗。
一、关节穿刺:小量积液无须穿刺,仅加压包扎即可。积液较多者应在局麻和严密无菌技术操作下抽净积液,并注入1%普鲁卡因3~5ml及强的松龙12.5~25ml。之后用消毒纱布遮盖穿刺孔,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若积液增加,可重复穿刺次数。
二、石膏托固定:用长腿石膏托把膝关节固定于伸直位2周,以防止活动和减轻症状。同时进行自主的股四头肌收缩,以免肌肉萎缩。
三、物理疗法:急性期应用透热、热敷等,改善局部循环促进积液吸收。
中医治疗 一、固定与活动:活动可刺激滑膜分泌和继续出血,但活动又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因此应正确处理活动与固定的关系,及时地指导患者在制动下积极进行练功,固定去除后主动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忌被动强力手法活动。
二、药物治疗:急性期滑膜挫伤、瘀血积滞,治宜散瘀生新为主,内服四物汤田七末3g,外敷消瘀止痛膏。慢性期水湿稽留,肌筋弛弱,治宜祛风燥湿,强壮肌筋,内服羌活胜湿汤加减或服健步壮骨丸,外贴万应膏,或用熨风散热敷,或用四肢外洗方煎水外洗。慢性期患者若寒邪较盛,亦可以散寒祛风除湿,宜用乌头汤;如风邪偏盛,则宜祛风除湿,消肿除胀,用蠲痹汤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发明一种中医仪器!有人感
 隔纸膏(《疡医大全》卷三十。)
 补肾虚磁石丸(《圣惠》卷三十)
 争祖辈权中文执业 加拿大中医团体结盟反歧
 请教:关于四逆汤的一些疑问
 伤精患者 请先生赐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