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osteochondroma |
拚音 | GURUANGULIU |
别名 | 外生骨疣,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运动系肿瘤,骨骼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软骨源性骨肿瘤。有单发和多发两种,单发者较多见;多发者常对称性的发作于膝关节和踝关节附近并有遗传性,故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来源有几种说法:①骨骺板的软骨由于发育障碍而垂直骨皮层向外形成肿瘤。②由骨膜内层发育出软骨来。③在干骺续连症(diaphyseal aclasis)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男性患者较女性多。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临床上很多见,约占良性骨肿瘤的半数,占所有原发骨肿瘤的1/4左右。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骨软骨瘤多发于四肢长骨,其中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最多。 大体标本呈菜花状,分软骨膜、软骨帽、瘤体和蒂四部分。软骨膜与骨干骨膜相连续,软骨帽厚度不均,儿童较厚,成人甚薄。镜下见软骨层瘤细胞的排列似骨骺软骨细胞,即未成熟型在表层,向成熟发展,细胞由小变大,最后成骨。在软骨细胞间质中可见钙化。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病人多为青少年,局部生长缓慢的骨性肿块,症状不明显,经X线检查后可诊断。 |
发病 | 在青少年时开始发病。 |
病史 | 多发型者20%有家族史。 |
症状 | |
体征 | 1.主要症状是生长缓促的局部肿块,突出于皮肤表面,骨性硬度、不移动。 2.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酸痛。 3.多发性骨软骨瘤,遍及全身骨骼。 4.随着生长发育的成熟,成年后肿瘤停止生长。 5.若在骨盆可压迫神经、血管及脏器,如膀胱直肠等,引起疼痛、麻痹或排便因难等。偶尔肿瘤突然发展迅速而恶变(单发型约1%,多发型约10%)。表浅的肿瘤容易引起注意,深部的例如骨盆内者,常在肿瘤增长很大、压迫盆腔脏器时才被发现。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骨性肿块突出于骨的表面。位于长骨时生长方向特殊,与肌肉的牵拉方向一致,基底与干骺端松质骨及皮质相连,形态各不相同,有的呈岛状,有的呈平台状,有的呈巨大肿块等,无骨膜反应。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骨旁骨瘤:骨旁骨瘤起自一例皮质骨。同时向骨内生长,产生骨化团块影象,表面呈不规则分叶状。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本病有1%的恶变,彻底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无症状者,可不给予治疗。症状较明显者,或突然增大,或逐渐疼痛者,可手术切除。具有恶变先兆者,应早期切除。在手术时将骨软骨瘤的纤维包膜与肿瘤一并切除,基底部应凿平,与骨表面一致。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