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anal neurodermatitis |
拚音 | GANGZHOUSHENJINGXINGPIYAN |
别名 | 中医:癣,风癣,牛皮癣,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肛肠科疾病,皮肤其他疾病,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肛周神经性皮炎是发生于肛门周围的局部瘙痒、皮肤增厚、皮沟加深和多角形丘疹为特征的皮肤神经官能症。本病多属于"神经性皮炎"中"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这一类型,少数为"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的肛周局部表现。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确,似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有关。主要诱因有神经精神因素(包括性情急躁、思虑过度、精神紧张、情绪忧郁、过度疲劳、睡眠不佳等)、饮食因素(包括饮酒、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鱼虾等)、胃肠道机能失调(包括消化不良或便秘)和内分泌失调(如更年期)。此外,局部感染病灶的致敏、受内衣摩擦、局部潮湿等亦可成为致病诱因。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多见于青壮年,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
中医病机 | 本病的形成,多为七情所伤、郁闷不舒,致肝火内生,与风湿燥邪搏击于肛门,以致局部气血运行失调,凝滞于皮肤,或因脾湿蕴热,复感风邪,蕴阻于肌肤而发病。 |
病理 | 表皮过度角化与轻度角化不全,钉突延长加宽,棘层肥厚,真皮为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并可伴有纤维细胞增生甚至纤维化,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肿胀。银剂染色示schwann细胞增生。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本病总属郁火内生,内燥湿邪积聚肛门局部之证。但若邪积日久,伤及气血,易成正虚邪胜,虚实挟杂之证。 1.风湿热: 证候:此型病程较短,局部瘙痒难忍,皮肤潮红,搔抓后病灶湿润或结血痂。兼见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 辨析:(1)辨证:本证病程多短暂,以局部瘙痒难忍,皮疹潮红,病灶搔抓后潮湿或结血痂为辨证要点。此多见于病证初起,久则易变生他证。(2)病机:湿热相搏,郁于肛门,气血不畅,凝滞于皮肤,故见局部瘙痒、潮湿。皮疹潮湿并兼见舌红、苔黄腻、乃热中挟湿之象。 2.血虚风燥: 证候:此型病程多较长,局部瘙痒,皮疹干燥肥厚,状如牛颈之皮,可兼见头昏、失眠、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等。 辨析:(1)辨证:此型病程多较长,以局部瘙痒,皮疹干燥、肥厚、粗糙、伴头昏、失眠、面色少华等为辨证要点。(2)病机:病程既久,正气受损,病灶局部受邪,经络阻滞不畅,局部失去气血濡养,故见皮疹干燥、肥厚、粗糙。风邪袭扰,故见瘙痒。头昏、失眠、面色少华乃久病气血不足之象,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皆为血虚不足之征。 3.脾虚湿胜: 证候:肛周瘙痒,皮疹抓破后渗液,肛周潮湿,肛内常有分泌物。可兼见身倦、纳少、便溏、舌淡、苔薄滑、脉濡细等。 辨析:(1)辨证:此型以肛周瘙痒潮湿,皮疹抓破后渗液、身倦、纳少、便溏为辨证要点。(2)病机:脾虚则运化无力,湿从内生,下趋肛门,阻滞局部经络,故见局部瘙痒,潮湿,皮疹渗液。身倦纳少便溏乃脾失健运,湿邪内阻之象。舌淡,苔薄滑、脉濡细为脾虚湿困之征。 |
西医诊断标准 | 本病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肛周阵发性瘙痒或伴有轻微疼痛。 2.体征:肛周皮肤呈苔藓化,典型损害为多数米粒或高粱米大淡红色至黄褐色或与皮色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有光泽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有少量鳞屑。 3.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过度角化,棘层增厚,细胞及细胞间水肿。真皮上层高度水肿,或伴有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肿胀,呈慢性炎症变化。 具备以上三项即可确诊为本病。 |
西医诊断依据 | |
发病 | 本病病程缓慢,常经年不愈,有时虽能减轻或消退,但易反复。 |
病史 | 有神经精神功能失调或全身多发散在性皮肤瘙痒病史。 |
症状 | |
体征 | (一)症状:剧烈瘙痒,几乎是必有的症状。肛周出现间歇性发痒,病人常常摩擦搔抓,夜间尤甚。患者常因此失眠而情绪烦躁。肛周皮肤往往因剧烈搔抓和摩擦而破损出现轻度疼痛。 (二)体征:初起局部皮色无明显变化,随着病程发展,经常搔抓,皮肤表面出现多数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质较坚实而带光泽,表面或覆有糠秕状菲薄鳞屑。久之,丘疹渐渐融合、扩大,颜色暗褐,皮屑增多,皮纹加深,相互交错,呈菱形或多角形、干粗、肥厚,似皮革样斑片,即所谓"苔藓样变"。患区及其周围常见抓痕或血痂。由于表皮被抓伤,常可致湿疹样皮炎或继发性感染,或产生局部接触性皮炎。 (三)临床分型: 1.局限性肛周神经性皮炎:病灶仅局限于肛周局部,边界清楚。 2.播散性神经性皮炎:病灶除见于肛周表皮外,尚可见体表其它部位散在多发性相同病灶。 |
体检 | 局部初起皮色无明显变化。随着病程发展,皮肤表面可出现多数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质较坚实而带光泽,表面或覆有糠秕状菲薄鳞屑。丘疹可渐渐融合、扩大,颜色暗褐,皮屑增多,皮纹加深,相互交错,呈菱形或多角形、干粗、肥厚,似皮革样斑片,即所谓"苔藓样变"。患区及其周围常见抓痕或血痂。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1.肛门瘙痒症:本病多发生于老年人,除瘙痒外,无原发表皮损害,无苔藓样变,时久可由搔抓引起各种继发皮肤损害。 2.扁平苔藓:典型皮损为红色或紫红色,帽头针至扁豆大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一层角质薄膜,有蜡样光泽,除去薄膜可见少量鳞屑,用放大镜检查,丘疹表面有灰白色斑点,以及互相交错的网状条纹(称魏克姆纹)。必要时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诊断。 3.肛周慢性湿疹:本病有急性湿疹史,局部初期可见丘疹、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瘙痒。瘙痒与皮疹同时发生,不同于神经性皮炎者为先有瘙痒,后因搔抓而出现皮疹。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
并发症 | 往往因剧痒抓伤表皮,可致湿疹样皮炎或继发性感染,或因处理不当而产生接触性皮炎。 |
西医治疗 | 一、一般治疗: 1.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稳定情绪,使患者心情舒畅,并有适当的休息。限制饮酒、饮浓茶、咖啡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并尽量减少搔抓、摩擦等机械性刺激,保持局部干燥。 2.适当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以及镇静药如安定、安泰乐等可起到减轻神经系统紧张状态而有益处,常用于临床治疗。 二、局部治疗: 任何外用而不引起过敏反应,不过分刺激皮肤又能止痒的药物都是有效药物。 1.对皮损苔藓化较轻、病灶局限者可外涂皮质类固醇霜剂或软膏。去炎松、醋酸肤轻松等霜剂或软膏是现代常用的外用药。尤其是醋酸肤轻松霜等作用较强的含氟激素制剂很受病人欢迎。 2.对皮肤苔藓化明显或皮肤呈革样化者可选用下法: (1)5%水杨酸或10%黑豆馏油软膏外敷。 (2)皮质类固醇硬膏或黑豆馏油硬膏外贴(注意发汗季节勿用)。 (3)复方奎宁注射液2ml,加1%盐酸普鲁卡因2ml,作局部皮损处皮下封闭,每周一次,4-6次为一疗程。(用本法要注意如注射至皮内可致局部皮肤坏死。) (4)其它如局部电吹风热烘疗法,磷-32,锶-90局部贴敷,浅层X线照射以及局部液氮或二氧化碳雪冷冻等疗法亦可使用。 (5)对于局部继发感染,应先用抗生素,待局部感染消失后再用上述处理。 |
中医治疗 | 本病的治疗,要针对病因"风、燥、湿、热、虚"来审因论治。临床以疏风、清热、除湿、润燥、补虚为基本治法。病变局限于肛周者,以局部治疗为主;病变并见全身表皮者,则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若病证较重者,可内治与外治同施;若久病正虚者,可扶正与祛邪并举。 一、辨证论治: 1.风湿热结: 治法:疏风清热除湿。 方药:疏风清热饮加减。苦参12克,全蝎6克,皂角刺15克,牙皂12克,防风15克,荆芥12克,金银花10克,蝉蜕9克,葱白3根。若瘙痒甚者,尚可加地肤子、蛇床子;若皮疹潮湿发红者加黄柏、苍术。 2.血虚风燥: 治法:养血祛风。 方药:四物消风汤加减。生地12克,当归6克,荆芥6克,防风6克,赤芍6克,川芎5克,白鲜皮10克,蝉蜕6克,独活6克,柴胡6克,红枣3枚,薄荷3克。若失眠者可加生龙牡、夜交藤等;若便秘者可加制首乌、火麻仁等。 3.脾虚湿胜: 治法:健脾除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2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12克,扁豆15克,莲子肉15克,薏苡仁15克,砂仁9克,桔梗9克,炙甘草9克。若病灶潮湿、渗出较多者,加苍术;若便溏纳少者,加陈皮、半夏。 二、专方验方: 1. 醋泡鸡蛋:取鲜鸡蛋3个,浸入0.5千克米醋中,然后密封罐口,放阴凉处,7天后弃醋取蛋,剥去变软的蛋壳,将蛋黄和蛋白拌匀,用棉棒或棉球蘸其液直接涂在患处,约1-2分钟,待其稍干后再涂一次,每日可涂数次。 2. 疯油膏外涂加热烘:先在患部涂上疯油膏,然后对患部行电吹风热烘(或火烘),每日一次,每次十分钟,视皮肤病灶大小可适当增减时间,热烘后即可将所涂药膏擦去。 3. 2%樟脑酊外搽:对于皮肤瘙痒甚者,每日可涂擦数次。 4. 蝉衣5克、防风、荆芥、苦参、白鲜皮、当归、茯苓各10克,制首乌、大生地各12克,菊花9克,晚蚕砂(包)6克,水煎服,以祛风清热利湿。 三、外治及其它疗法 1.熏法:赵炳南熏药(苍术、苦参、黄柏各9克,大枫子、白鲜皮各30克,松香、鹤虱草各12克,五倍子15克,共碾粗未),用较厚草纸卷药未成纸卷,燃烟熏皮损处,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温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 |
中药 | 1.疯油膏:外涂患处,能润燥止痒。 2.薄肤膏:外涂患处,能薄肤止痒。 3.日舒安液:外洗患处,能清热燥湿止痒。 |
针灸 | 1、针刺法,以七星针在患处移动叩击,每日I次。 2、灸法:对小块肥厚皮损用艾卷灸15-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神经性皮炎是我国对此治疗上的独创。反复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较之单纯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其临床疗效要高,且复发率较低。鉴于此我们提倡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神经性皮炎,可在内服与外用药两方面实行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1.对于合并全身散在多发性病灶者,治疗上可采用中药与西药合用,内服与外敷同施的办法。内服中药根据辨证可选用消风汤、风癣汤、疏风清热饮或四物消风汤等加减治疗。同时合用西药,可内服抗组胺类药如苯海拉明等,也可内服镇静药如安定、安泰乐等。局部用药可采用中药风癣膏、疯油膏等外涂,或采用西药皮质类固醇软膏或霜剂外涂。此外,局部还可采用热烘、针刺或X线放射治疗等,这样往往能在临床获得较快而持久的疗效。 2.对于单纯性肛周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在治疗上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中西药联合用药。如先用中药外蘸,后外涂皮质类固醇软膏或霜剂。或先用西药局部皮下注射封闭治疗,后外涂疯油膏或风癣膏等。也可采用中西药复方制剂局部外用。这样较之单纯采用中药或西药治疗,其疗效要高。 |
护理 | 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并适当休息。限制饮酒、饮浓茶、咖啡及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外科正宗》顽癣中论述的"牛皮癣如牛颈之皮,顽硬且坚,抓之如朽木。"本病与现化医学称谓的"牛皮癣"不同,现代医学称谓的牛皮癣在中医学里称之"白庀"、"松皮癣"。 |
2019ҽѧְ�ƿ������ �������>> |
||
85514�������� �ͷ���ѯ��1358813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