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名称(英文) |
osteoma of nasal bone
|
拚音 |
BIGULIU
|
别名 |
|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
鼻科疾病,耳鼻咽喉肿瘤
|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
|
西医病名定义 |
鼻骨瘤(osteoma)是较常见的鼻腔及鼻窦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鼻窦。且发生于额窦者最多,筛窦次之,上颌窦及蝶窦极少。
|
中医释名 |
|
西医病因 |
|
中医病因 |
|
季节 |
|
地区 |
|
人群 |
男性较为多见。
|
强度与传播 |
|
发病率 |
|
发病机理 |
骨瘤系由骨内膜或骨外膜增生而成。根据胚胎残留学说,这种真性骨瘤来自胚胎性软骨残余,好发于两种发源不同组织的交接部位,因此,在临床上多发生在额骨(膜内成骨)和筛骨(软骨内成骨)缝处。来源于膜性组织者,发展为坚质型骨瘤;来源于软骨组织者,发展为松质型骨瘤;来源于两种组织者(如上颌骨),发展为混合型骨瘤。但由于慢性刺激,感染和外伤所引起骨膜增生而成长者,临床也不罕见。
|
中医病机 |
|
病理 |
骨瘤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型1.坚质型:由成骨的致密骨板组成,质硬如象牙。2.松质型:由骨化的纤维组织组成,间有排列不规则的骨组织,有时可见成骨细胞,表面为比较坚硬的骨囊所包裹。3.混合型:较多见。肿瘤的大部分或周缘部分常为坚质型,核心或基底部分为松质型。
|
病理生理 |
|
中医诊断标准 |
|
中医诊断 |
|
西医诊断标准 |
|
西医诊断依据 |
根据X线摄片骨瘤可确诊,且可显示骨瘤的大小、部位与类型,X线体层摄片或CT扫描,能更精确的提供骨瘤的全面情况,较大的骨瘤出现症状与体征时,亦有助于临床诊断。
|
发病 |
多起病于青春期,青壮年期逐渐增大,年老时生长缓慢,甚至呈静止状态。
|
病史 |
|
症状 |
|
体征 |
骨瘤小者可无症状,如逐渐长大,可因其发展方向不同而引起各种症状,在大的额窦骨瘤阻塞额鼻管开口致妨碍额窦通气引流者,可引起额部神经痛,感觉过敏,甚或伴发额窦粘液囊肿,致额窦表面隆起变形。向眼眶发展者,可引起眼球向外、下方移位,从而导致复视。合并感染时可导致额窦炎。如向颅内发展,可压迫脑组织,引起颅内症状,或诱致颅内感染。
|
体检 |
|
电诊断 |
|
影像诊断 |
骨瘤多见于额窦及筛窦,有坚质型、松质型及混合型三类,以坚质型骨瘤常见,一般大小如黄豆或豌豆、也可大如鸡蛋。X线片呈均匀密实阴影,边界清晰。松质型骨瘤呈网状的骨松质结构,与周围骨质分界清楚。
|
实验室诊断 |
|
血液 |
|
尿 |
|
粪便 |
|
脑脊液 |
|
其他诊断 |
|
免疫学 |
|
组织学检验 |
|
西医鉴别诊断 |
|
中医类证鉴别 |
|
疗效评定标准 |
|
预后 |
鼻骨瘤属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对年纪较小或较大患者,即使有轻微症状,也可随访观察。文献上未见骨瘤恶变的报告,若能完全切除,预后良好。
|
并发症 |
|
西医治疗 |
以手术切除为原则,术后额部头痛可消失。瘤小无症状或无并发症者,一般可不予手术,但应定期行X线拍片观察,因在成年后,骨瘤可望停止发展。如骨瘤发展突然变快,则应手术切除。对于额窦,可取其底作为进路;对于筛窦,可取鼻外进路;对于上颌窦,可取上颌窦清理术式。如面容变形,则应切除变形部分的窦壁,但以尽量采取保存面容的术式为原则。
|
中医治疗 |
|
中药 |
|
针灸 |
|
推拿按摩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
护理 |
|
康复 |
|
预防 |
|
历史考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