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来源:医学全在线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疾病名称(英文) acute suppurative nasosinusitis
拚音 JIXINGHUANONGXINGBIDOUYAN
别名 中医:鼻渊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鼻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于各鼻窦开口细小,稍有狭窄和阻塞便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易发生急性炎症。一窦感染往往累及邻近的数窦,因此统称鼻窦炎。其中以上颌窦炎发病率最高,其次为筛窦、额窦和蝶窦。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急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常并发本病。 ②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白喉等传染后发生菌血症,由血行感染鼻窦。 ③患有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等全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发病。 ④鼻腔疾病影响鼻窦引流如鼻腔异物、肿瘤、鼻息肉、鼻变态反应、鼻中隔偏曲、中鼻甲息肉佯变等。 ⑤邻近病灶感染如扁体炎、腺样体肥大等以及根端炎症、拨牙等所致的齿源性上颌窦炎。 ⑥鼻窦外伤骨折伤口暴露感染或有异物进入窦内。 ⑦跳水时将水吸入窦腔,游泳后用力擤鼻将污水压于窦内。 ⑧鼻腔手术后填塞物滞留过久,发生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多为混合细菌感染,如齿源性感染常见有厌氧菌。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条。
西医诊断标准 急性鼻窦炎诊断标准:
(1)多继发于急性鼻炎、急性传染病等。
(2)鼻塞显著,流粘脓涕或脓涕,头痛和局部疼痛。
(3)局部皮肤红肿及压痛,窦口处粘膜充血肿胀,鼻腔内分泌物多,可见中鼻道、上鼻道有脓液流出。
(4)急性上颌窦炎:患侧面颊、额、颞部及上列牙痛,晨起轻,午后重。面颊尖牙窝处有压痛。脓液从中鼻甲游离缘呈片状垂附于下鼻甲表面。X线摄片可见液平面,透照检查见患侧上颌窦透光差,上颌窦穿刺冲洗可见脓液。
急性额窦炎:患侧前额部周期性疼痛,每日清晨开始,逐渐加重,午后减轻,晚间消失。眶内上角有压痛,额窦前壁有叩痛。脓液自中鼻道的前段流出。X线摄片患侧额窦混浊。枯膜增厚,透照检查见患侧额窦透光差。
急性筛窦炎:疼痛位于内眦或鼻根部,有时放射至头顶部,前组筛窦炎的疼痛晨起重,午后轻,后组筛窦炎的疼痛晨起轻,午后重。筛窦炎的脓液多在中鼻道中段和嗅裂处。X线摄片显示患侧鼻窦混浊、粘膜增厚。
急性蝶窦炎:头颅深部疼痛,晨起轻,午后重,脓液多后流聚于鼻后孔处。X线摄片显示鼻窦混浊,粘膜增厚。
西医诊断依据 根据症状与鼻腔检查,一般诊断无困难。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临床症状①鼻塞:由鼻粘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增多引起。②流脓涕:为脓性和粘脓性,重症病人可带血性涕。③头痛:由窦内脓性分泌物滞留,压迫神经末梢引起。急性上颌窦炎前额部痛或上颌窦区疼痛,晨起轻,午后重。前组筛窦炎头痛的部位限于内眦和鼻根部。后组筛窦炎和蝶窦炎引起眼球深处痛及头顶部、枕部痛。额窦炎前额部疼痛,晨起重、午后轻。但除额窦炎和上颌窦炎外,其他鼻窦炎所引起的头痛多数不够典型,无明显的特点。
体检 1.鼻窦相对应的部位红肿及压痛,窦内的急性炎症可引起周围皮肤、软组织炎性浸润致充血肿胀。上颌窦炎可致面颊部或下眼睑红肿或犬齿窝处有明显压痛。急性额窦炎可致额窦相对应的部位红肿,眶内上角有明显压痛。前组筛窦急性炎症可致鼻根内眦处红肿并有压痛。 2.鼻腔检查:鼻粘膜充血肿胀,中鼻甲红肿,中鼻道、嗅裂或鼻底有脓性分泌物。
电诊断
影像诊断 1.X拍片:如有脓性分泌物滞留则窦腔密度增高,有的可见液面。
实验室诊断 1.上颌窦穿刺冲洗或体位引流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鼻窦粘膜恢复正常。
2.好转:脓涕减少,头痛、鼻塞减轻,嗅觉好转。
预后
并发症 (1)眶部并发症:如眶内感染、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及眼肌麻痹等。
(2)颅内并发症:如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硬脑膜外脓肿及额叶脓肿等。
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为①病因治疗,②保证窦腔的引流通畅,③控制感染,④预防眶部和颅内并发症的发生。
1.全身应用抗生素,对于鼻窦区红肿或发热者应静脉点滴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
2.上颌窦穿刺冲洗,冲洗出脓液后向窦内注入庆大霉素或洁霉素等。
3.排气置换疗法:吸出鼻腔及窦内的脓性物,利用窦内的负压将药液吸入。在急性期应禁忌,经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后于亚急性期可采用。
4.呋麻液滴鼻或康鼻素喷鼻收敛窦口以利于引流。
5.经鼻窦开口插管引流疗法:常用于急性额窦炎、在充分收缩鼻腔后将塑料套管套入探条上,经鼻额管插入额窦中,抽出探条,置入导管,冲洗窦腔或向窦内注入药液。
6.额窦造孔引流术:急性额窦炎,脓液不易排出,剧烈头痛者,可于眶内缘内侧凿孔引流,并插入塑料管或硅胶管于窦腔,用缝线固定,可保留进行冲洗或注入药液。
中医治疗 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条。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见“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条。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相关文章
 脊髓空洞症
 
 跪求治痛风高手
 外国人体验中国的外气导引
 寒凝胞官证
 洗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